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下半年,"借船出海"在國內家電行業再度風行。海爾與三洋牽手,海信與住友聯姻,皆被認為是國產家電重新大規模進軍外國市場的捷徑。而風頭最勁的是身處惠州的TCL,先是爆出其與飛利浦達成強強合作的戰略聯盟,前日更傳出斥巨資收購德國百年彩電廠商施耐德公司,被業內認為是彩電業攻占歐盟市場的橋頭堡。
記者從9月16日美的空調在上海召開的2003年度全球經銷商年會上獲悉,美的集團也正在積極密謀"借船出海",引進國際資本的合作。據可靠信息稱,美的尋求國際資本的合作已經"有了眉目"。
美的股份公司總裁張河川、美的空調總經理方洪波本周一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均對此予以證實,并放出豪言:借助國際資本的合作,美的空調明年的目標是內外銷總量在國產品牌中做到第一,在未來3至5年內躋身世界空調業的前三強,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專業空調制造商。明年押注"出口市場"
今年冷夏使得國內空調市場普遍哀鴻遍野,而以長虹、創維為首的彩電行業揚眉吐氣"走出寒冬",靠的便是國際市場的頗多斬獲。
盡管美的今年實現空調內銷200萬臺套,確保其國內名列前二名,但屢次受限于成熟且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令家電巨頭美的痛下決心,發力開拓國際市場。本次會議美的首次冠以全球經銷商年會的名義召開,正是其加速國際化戰略的一個表象。而會上美的公開宣布2003年內外銷的目標將是300萬臺。記者注意到,其中內銷目標200萬臺與今年實際完成的銷量持平,而美的揚言海外市場要從65萬臺增加至100萬臺,也就是說,美的把2003年空調銷量的增長全部"押注"在海外市場。美的的底氣何在?
對此,張河川透露,美的2000年出口銷售收入已達到1?4億元,2001年達到2億元,而今年保守的預計將是3億元。張河川解釋說,美的空調把寶押在國際市場,不僅是基于對明年市場的判斷,也是美的集團加大國際化步伐策略的決策需要。張河川稱,近兩年來美的已基本建成了成熟的國際營銷網絡,具備了跨國經營的能力。表現在美的的出口市場已經國際化,美的產品足以應對國際市場,同時,美的還形成了卓越高效的跨國經營的人才結構。
美的空調擬出讓部分股權
張河川證實,美的正在尋求與國際資本的合作,有關事宜仍在商談,但"現在我不能透露,相信很快會有分曉。"
在國際資本合作層面上,1999年初美的完成對美芝的收購已是牛刀小試。而記者從美的內部獲得消息:美的正在與幾家國際大公司商談合作事宜,據稱美的尋求的國際化合作方式將很可能是美的空調向國際資本合作方出讓部分股權,成為類似美芝的合資公司。具體出讓多少股權,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是,美的將堅持處于控股地位。
美的副總裁、空調總經理方洪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美的空調未來的空間肯定不只是在國內。他透露,美的空調拓展國際市場的策略,即是在保持國內市場領先的基礎上,通過逐步實施產品、技術、人才、資本等的國際化,最終實現企業經營的國際化;同時通過建立面向海外客戶的一體化的組織運作體系,和適合海外客戶特點的"柔性化"生產模式,實施"全球范圍內資源整合"的國際化合作策略,拓展海外營銷網絡,從而全面提升海外市場營銷能力,最終實現成為全球范圍內的專業空調制造商的長遠目標。
為此,作為美的空調國際化戰略的一部分,美的繼1992年重金聘請鞏俐后,今次再與因主演"我的野蠻女友"在國內一炮走紅的當紅韓國女星全智賢簽約,后者將在2003年作為美的空調的代言人,參與美的空調的一系列營銷活動。方洪波聲稱,美的明星策略可以有力的推動美的空調國際化進程,成為其國際化戰略全面提速的先導和信號。
不過方洪波也坦言,盡管"走出去"是國內企業的必然趨勢,但包括美的在內的中國品牌參與國際競爭仍存在許多障礙,其中最主要的是產業內部沒有實現有效整合。而日本早就完成了此過程,確立了東芝、三菱、日立等全球化品牌,韓國也是如此。而中國制造,即使是在國內品牌塑造很成功的企業,在一些海外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心中,可能和一些毫無品牌形象可言的企業沒有區別,這顯然很不利于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競爭。
空調業已經進入冬天
今年海爾、美的等上市公司的中報顯示,盈利水平大幅下滑,國內空調業的日子普遍難過,這也是美的、格力、海爾爭相發力國際市場的主要原因。美的空調國內營銷老總劉亮在公開場合便毫不諱言:空調業的冬天已經來臨。
美的副總裁、空調總經理方洪波具體解釋說,現在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化,空調業的利潤空間和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越來越小,行業整合的趨勢也已經越來越明顯。因此,空調產業必須實現有效整合,而其關鍵就是要靠市場化的充分競爭。
方洪波斷言,在未來兩、三年這個整合肯定要完成,"空調品牌將越來越少,預計明年在市場上有聲音的品牌將只剩30個左右,在未來三、五年至多只會有三、五家中外空調企業能夠存活,而這個數據在2002年是100多,在2001年是300多個。"
方洪波稱,對此美的的做法只有一個,就是練好內功,做好棉衣。"美的的策略就是永遠跑在其他競爭對手的前面。"方洪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