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本土化
就在國內企業紛紛思考未來全球化競爭之路的時候,曾經以銷售馬爹利、芝華士等全球洋酒品牌而知名的全球500強企業之一的施格蘭公司卻在中國市場上做出了令人驚訝的舉措———推出了為中國都市時尚一族釀造的一款新酒,作為該公司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市場態勢的試探性動作。
施格蘭公司中國大眾市場業務拓展總經理唐成稱,過去是國內消費者追捧洋貨,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洋酒也必須主動適應中國消費者的口味。談到中國葡萄酒業的發展狀況時,曾經在可口可樂(中國)有過驕人業績的唐成稱,國內企業通常在市場銷售方面做得比較到位,但這些手段只是針對零售商的,針對消費者所做的事情只有一種,那就是打廣告,他認為國內企業目前還不太清楚,或不太愿意靜下心來認真打造企業的品牌形象。唐成坦言,根據他過去18年在可口可樂做中國市場的經驗,他會不間斷地針對中國的消費者推行本土化策略,改釀中國酒只是開始,下步還將在口味、包裝促銷上進行調整,以促使產品更接近中國消費者。
★以質量重建誠信
洋酒在質量上的松懈讓其遭受滑鐵盧的教訓是極其慘痛的,當時一些法國知名葡萄酒莊由于其名牌葡萄酒供不應求,于是委托一些小酒廠進行貼牌加工。法國圣羅斯利納酒莊經理讓馬克·埃斯皮納斯直言不諱地稱:“自1998年以來,我們生產的名牌葡萄酒經常供不應求,對此,我們決定收購鄰近3個葡萄酒莊的葡萄酒,加工后貼上我們的商標再投向國外市場。”由于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大意,素以工藝考究,質量精湛自稱的洋葡萄酒屢屢被曝光,其中在2001年由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葡萄酒抽檢的21種不合格產品中,洋酒竟然占了17席。
事實上,要做百年市場,誠信是最重要的。全美酒類聯合會執行主席戈登·W·莫奇先生認為,誠信就是一切以消費者為圓心,企業的所有努力,都要讓消費者對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滿意。以劣質洋酒來說,產品制造者清楚自己的酒瓶中裝的是真正高品質的葡萄酒還是“三精一水”,因此產品制造者的誠信,將決定它最終能與消費者建立什么樣的關系,沒有質量誠信的企業,最終將被掃地出門。為此,洋酒將在質量問題上重塑“誠信的形象”,通過各種形式來指導消費者甄別優劣,適當的時候,還將推出歐洲葡萄酒之旅,請中國消費者親自參與制作;同時還可以嘗試建立“舉報有獎”基金機制,從根本上重建誠信。
★出讓標簽策略
紅城堡公司北京區總經理王惠燕稱,如果紅城堡繼續走其他洋品牌的老路,即生產經營自己的品牌,“頭三年就別想掙錢”。所以卡斯特要想在中國立穩腳跟,就要與餐飲業和零售業的商家進行定牌經營,“拿別人的品牌灌自己的酒,這也是卡斯特在中國應勢變招的一種策略”。
3應對
★加入WTO后,具有巨大潛力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必然會吸引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傳統葡萄酒強國渡海而來,據此,有關專家稱中洋對壘格局已經出現。在談到競爭優勢時業內專家稱,時下較量才剛剛開始,從目前情況看,中國葡萄酒略占上風,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
首先是消費者目前鐘情的國產葡萄酒多為低端產品,隨著關稅的降低,國貨與洋酒相比將沒有太大價格優勢。
二是國內少數廠家一味走低價格路線未必就能贏。曾經有一批從大連港“出發”的“低價”葡萄酒,不僅沒有抵達它們的目的地歐洲,就連自己的“家”最后也沒能返回。當時,吉林市場上有一種價格僅為1.2元/瓶的所謂山葡萄酒,為了在國際上取得一席之地,有關部門決定讓這種東北的野生山葡萄酒進軍歐共體。就在到達對方口岸入關檢驗時,買方卻提出該酒不能進入歐共體市場,原因是此種葡萄酒不是真正的葡萄酒,它是僅存于我國的半汁葡萄酒,在國外根本就沒有“半汁”葡萄酒標準,就更別提標價出售了。
近年來,通過對國產葡萄酒加大產品結構的調整,讓優質資源、優質資本向龍頭企業集中,中國葡萄酒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因此,面對洋葡萄酒的挑戰,國產品牌毫不示弱。面對洋酒的如潮攻勢,業內人士為中國葡萄酒企業列出了一些應對之招。
★品牌戰略
經過幾年的激烈搏殺,國內葡萄酒市場已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盤整期”,從“產品消費”步入“品牌消費”階段。從1998年到現在,張裕、長城、王朝等幾大“巨頭”已占據了全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一些新生代企業也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如威龍、新天、龍徽、野力、皇軒等。因此,國內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必須繼續著力打造品牌形象。
★低價策略
在麥德龍超市葡萄酒賣場,營業員透露,國產干紅、干白、非全汁葡萄酒共有100多個品種,售價多在20余元至60元之間,售價較高的也只在100元左右。在該超市附近的平價廣場,記者看到,這里最高檔的國產葡萄酒“長城赤霞珠干紅”(750ml),售價僅為108元。不難看出,國產葡萄酒走低價路線,依然是一條必由之路。
★布局高端,尋求突破
除堅持走低價路線外,國內葡萄酒企業還“新招”迭出。對業內大型企業而言,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在更高層次上與洋品牌競爭。張裕公司率先邁出了這一步,首期投資500萬美元興建了我國第一家葡萄酒莊園。這不僅使葡萄酒進入更高檔次,也形成了一種世界共識的莊園文化。經過了對甜型葡萄酒的“疏遠”,成熟的中國消費者的眼光開始轉向干型酒。據一項在北京及南方重點城市的調查顯示,目前的葡萄酒消費已趨于多元化,市場細分明顯,而在這當中,中高檔酒占據可觀比例。于是,布局高端市場成為國內葡萄酒領先品牌的共同選擇。而酒莊酒無疑是進入高端市場的必經之路。中國雖已加入WTO,但國外葡萄酒的頂級品牌———嚴格意義上的莊園酒并未真正進入中國,然而那只是早晚的事,留給中國本土品牌的時間不多了,搶灘莊園酒市場,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未來的市場預期上,都意義重大。
★利用地利,攻其軟肋
2001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卡斯特與商家攜手在中國無聲無息地運作定牌攻略,對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據某知名葡萄酒公司高層領導稱,定牌經營是中國葡萄酒業的一種新的市場拓展方式,對洋葡萄酒挽回疲軟形勢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但還不至于對中國的本土品牌形成致命威脅。他同時指出,國產葡酒利用“地利”之便,攻其“軟肋”不失為好招。一些質量較好的洋酒,由于從國外運到國內,需經幾個月的長途跋涉,溫度得不到保證,又不可避免光照,更兼運輸中由于搖晃影響了葡萄酒的穩定性,酒就會在容器中氧化變質,最終會在質量上大打折扣。另外,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國產品牌已經培養出自己的消費群體,洋酒要打開中國市場,就不能拿一些低級產品來敷衍,而必須拿出高品質的酒,價格不一定能低多少,而且這樣的產品產量不會太高。
★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
有關人士認為,中國葡萄酒應規模化,但并不能單純從一個廠家、一個酒莊來看,也不能靠一個單品牌來做大規模,它必須借鑒國外的經驗,其規模化應是特色葡萄酒集中到一起來的規模化,而不是某一種產品、某一個品牌的規模化,規模化應該是特色化的規模化。張裕酒莊酒要做的,是通過不懈的追求,形成被國際市場認同的個性和特色,生產出可以代表中國國家葡萄酒水平的葡萄酒。張裕的目標是:像法國的葡萄酒品牌一樣,為消費者提供若干種風格不同、檔次不同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張裕所要的規模,是建立在特色上的規模、經濟上的規模。在這種背景下與世界葡萄酒巨頭的合作,應該是雙贏。在這種合作中,卡斯特在中國市場有關葡萄酒市場的一切經營活動,包括投資辦廠、產品銷售等業務都通過張裕集團辦理,并且卡斯特集團在全球數百個專賣店和其他銷售網絡,對張裕的產品全線開放。張裕的經驗很值得其他企業借鑒。
總結
★中國市場太大,這就是無數國際葡萄酒企業堅持不懈地向中國市場進攻的原因,如果說以前國際葡萄酒企業在中國市場失敗的原因更多是不了解情況,輸在盲目上,那么這兩年的國際葡萄酒企業進攻中國市場的信心則更多地來自于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如果說國內葡萄酒企業以前在與國際企業的對壘中有頗多“亂中取勝”的嫌疑,那這次面對國際巨頭的變招強攻,國內葡萄酒企業的反擊戰則應改變戰術,制定應對策略,沉穩作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