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類的品評與其它食品品評一樣,除了理化指揮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地方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以外,極為重要的一關還必須通過感官品評。人們在泛指質量時往往從“色、香、味”三方面入手評判,酒呢?還要加上“格”,即酒體的風格特征,也就是區別于酒種特有的風格。在黃酒的品評中,我們往往能體味口感的細膩變化,比如能辯別出0.02%以上的Ca0含量、0.2%以上的咸味、0.00005%以上的苦味、0.03%以上的鮮味、0.5%以上的甜味等、并能綜合以上種種味覺,判斷酒的粗糙、清爽、淡薄、醇厚,于是酒質量最后的優劣評判也
就出來了。
目前世界上最高級精密的分析儀依然不能完全達到人的品評能力,這也是國家為什么要設各類酒的全國評酒委員會的的緣故。而我們各位評酒員也是根據平時積累和國家標準對照品評,這無疑給品評帶下的種客觀的統一和主觀感知的融合,使品評不致于混亂和隨意。但是黃酒品評的標準從新中國第一屆評酒會到現在基本相同,沒有象白酒、啤酒、葡萄酒那樣進行確切化增改。如白酒確立了米香型、濃香型、醬香型、清香型后,在以后的幾屆評酒會上又相繼確立了兼香型、藥香型、鳳型、斑香型和芝麻香型等,因此白酒名酒品種大增。而黃酒卻一成不變,只有起到良好的作用。在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飲酒不再是過去那種尋求刺激的低級消費,而逐漸成為享受人生的一種樂趣。且消費者不是評酒師,不知道各類味覺的綜合評判,只知道好與不好喝。顏色是淡的還是深的,氣味好聞還是難受。因此,作為有一定評酒能力的評酒員,必須收集廣大消費者對黃酒口感的綜合反映,中國地域廣闊,要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地域消費者的不同愛好,結合分析消費者的流行味感表達,使評酒為企業的生產、科研、開發服務。
黃酒消費者目前的消費意義,一是行著傳統飲用的習慣而來,二是注意到黃酒的營養價值和酒度適中的內涵,而以第一種消費者居多。目前黃酒對新消費者的引導和吸引力很弱,其中很大原因是因為黃酒對新消費者來說只有籠統的二個字“難喝”。普遍反映苦味重,部分女性消費者認為者認為象喝中藥一樣苦澀,一些會喝一點酒的消費者則認為缺少一種鮮爽感有的認為酒度還可以下降幾度,而黃酒的甜酒又顯得膩口,不象葡萄酒爽口。種種反映集中到一個問題上,即評酒工作只能評判黃酒有優劣,而很少用品評去指導新工藝,開拓新市場,吸引新顧客。如何用新的評判秫語或新的黃酒評判標準來確定諸如淡爽型、起泡型、混合型等適合當代消費的黃酒發展新路,以口感要求來推動、促進黃酒新品的開發;如何根據不同消費群體來開發調進,提高黃酒的酒類調進中的占有率。淡、干、爽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時代賦予黃酒評酒員的又一使合。
新標準必須要有的產品。用專業評酒員對黃酒味感的確切感受再綜合消費者的反饋意見,倡導開發適應不同消費屢次、不同消費群體、不同消費區域的口感。同時以評酒員和評委們錄敏的感評判能力和評判標準,去指導黃酒新品種的研制、開發和生產。以評酒員對“色、香、味”的特殊感受,指導企業對黃酒色澤的選擇、香味的強化、味感的確切,以此來縮短黃酒企業對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加快新品種投入市場的速度,極大地滿足消費者對不同黃酒的需求,促使黃酒向更高屢次以展。
以消費者的要求為依據,以評酒師的感受為借鑒,是黃酒企業革新的動力與目標。發揮品評者的聰明才智,以評酒師的實踐經驗,創造性地開拓新領域開發新產品,雖然會有失敗的風險,但更會有成功的喜悅。
黃酒發展的腳步十分緩慢,空白很多,開發的領域也很廣。作為評酒員,特別是主宰著全國黃酒質量優劣評判的國家級評委,應跳出線純粹為評酒而評酒的框框,以優秀的品評天賦,綜合大眾消費者的飲用反映,結合時代的要求,走進批導黃酒生產、開發的廣闊天地,追求評師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