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老家電出路難尋 小天鵝飛入誰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2日 15:10 中國經營報 | ||||
“由于資產、管理機制等原因,不少擁有“二線品牌”的知名國有老家電企業目前經營困難,單靠自身難以扭轉困境。在經歷了“價格時代”到“品牌時代”之后,中國家電業進入了“資本時代”,通過各種資本手段進行產權改革,盤活資產應該說是目前比較有效和務實的出路之一。“如果不賺錢甚至虧損,再著名的品牌也是包袱”已成為共識。” 無錫報道“不管賣給誰,小天鵝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求發展。”盡管已經年過60 然而,在與本報記者近三個小時的長談中,這位家電業的一代梟雄仍然在情緒激昂中難以完全掩飾自己的疲憊和倦意。已經與小天鵝集團榮辱與共了25年的徐源萬萬沒有想到,近期內在國內其他的國有家電企業如美菱集團、榮事達集團身上上演的股權轉讓案即將降臨在小天鵝集團的頭上,這不能不讓他揪心!“這不只是小天鵝自己的問題,中國的家電企業甚至整個家電產業都在經歷著一場生死存亡的考驗。”徐源終于發出這樣的喟嘆。 嫁也要嫁個好人家 現在,最讓徐源感到苦惱的,是坊間盛傳的國內的一些家電企業“收購小天鵝已成定局”的傳言。“最近每天都有上百個記者打來電話詢問這個事情。”極其憤慨的徐源抱怨說,“其實這是子烏虛有的事。”而在這些流言中的一個最令人關注的版本則是:現在兩家民營企業即順德格林柯爾公司和南京的斯威特集團正在爭吃小天鵝這塊“肥肉”。 徐源介紹,小天鵝收購案的興起,緣于今年6月份無錫市傳出的一則消息,即小天鵝集團為了使公司更快更好的發展,正在尋求新的機制轉換模式。而且正是在這個時候,無錫市有關領導對外聲稱,無錫“今后準備賣掉所有的國有資產”。這使得外界自然而然把這兩種較為強烈的信號聯系起來了,于是,外界認為,小天鵝的這種機制轉換模式就包括無錫市政府準備出售小天鵝集團的所有資產。盡管去年小天鵝已經巨額虧損了4億多元,但今年的第一季報已經實現盈利,半年報虧損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小天鵝的品牌價值和重組價值都是相當具備優勢的。消息傳出后,有意收購的買家是絡繹不絕。與無錫國有資產管理部門進行接觸的公司更是有10多家,這其中就包括格林柯爾公司、斯威特集團等。 徐源認為,在國家關于國有資產轉讓的有關政策尚未明朗之前,很難想象無錫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會做出決策,出讓小天鵝集團的控股權。更何況,小天鵝是上市公司,它的改制方案還要送國資委批準。因此小天鵝收購案“現在只可能是某些公司的單相思。” “老實說,我們還沒有相中任何一家,這是他們自作多情而已。”徐源說,小天鵝即使“出嫁”也希望能“嫁”一個資質比較好的“人家”。“至少要比小天鵝強許多,因為我們希望買家進來后能把小天鵝帶好,能給小天鵝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據了解,此前,無錫曾有一家國有電視機廠,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逐漸沒落而被連續賣了三四次,最終將企業拖到瀕臨破產的邊緣。這家電視機廠的遭遇讓徐源回想起來就覺得“不寒而栗”。“小天鵝并不拒絕資本上的合作伙伴,但我們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買家,決不能草率!估計一年內才會見分曉。” 囚徒困境 今年4月29日,小天鵝發布的2002年報稱,該公司由于虧損達4.18億元,被ST特別處理,從原來的小天鵝A、小天鵝B改為ST小天鵝A、ST小天鵝B。4月30日,小天鵝再發公告,稱接有關部門通知,從5月12日起,公司股票交易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股票簡稱相應變更為“*ST天鵝A”、“*ST天鵝B”,股票漲跌幅限制為5%。此后,從5月14日到6月25日,小天鵝共發布了三次風險性提示公告,小天鵝在調整的過程中遭遇重重危機。財務調整也影響到其他項目的實施,其中年產20萬臺多聯體中央空調項目取消,改由其他投資主體投資;年產120萬臺的空調壓縮機項目暫緩實施;市場整合項目暫緩實施。 6月24日,經小天鵝第三屆董事會的十九次會議決議,早有傳聞“要解散”的無錫小天鵝梅洛尼洗碗機有限公司終告解散清算。小天鵝旗下虧損的不僅僅是洗碗機公司,其中制冷公司已進入歇業清算,而去年虧損最大的卻是小天鵝營銷有限公司,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222869.58萬元,但虧損就高達39736.5萬元。 一位家電業分析人士告訴記者,盡管目前小天鵝并沒有到那種“揭不開鍋”的地步,但其業績的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除了財務上的調整之外,到底是什么導致了小天鵝連續兩年的巨虧呢? 據了解,作為一家國有企業的小天鵝集團在發展過程中 也與其他的老牌國有家電企業如美菱集團等患上了“盲目擴張癥”。目前,小天鵝集團擁有33個子公司,除了其主導業務洗衣機外,還生產空調、冰箱、洗碗機、干衣機、冷柜、工業洗衣機和干洗機等多種家用、商用電器產品。“這有可能導致集團公司逐漸偏離主業,從而導致主業的競爭力出現衰退。” 分析人士表示,無效率的擴張其實是對資源的浪費。而且在這個時候,其他的內、外資品牌也開始大舉入侵,僅無錫地區方圓500公里的范圍內,就有上海日立、夏普、蘇州三星,杭州松下,南京LG,合肥三洋等公司。 行業整理的不夠規范和不夠及時是造成家電業普遍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在中國,只要某個行業賺錢,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會出現大量的跟隨者,這種中國家電業的傳統病態迅速把還過得去的利潤拉到最低,彩電業如此,空調業也是如此,即便剛剛興起的家用中央空調在很短的時間全國已經聚集了上百家企業。 “家電產業環境非常不規范,大家都處于一種‘囚徒困境’中。”中國帕勒咨詢有限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這樣告訴記者。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產品的同質化和曠日持久的價格戰。小天鵝也不得不卷入這場戰爭之中。 而且,技術上的投入不充分也導致了家電產業的產品缺乏競爭力。2001年我國企業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產品的研究開發投入只有5.1%,而發達國家平均20%,在中高技術產業領域我國的研發投放則不到2%。“我們的技術資金使用效率實在太低,到現在我們并沒有發現有任何一家家電企業通過使用技術門檻來限制后來者的競爭。”羅清啟說。小天鵝也是如此。 小天鵝集團高層稱,在做大做強洗衣機主業的同時,小天鵝正在致力跳出家電制造,從原來專門從事家用電器及其零配件制造商向兼營非家電業制造商的角色轉換。但要真正的實現這種轉換又談何容易? “老家電”路在何方? “短短的時間內發生了這么多資本重組事件,這說明中國家電業要真正的變天了”羅清啟說,“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企業已經堅持不住了,都在尋求突破。” 著名家電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主任陸刃波指出,是冗員過重、資金不足以及在銷售渠道、售后服務等方面缺乏協調發展,使國企色彩濃重的老家電制造企業錯過了占據當今市場的先機,歸根結底還是體制方面的原因。在這一問題上,美菱、榮事達、小天鵝、水仙、上菱,武漢的荷花等老家電品牌都面臨著同樣的境遇。 那么,中國老家電今后到底該怎么走?徐源則給出了三種設想:從產業聯盟到資本聯盟;MBO(管理層收購);股權轉讓。 我們不難看出,此前,小天鵝和廣州科龍公司已經達成了在采購方面的戰略聯盟協議。如果兩個企業在采購、研發、生產和銷售這些領域都能夠協調得像一家一樣,那么兩家企業的資本融合恐怕也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分析人士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次戰略聯盟從一開始就已經鎖定在了“資本融合”這樣的高度。但要真正達到這種高度,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MBO上,小天鵝也已經失敗。在管理轉制方面,小天鵝一直探索多種形式,以求理順企業內部的各種關系,真正做大做強。在此之前,小天鵝就曾與春蘭股份、上海家化、海欣股份等公司一起探索過實現MBO的可能性,但因種種原因,現在已經擱淺。 所以,現在不得不走的就是第三條道路。那么,這些面臨困境的家電企業如何走好這最后的一條道路呢? 上海家電行業協會的一位專家向記者這樣分析,第一種,民營企業入主。一些發展勢頭比較好的民營企業通過控股或者購買國有股份,利用虧損的上市公司買殼資源,注入資金和新的產業后,獲得增資配股資格,恢復資本市場造血功能,再清理不良資產,使虧損企業起死回生。 第二種,引進具有國有控股背景的有實力的家電集團進行收購。這種形式是一種良好的盤活國有資產的方式。都是國有資產的轉讓,產權界限比較明確,資產之間只存在資產的轉化問題。目前已有傳聞海信有意收購小鴨電器。但這種形式到底有多少勝算還值得商榷。 第三種,由外資、跨國大財團出面收購。這種方式與西門子收購揚子、伊萊克斯收購中意既類似又有很大區別。類似的是都是跨國公司收購國內的二線品牌,未來國內被收購企業的品牌走向都將是最終消亡,國內企業淪為外資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區別在于,跨國公司收購以前國內二線品牌或者采用合資主要是考慮到固定資產的建設周期、市場的適應等情況。而目前情況下,更多的看重于上市的“殼”資源。 “歸根結底,中國家電業要真正的走出困境,必須真正的理順產權關系,這是最根本的東西。而現在所謂的股份制公司,還只是一種形式,什么董事會、監事會還只是一種包裝。”羅清啟表示,“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要趕快把自己賣掉。”(記者 范利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