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黑酒坊:“敵敵畏”給酒添香(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14日 15:24 人民網 | ||
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國家對酒的生產、經營有著嚴格的規定,不具備衛生設施等生產條件的絕不能生產。然而在貴港市,有近400家無工商營業執照、無衛生許可證、無生產許可證的“黑酒坊”在長期加工生產散裝白酒。2月22日,記者對這些“黑酒坊”進行了明察暗訪,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豬舍+住房+蒼蠅+污水=生產環境 酒是入口飲用的產品,其生產環境和衛生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著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記者暗訪的第一家“黑酒坊”位于貴港市城區內的江南大道旁。人未進門,就聞到讓人惡心的騷臭氣和酒氣。推開鐵門,驚起蒼蠅一片,直撲臉面。一輛破爛汽車橫在小院中間,地上堆著許多木塊、木屑。圈養著幾十頭小豬的豬舍與酒坊連在一起,蒸好的米飯就晾在地上,旁邊豬糞隨處可見,污水橫流,蒸酒爐旁邊還晾曬著不少衣物,老板和雇工正在熱火朝天地加工著米酒。 在位于新塘鄉糧所內的一家經營多年的酒坊內,記者看到比前一家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景象:浸米的米缸發現了老鼠屎和小蟲子,用來發酵的瓦缸上亂七八糟地堆放著棉被、衣服等雜物。室外晾米飯的水泥地面上竟然還有幾堆雞糞。老板娘見我們驚訝,不以為然地說:“晾飯的時候沖洗一下就可以了。”既是住房又是酒坊的后面,還有兩個臭氣熏天的豬舍,成群的蒼蠅嗡嗡亂飛。 一天下來,走了貴港市城區、周邊鄉鎮及西江農場的數十家酒坊,衛生狀況、生產條件等基本相同:由于釀酒后剩下的酒糟可用來喂豬,所以酒坊、豬舍和住房連在一起的比比皆是,從業人員大多未經過專業培訓,釀酒設備簡陋,裝豬食的鍋盆與釀酒的混用,不經過殺菌消毒就反復使用等等。 有關部門的負責人介紹,他基本摸清了近400家“黑酒坊”的情況,生產出來的米酒主要銷往貴港城鄉餐館、酒樓,散裝酒市場也都有售。 殺蟲農藥+各種添加劑=酒香 “敵敵畏”和“樂果”原是莊稼地里常用的有毒殺蟲農藥,人體攝入一定量可導致中毒或死亡。然而就是這兩種有機磷農藥,竟也被一些“黑作坊”業主用到釀酒的工藝里。 一位行內人士披露,每50公斤酒里只需加數滴“敵敵畏”或“樂果”就可以使酒味變得香醇,效果比一些香料添加劑還好。聽了此話,記者不由得打了個寒顫。記者在新塘鄉的一家酒坊里就發現了一瓶已用了少量的“敵敵畏”農藥。對此,老板解釋說是給蔬菜殺蟲用的,至于怎么會放在酒坊里,老板卻無法自圓其說。在酒坊的另一間房內,記者還看到了10多種添加劑。其中,有一塑料桶裝的品名叫乳濁劑的添加劑已經過期。 這名老板坦言,往酒里加兌各種添加劑,也是為迎合群眾的口味。本來質量純正的米酒是蒸餾出來的,無色透明,無任何沉淀,但是群眾卻誤認為,既然是米酒,酒色就應該像米湯一樣呈乳白色,稍有沉淀。否則,就是用酒精勾兌的。為圖好賣,做酒的人都往酒里添加乳濁劑或其他化學類添加劑,使無色透明的酒色變成米湯色。長此以往,有意加兌各種添加劑的酒反倒弄假成真,搖身一變成了真米酒,而無色透明的真米酒卻幾乎沒了市場。 “這些化學添加劑飲用多了,肯定對人沒好處,反正自己不喝,只要死不了人就沒事。”“黑作坊”的業主們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態,去賺消費者的黑心錢。 米酒+酒精+水=降低成本 幾百家酒坊共同搶占一個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于是,業主們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問題上挖空心思,不擇手段。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勾兌酒精和水是不法業主降低成本、牟取利潤的首要途徑。找到了答案。據行內人透露,一般情況下,往酒內摻兌50%的酒精,每500克酒可多獲利0.25元。在利益的驅使下,業主們紛紛使用濃度達95%的酒精,甚至有的是用工業酒精來勾兌原酒。 大量的酒精從何而來?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化工商店比較集中的貴港市解放路。各家店內,諸如酒餅、酒增香劑、酒乳化劑、酒酶制劑、勾兌酒原輔材料、酒精等一應俱全。玻璃瓶裝的工業酒精(含大量甲醇)就在貨架上擺著,想買多少都可以。還有用塑料桶裝的濃度為95%的酒精也是大批量供應。店主以為記者是想買酒精來勾兌酒,就熱情推薦:“這種酒精就是食用酒精,濃度夠高,不少人都買來勾兌酒。” 如此方便就可買到各類酒精,不免讓人憂心忡忡。每天都有大量散裝酒上市銷售,如果有人在酒內摻入了過量的高濃度酒精或工業酒精,那么隨時都可能發生嚴重的中毒事件。近年來,我區已發生過飲用了工業酒精兌水的假、毒酒而致人中毒、死亡的嚴重事件。 “黑酒坊”橫行,正規軍慘淡經營 由于“黑酒坊”降低成本手段“高超”,其價格比正規廠家的真酒低廉多了。同時,一些飯店和商店為了賺錢,只要價低就購進,這使得假酒、劣酒有了銷售市場,相反也將正規酒廠逼入了困境。 位于貴港新塘鄉的貴港市三力酒品飲料廠是貴港市唯一合法的私人米酒廠。2001年,老板伍家進投資20萬元建廠投產,本想靠著誠信經營和優質產品來發家致富,可事實卻讓他痛心。他的酒廠生產的“荷香蓮”米酒是沒有任何添加劑的純米酒,按道理應該有好銷路。然而,“黑酒坊”出的酒因價格比其便宜近一半,許多商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只選價低的不選質優的。結果,近兩年來,伍老板的酒廠銷售量不斷萎縮,投資收不回,只能慘淡經營。面對廠房墻壁上掛著的“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排放污染物許可證”,伍老板心中充滿著無奈和不解:“我各種證照俱全的合法酒廠,難道真要被‘黑酒坊’擠垮?” 不僅是貴港三力酒廠一家遭遇“黑酒坊”的阻擊,在桂林、柳州等地,“桂林三花”等區內名酒的市場也受到了很大沖擊。2002年4月2日,貴港市商品流通稽查大隊接群眾舉報,在覃塘一次查獲了大批來自于“黑酒坊”的假劣白酒。據造假者交代,他們用酒精摻兌出的假劣袋裝米酒,已在貴港及周邊地區銷售了近200噸。 據悉,在貴港市,由于“黑酒坊”的酒在全市散裝酒市場占據了很大的份額,不少略微了解情況的人已不敢飲用米酒,這也使正規酒廠的優質米酒斷了銷路。由此而來的后果就是,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信任米酒質量,廣西米酒在外銷市場上遭遇信譽危機,企業發展日益艱難。 “黑酒坊”怎會立足市場?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幾百家“黑酒坊”的存在,是否源于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來整頓呢?事實并非如此。1997年7月1日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酒類管理條例》第6條明確規定:生產酒類,應當持有《酒類生產許可證》;第21條又規定了酒類批發、零售經營者,不得銷售無《酒類生產許可證》單位和個人購進酒類產品。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也明確規定,白酒生產一律由國家統一核發《生產許可證》。而且按照有關規定,酒類生產者在申領《酒類生產許可證》時,必須持有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衛生許可證》、環保部門批準的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以及具有保證酒類質量的生產條件等等。應該說,整頓取締“黑酒坊”不是無法可依。 可是在采訪過程中,記者卻發現“黑酒坊”里還存在著不少怪現象:有的“黑酒坊”有稅務登記證,每月在照章納稅;有的“黑酒坊”沒有任何證照,卻在按規定每月交納國稅、地稅、工商會員費等百余元;有的“黑酒坊”持過期的衛生許可證、臨時生產許可證照樣生產;有的“黑酒坊”沒辦任何證照,長期經營生產不交各種稅費,而每年的產品卻要抽檢一次,檢驗費300多元。以上的幾種情形,似乎可以說明有關部門已大致了解“黑酒坊”的情況,并默認了“黑酒坊”的不合法存在,否則就不會收費發證。面對如此混亂的狀況,貴港市的有關部門有何解釋? 作為全市酒類生產流通的主管部門,貴港市經濟貿易委員會行業管理辦公室主任、市商品流通稽查大隊大隊長駱澤昌說,依照“誰發證誰管理”的原則,從2000年起,這項職能由質量監督局負責。 而貴港市技術監督局的有關人士說,臨時生產許可證的發放從2002年4月就停止了,現由國家質檢總局發生產許可證。 對酒坊米酒質量的問題,貴港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的黃所長說,按照國家酒類質量標準,一年要對每家酒坊抽檢2次,但實際上一年抽檢還平均不到一次。原因是米酒作坊多是在鄉下,鄉下沒質量監督機構,很難開展工作。 那么“黑酒坊”是如何順利“經營”的呢?貴港市工商局的黃科長直言,在每次檢查中都發現有沒嚴格按前置審批條件(如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就頒發工商營業執照的問題,市局多次要求分局對已辦理的要變更,或要求其補辦前置審批條件的證照,否則按無照經營取締。但是辦證權在分局,有的工作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導致不符合條件的酒坊很容易辦到工商營業執照,而市局有關部門又監督管理不到位,具體不合程序的發證有多少無法統計。 就有的生產衛生條件極差卻為何持有衛生許可證的問題,貴港市衛生監督所的有關負責人解釋說,鄉下辦證工作由鄉衛生院防保員初審,再蓋衛生局的章,這是把關不嚴及管理上的漏洞。農村衛生條件很差,達到衛生標準的沒幾家,而有的部門沒有辦衛生許可證就辦執照,不合程序,使得酒坊管理很混亂。 稅務部門對“黑酒坊”按章交稅的問題,回答很簡單:先收費后補辦納稅登記,有生產就要納稅。 我區散裝酒的總體生產管理情況究竟能不能讓消費者放心?記者走訪了自治區質量監督局。有關部門的同志說,自治區質量監督局目前還沒有組織對我區散裝酒市場進行過監督執法,也沒為任何散裝酒加工頒發過生產許可證,市場的具體情況不清楚。 看來,散裝酒市場“黑酒坊”泛濫的情況有關部門多少還是有所了解的,也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這些措施離法律法規的要求還相差很遠,監管已相對處于失控狀態。如果長此下去,隨著“黑酒坊”流通面的不斷擴大,廣西的父老鄉親想喝“放心酒”恐怕將成為奢望,更為嚴重的是,“一顆老鼠屎害一鍋湯”,廣西白酒市場的信譽也將因此受到重大損害。(張 婷 梁家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