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選擇形象代言人 家電企業須慎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8日 11:48 中華工商時報 | ||
儲文 商業社會的飛速發展,造就了一個和企業關系“曖昧的人群,他們有個共同的商業名稱———代言人。 今年以來,一向只在時尚名品上時興的“形象代言風刮進了國內家電企業。先是奧 最引人注目的是華凌電器以高達7位數的酬金,與香港超人氣青春偶像組合Tw in s簽約,成為華凌旗下主要產品空調與冰箱品牌代言人。 于是,有業界人士開始站出來對家電業“形象代言風質疑———首先,請形象代言人的這種做法是不是有效;其次,這些企業選的形象代言人是不是合適? 北京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系主任張勇說,在用了名人的產品中,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可謂鳳毛麟角,即使這些成功品牌,你也很難說就是名人代言所致。例如,如果華凌僅僅有Tw in s的代言,沒有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沒有卓有成效的售后服務體系,而是僅把寶押在Tw in s代言身上,其雄心很難成就。 他認為:即使用好了形象代言人這種廣告形式,也不等于產品就一定暢銷。還是那句老話:名人廣告也好,形象代言人也罷,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企業選擇品牌形象代言人一般會考慮以下因素:藝人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尤其是藝人知名度的走向以及其穩定性。當藝人不斷出現緋聞時會影響企業的形象,也會把風險轉嫁給企業,藝人的美譽度相當重要。另外,就是企業的品牌形象與形象代言人的貼切程度,如是否和消費群體的定位相符合,是否能夠帶動消費者對明星的喜愛轉移到對品牌的喜愛。許多國內企業像海爾集團沒有請形象代言人,但是由于自身良好而完整的品牌策略仍然享譽國內外。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利用明星做代言人,應是一個雙贏的過程。無論怎樣,企業借明星提高知名度與美譽度是本,明星借企業揚名是末。但一些企業過分依賴于明星的號召力,在宣傳時,一味強調的是明星如何如何,而忘了其職責是宣傳企業形象。如此就變成企業形象代言明星,替他人做嫁衣,得不償失。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企業請明星做形象代言人、拍攝電視廣告,很多情況是電視畫面上明星的鏡頭數量多于產品的鏡頭數量,觀眾看后一回味,究竟是看見了產品,還是看見了明星,實在說不清。現在有些企業請形象代言人,往往僅僅是讓明星們拍一些平面廣告及電視廣告。于是乎,明星的微笑吸引了人們的雙眼,而明星所代言的產品并不見得在人們心中留下多深的印象。還有一些廣告,畫面上有明星們的名字,而沒有產品的名字。明星擺夠了譜,而產品卻成了陪襯。 提到這一點,華凌的董事長陳小石就曾直言:華凌不會把明星代言企業形象的事辦成企業形象代言明星的傻事。 “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張勇說,這不是故意夸大選擇代言人對企業的影響程度。古今中外,確有憑借其品牌代言人一炮走紅的,也有受代言人的牽連而從此萎靡不振的,更有只記住了代言人的明星相,卻忘記了核心品牌的尷尬事。國內某知名企業,其出高價邀請各色明星登場代言,雖然迎合了如今IT廠商的大眾口味和轉變形象的潮流,但“作秀愈演愈烈,從演員到總裁,從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到港臺歌星乃至油畫家,當代的生、旦、凈、末、丑都上了,很顯然,已經破壞了整體品牌形象的統一。 由此看來,聘請代言人,絕非是隨心所欲之舉,選擇什么樣的代言人,決定于企業的營銷戰略,如果片面地追求明星的曝光率而忽視了產品的目標客戶,必然是得不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