日本家電巨頭熱眼看中國---從工廠到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01日 11:23 中國經營報 | ||
記者趙平 近日,為了一次新品的展示會,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民用產品企業集團的COO壽英司親臨北京,這樣的情況在日本企業并不多見。但是考慮到近期日本消費電子巨頭在市場上的種種連續虧損,三洋公司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今天,對于絕大多數的日本企業來說,中國正在擺脫單純加工工廠的地位,在看中中國未來巨大市場的前提下,日本企業正在悄悄的進行自己的戰略轉型。三洋只是其中動手比較早的一個。 為此,三洋電視已經將印尼生產基地的部分重要資源轉入中國,這將使三洋在中國的電視生產能力突破150萬臺,幾乎可與其在歐洲的生產基地比肩。這實際上已經是三洋第二次進行資源轉移,來自三洋公司的消息稱,三洋電視還計劃將日本的技術研究中心也搬到中國來。至于三洋能否引發日本消費電子企業的進一步跟進,恐怕還是一個有待時間檢驗的話題,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至少這樣的趨勢已經相當明顯了。 日本巨頭們的好日子到頭了?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日本的消費電子巨頭一直叱咤風云。但是近兩個財季以來,它們的日子都相當難過,一些老牌的日本公司持續虧損。 此前,索尼公司公布了截止到6月30日的2003財年第1季度,財報顯示該公司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9%,營業利潤減少67.9%,凈利潤下降98%,營業利潤率僅為1%。同樣在剛剛過去的2002財年第4季度,索尼凈虧損9.26億美元。 東芝最新公布的季度財報同樣不容樂觀,該公司的虧損為368億日元,比去年同期幾乎增長一倍,比分析師的預期多出了九倍。該公司解釋原因是計算機和電視出現降價競爭。 有日本IBM之稱的富士通的數字更難看,該公司上半年巨額虧損可能超過400億~500億日元預期。而日本最大電子產品制造商的日立公司則在第一季度出現了337.3億日元的運營虧損,去年同期為盈利136.9億日元;第二季度的運營虧損增加到4.6倍。 相形之下,松下、富士、夏普等處于恢復期的公司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有分析師表示,日本幾大巨頭相繼出現大面積的虧損盡管和日本以及世界經濟的大環境有關,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中國制造力量的崛起下,身段越發僵化的日本巨頭們已經不能適應新一輪的電子產品消耗戰。要改變這樣的局面,進行戰略上的重組是必然的選擇。實際上,已經有日本公司開始悄悄的進行了。早在2000年年初三洋就將全球戰略重點轉向了中國。但那時三洋只是將印尼的部分生產線轉到中國,而且生產的電視產品有一大部分還是返銷日本市場。有業內人士評價說,這樣的做法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日本公司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依靠中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增加產品的價格優勢,但產品的銷售重點仍是海外,“中國只是工廠。” 從工廠到市場的升值 但眼下,這樣的認識正在日本企業中發生改變。不久前,日本貿易振興會海外調查部進行了一次調查,解釋了日本對華投資與日元匯率之間的關系。調查的結果顯示,在1998年以前,兩者始終保持著一致的步調,即日元升值,對華投資就增加;日元下跌,對華投資就減少。也就是說,在1998年以前,日本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針對“日元升值”采取的對策。 但是經過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后,兩者之間的關系遭到了修正。比如1999年開始,日元升值,對華投資卻反而減少,這是1998年席卷亞洲的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后遺癥。但后來到了2001年,日元下跌,對華投資反而開始迅速增加。一位日本企業的負責人表示,這表明日企進軍中國市場的目的已不僅僅是將生產部分遷至國外了。“大家看中的是中國巨大的潛在市場,至于利用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反而退居到次位。” 這樣的說法其實代表了許多日本企業的態度。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也為此專門進行了調查,這項調查是以在日本之外有3家以上當地法人的企業為對象實施,結果相當驚人,其中有54.6%的企業表示眼下最重要的課題是“強化國外生產”。調查對象中在中國擁有子公司的企業最多,其次是美國。而已進入中國市場的企業中,有70.1%的企業回答要擴大業務,這一比例遠遠超過了打算在美國擴大業務的企業(50.3%)。 在談及強化在華業務的目的時,“為了適應不斷擴大的中國市場”這一回答超過了以往調查時企業回答最多的“充分利用廉價勞動力”。毫無疑問,日本企業對中國的認識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中國在日企眼中已從“工廠”迅速升值成為“市場”。 對于經過了十多年的經濟停滯后,擁有13億人口,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中國成為日本企業眼中的一塊肥肉。尤其是對于日本消費電子企業而言,在中國市場已經浸淫了超過20年,他們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關系,就像一位日本消費電子企業的高層表示的那樣:“現在,機會真的來了。”要爭奪潛在市場,只搬移生產線是不夠的,很多日本企業已經開始把自己最高端的產品拿到中國來,投放新品的時間已經幾乎與全球市場同步。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的家電產品正在進入新一輪的更新換代期,日本企業正是踩準了這個時間點,加大對華的攻勢。 重拾中國市場的底牌 要重拾中國市場的愿望是美好的,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日本企業憑什么?國內某知名家電品牌 的相關人士這樣反問記者,“中國消費者要求的很多,不僅要質量好,還要便宜。而國內一些小企業也很麻煩,你出了什么新品,仿制品可能很快就出來了,價格便宜一半。” 這是許多洋品牌折戟中國市場的一個重要原因。美國某知名冰箱品牌的老總最后黯然回國,在他離開中國市場的最后一刻,他也沒有搞明白中國消費者要的是什么:“美國消費者只關心保鮮,但中國消費者還要省電,可是,保鮮和省電從工藝原理上來講就是對立的。” 另外一個讓洋品牌頭疼的是必須面對中國層次繁多的渠道經銷商,“許多都是夫妻店,規模很小,遍布大街小巷,很麻煩,但又不得不跟他們過招。而在美國、日本,夫妻店已近消亡,主要的是沃爾瑪這樣的大賣場,做市場就相對簡單。”三洋電視中國市場的負責人井上洋曾經這樣對記者表示。實際上,日本家電企業在最早涉足中國市場時,都是采取和中國企業合作的方式。以三洋為例,1984年前后,三洋電機與深圳華強集團組建深圳華強三洋電子有限公司,合資公司中,雙方股份各占50%左右,三洋負責生產,銷售由華強打理。在合作的前10年里,雙方的收益都很好。但是,這種產銷分離的模式最大的弊病就是市場信息反饋不及時,甚至在競爭對手依靠價格戰強大后,渠道幾近失控。整個公司面對數輪慘烈的價格戰毫無應對之策。市場份額逐月往下降,三洋幾乎要淡出中國彩電市場。 但是隨著中國市場,尤其是高端市場的崛起,又讓這些跨國公司們看到了希望。踩準技術升級的節點是他們打好翻身仗的一張王牌。 “數字技術才是高端電視最后的底牌”,三洋公司的井上洋直言。按照他的觀點,中國電視市場的競爭雖然復雜,但品牌集中度比較高,前20位品牌占據著中國電視市場90%以上的份額,隨著競爭的深入,中國電視業從價格競爭層面上升到技術等綜合實力的較量是必然趨勢。 三洋另一個主推的產品是液晶電視,因為液晶正投影彩電是三洋歷時十幾年的研發成果,有技術人士表示,液晶產品并不單純只是電視機,而是一個先進的數字電視系統,雖然在中國尚屬于市場培育初期,但在歐美早已形成每年200萬臺以上的市場,三洋以30萬臺的產銷量穩居全球第一,對中國市場,三洋同樣寄予厚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