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Vs跨國巨頭 探尋彩電市場的高端未來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2日 14:44 新華網 | ||
“10年之后,目前國內大部分的電視機品牌都將消失,唯有在‘高端’領域搶占一席之地的廠商能得以幸存!边@是業內人士對中國彩電市場的一種大膽預測。 但這絕非危言聳聽。因為傳統的模擬電視不久后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數字化電視的高端圖景則日益迫近。 數字化圖景 2008年將是彩電更替的分水嶺,按照我國數字電視的推進計劃,目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數字電視系統標準正待確定,2003年數字電視將在更大范圍試播,2008年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將在國內主要城市普及商用播出,而北京奧運會將實現以數字高清晰度方式向世界轉播。 從模擬到數字的歷史更替,必然要求電視機從所謂的“低端”向“高端”的躍進。對于許多缺乏相關技術并且資金實力不夠雄厚的電視機廠商,這無疑是驚險的一躍,能跳過去就順利晉級,跳不過便只能接受被淘汰出局的命運。 方向之爭 在走向數字化的大圖景之下,高端電視機市場正在分出三大產品技術方向:背投電視、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 對于這三大產品技術的方向之爭,業內的觀點較為一致,背投電視(CRT背投)某種程度上屬于高端中的低端,但由于價格優勢占據了高端電視消費的主流;等離子和液晶則可真正代表高端電視的未來,但因等離子目前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還是屬于“稀有”產品,而液晶已在國內市場有啟動的征兆。但隨著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液晶與等離子很可能終將爆發你死我活的方向之爭,誰能勝出則難以預料。 “只要條件允許,廠商就會同時涉足高端電視這三大領域,只不過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外部環境而在市場策略上有所側重!北本┙褰洕芯吭杭译娛袌鲅芯克魅侮P昕認為。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是手握多張王牌的索尼、三星等全球電視機著名廠商,還是長虹、TCL等本土強手都在努力謀求多領域勝出。這些高端競技者們都很清楚,全線產品供應商的形象對于品牌地位的提升大有裨益,而且也使得面向未來的高端戰略增加了彈性適應的空間。數字電視時代仍在“過程”中,但電視機市場的高端激戰已經全方位展開。 跨國巨頭發力 去年三星公司宣布把顯示器和電視機業務合并為一個部門,叫做三星電子顯示器影像事業部。顯然,三星是想讓彩電借助顯示器在國內的領先地位,并融合兩者優勢,打造全新的數字影像“視界”航母。 三星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就是顯示器和電視機的功能越來越融合,都具備了數字接口,電視機可以當作電腦顯示器,而顯示器也可以用做電視機。這次合并奠定了三星高端電視戰略的基調,也為暮氣沉沉的電視機產業指出了一個方向。今年1月,三星便先攜15S1液晶電視驗證了三星的想法,完美的達到了一機兩用。 應該承認,作為全球電視機銷量排名老大的強勢品牌,三星在中國電視機市場一直相對保持低調。但接下來的情勢就完全不同了,手握多張王牌的三星憑借思路清晰、優勢與聲勢兼備的高端攻略,其在未來的中國電視機市場勝勢在望。 索尼的確令所有對手忌怕,在中國電視機市場,它早已取得了不怒自威的市場地位,而在后面的高端爭奪中,盡管一如往常地保持著矜持的“貴族”品質,但在具體行動上絲毫也不敢懈怠,積極推出高端彩電產品。 如不出意外,由三星、索尼領銜的日韓系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占據中國高端電視市場的領導地位。在三星、索尼之外,其他一些日韓廠商的生猛表現也頗為惹眼。夏普公司就是一個典型代表,夏普顯然把高端市場的戰略重心放在了液晶電視上,在中國市場夏普公司頻頻推出液晶電視新產品,并且不斷發動降價風潮。而為了抵御三星電子等真正對手的發力重壓,夏普日前宣布將在2004年1—3月間提前啟動其進行量產25英寸以上的大型液晶電視的龜山工廠,比當初預定時間提前了整整4個月。 由于液晶電視大型化趨勢急速推進,與等離子電視的畫面尺寸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的背景下,超過30英寸的大尺寸,輕巧型電視的市場爭奪戰今后將越發激烈。 而在液晶和等離子產品方向,索尼、三星、LG等日韓系企業仍是其中的主角。 民族品牌強攻 已經飽嘗低價競爭、稀薄利潤空間之苦的國內彩電廠商,自然不甘心將高端電視市場拱手讓人。于是,長虹、TCL、廈華等紛紛挺身而出,首先以背投為切入點跟進市場。 由于核心技術的瓶頸難破,對于多數國內電視機廠商,選擇以背投產品突入高端市場應算明智之舉。長虹無疑是國產背投產品的代表性品牌。 當然,國產品牌不會止步于背投產品,以TCL為例,目前對于高端電視所采取的是背投與等離子并重的戰略。 作為更被看好的高端電視發展方向,為數不少的國產品牌也對液晶電視開始涉足。長虹、SVA上廣電等廠商也都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液晶電視。 超越價格戰 在群雄激爭的國內高端彩電市場謀得霸主地位當然不是一件易事。在目前階段,由于核心技術的命運枷鎖和管理運營方面的繞頸難題,國內品牌與三星等洋品牌對決的最重要武器就是生產成本和價格。 價格無疑是啟動高端電視市場需求的鑰匙,但高端電視的生產成本問題并不像其他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能因“中國制造”概念而產生明顯優勢。事實上,以技術驅動而帶來的成本降低才更為可信。 價格戰在傳統電視機市場幾乎是所有廠家每日的“必修課”,甚至最終淪為了無法克服的痼疾。與市場行為的慣性有關,在高端電視市場同樣會有慘烈的降價風潮,但另一方面,與高端電視的產品特點和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有關,高端競爭中也將增添更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