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釀酒工業(yè)協(xié)會葡萄酒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王恭堂
中國經營報2002年10月21日第25版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葡萄酒業(yè)驚曝'洋垃圾'內情"。這是河北一家葡萄酒公司的王董事長,以隱姓埋名的形式,向外界抖出葡萄酒界的內幕。這是一篇嚴重失實的報道,是潑向我國蒸蒸日上的葡萄酒產業(yè)的一盆污水。文章出籠后,在葡萄酒業(yè)內引起一場軒然大波,許多葡萄酒生產企業(yè)義憤填膺,認為中國經營報的編輯、
記者,發(fā)表這樣不負責任的文章是嚴重的失職。那位王董事長當眾撒謊,造謠惑眾,在廣大葡萄酒消費者中,造成極壞的影響,使消費者無所適從。文章中還無端地對葡萄酒行業(yè)協(xié)會進行攻擊。鑒于上述情況,中國釀酒工業(yè)協(xié)會葡萄酒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有責任發(fā)表聲明,對該篇文章中的不實之處予以駁斥,徹底肅清該篇文章的流毒,以正視聽。
一、"葡萄酒業(yè)驚曝'洋垃圾'內情"(以下簡稱"'洋垃圾'內情")文章中說:"中國自產葡萄做出來的酒只占市場總量的20%,80%是洋垃圾"這個數(shù)字嚴重失實。自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我國葡萄酒市場逐漸回升,特別是干紅葡萄酒市場陡然走俏。然而當時國內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受1989年市場疲軟的影響尚未恢復元氣,在這乍暖還寒的時候,有大量的國外葡萄酒涌進中國市場,這是事實。由于干紅葡萄酒的熱銷,紅葡萄酒原料收購價格飆升。1997年時,有些地方有的紅葡萄品種,1公斤的收購價格達到10元以上。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種情況極大地刺激了我國釀酒葡萄原料的發(fā)展。1998年我國釀酒葡萄原料就達到供需平衡狀態(tài),1999年以后,我國釀酒葡萄原料出現(xiàn)供大于求的狀態(tài)。據(jù)最新的資料統(tǒng)計,我國現(xiàn)有鮮食葡萄面積334萬畝,釀酒葡萄面積72萬畝。如果按1.5畝釀酒葡萄生產1噸葡萄酒計算,我國目前的葡萄酒產量是30萬噸,需要釀酒葡萄原料45萬畝。所以我國目前釀酒葡萄原料供大于求,我國市場上消費的葡萄酒,主要是國產葡萄釀造的。這位隱姓埋名的王董事長,竟能信口開河,說成市場上80%的葡萄酒是"洋垃圾",豈不是彌天大謊?即使在我國葡萄酒市場最火爆的時候,在我國釀酒葡萄原料青黃不接的時候,我國進口的葡萄原酒所占市場比例,也未曾超過市場的20%。據(jù)輕工進口產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資料:1994年以前進口的葡萄酒很少。1994年進口葡萄酒165噸。1995年進口葡萄酒771噸。1996年進口葡萄酒4646噸。1997年進口葡萄酒39671噸。1998年我國釀酒葡萄原料與釀酒需求達到供求平衡,1999年以后釀酒葡萄原料供大于求。所以從1999年以后,進口原酒逐年減少。上世紀90年代后半期,我國葡萄酒的年產量都在20萬噸以上,逐漸接近30萬噸。稍微懂得加、減、乘、除的人,從以上的數(shù)據(jù),就可以算出進口原酒所占我國葡萄酒產量的比例。
二、"'洋垃圾'內情"文章中說:"酒可以不下酒窖,但它不能有一點點的摻雜物。必須是原汁。不客氣地說,哪個企業(yè)敢站出來說自己的酒沒有勾兌過,我可以和他叫板。"這位氣勢兇兇的王董事長赤膊上陣,掄著板斧,左三斧、右四斧,要把中國的葡萄酒企業(yè)統(tǒng)統(tǒng)砍倒,一個也不放過。也不知他這樣做圖的什么?《國際葡萄釀酒法規(guī)》是國際葡萄酒局(O.I.V.)出版發(fā)行的法規(guī)。它明確地規(guī)定了做葡萄酒,允許加什么樣的材料,加的量是多少。如做葡萄酒允許加SO2,允許加Vc,以防止氧化;允許加果膠酶,允許加皂土,以利于葡萄酒澄清,等等,等等。這位王董事長不懂裝懂,說什么做葡萄酒不能有一點點的摻雜物,否則就是勾兌的,就要叫板。中國的葡萄酒廠沒有敢和他叫板的;全世界的葡萄酒廠,也沒有敢和他叫板的。秀才遇大兵,有理說不清。
三、"'洋垃圾'內情"文章中說:"國外的'垃圾酒'是怎樣出來的?一種情況是葡萄病了,舍不得倒掉,就做成酒。這樣的酒有一種嗆鼻發(fā)霉的味道,這就需要二氧化硫之類的東西進行化學處理,以改變其分子結構"。且不說用二氧化硫之類的東西,對嗆鼻發(fā)霉的垃圾葡萄酒進行化學處理,"以改變其分子結構",這種說法是多么荒謬。稍有化學知識的人都會知道,酒的分子結構是不會變來變去的。文中說的垃圾酒是用得病的葡萄,舍不得倒掉做成的酒。說這種說法荒謬,可能有點武斷。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可能在國外真有這樣做酒的?不知是王董事長之所聞?之所見?還是之所想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每年都有大批的企業(yè)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到世界上主要葡萄酒生產國家,參觀學習,技術交流,業(yè)務洽談。所見所聞,完全不象王董事長說的那樣。外國的釀酒葡萄原料,與釀酒需要相比,總的說是供大于求。好的葡萄原料做酒都用不了,豈有用"病葡萄"做酒之理。況且外國人的酒法比較健全,質量意識也強,就是為了企業(yè)自身的利益,也不會用病爛的葡萄去做酒。眾所周知,葡萄酒是國際通暢型的飲料酒,是國際酒類貿易的大商品。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產國家,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等,既是主要的葡萄酒出口國家,又是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進口國家。我國已經加入WTO,今后我國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葡萄酒進口,也會有大量的葡萄酒出口,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沒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王董事長把我國進口的葡萄酒統(tǒng)稱"洋垃圾",是及其荒誕的,是極不負責任的。首先,國際上葡萄酒貿易,是以質論價的,買好酒,化好錢,買孬酒,少化錢。我國葡萄酒企業(yè)進口國外的葡萄酒,是根據(jù)企業(yè)對質量的要求決定的,通過商業(yè)談判,貨比百家,盡量做到化錢少,進口質量好的原酒。中國人還不至于傻到那種程度,專進外國的垃圾酒。從以下海關統(tǒng)計的數(shù)字,可以說明我國進口的葡萄酒不是垃圾酒:1994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平均單價:3.58美元/升1995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平均單價:2.83美元/升1996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平均單價:1.27美元/升1997年我國進口葡萄酒平均單價:1美元/升自1994年到1997年,我國進口的葡萄酒平均單價逐年降低,主要原因是由于進口瓶裝葡萄酒占的比例越來越少,進口大包裝的葡萄原酒所占比例越來越大。王董事長說的化0.5美元/升進口葡萄原酒,只能是個別想象。不應該把個別現(xiàn)象夸大其辭,說成是普遍問題,這是通篇文章的慣用技法。
四、"'洋垃圾'內情"文章中稱:"中國葡萄酒消費量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這個數(shù)字,也是異想天開杜撰的。1991年我國商品葡萄酒的產量是24萬噸,2001年我國葡萄酒的產量大約30萬噸。十年的時間,我國葡萄酒的產量在24萬噸至30萬噸之間徘徊。再過5年至2006年,我國的葡萄酒產業(yè)會有一定比例的增長,但不會以每年20%的速度遞增。因為我國畢竟是以消費白酒為習慣的國家,要改變這個消費習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個正確的宣傳輿論引導。像王董事長這樣的文章,還有吳書仙女士"九問張裕"的文章,把中國的葡萄酒說的一無事處,進口的占80%是洋垃圾酒,國產的葡萄酒占20%是用"生青病爛"葡萄做成的土垃圾酒。如此說來,誰敢喝中國的葡萄酒?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最近十年以來,我國葡萄酒的質量逐年提高,越來越好。與國際葡萄酒的差距越來越少。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目前我國栽培的釀酒葡萄品種,如赤霞珠、美樂、霞多麗、白玉霓等優(yōu)良釀酒品種,占我國釀酒葡萄面積的80%以上。好的葡萄原料是做好葡萄酒的前提。其二,我國釀造葡萄酒設備,大酒廠80%以上是進口國外最先進的設備。其三,由于與國外交流的機會多,目前我國釀造葡萄酒的工藝技術,產品結構、技術標準等,都是與國外接軌的。什么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我國這么大,出現(xiàn)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葡萄酒,或者稱為垃圾葡萄酒,是不足為怪的。但值得慶幸的是,垃圾葡萄酒占的比例很少。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每年都責成國家葡萄酒監(jiān)督檢驗中心,對全國商品葡萄酒進行抽樣檢測,包括理化分析和感官評定。歷年的抽檢合格率如下:
1995年~2001年全國商品葡萄酒抽檢合格率
年份抽檢企業(yè)數(shù)抽檢產品數(shù)企業(yè)合格率產品合格率
1995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43 47 59 77 87 59 67 67 71 79 103 76 81.4% 80.9% 86.4% 85.7% 70.1% 94.9% 85.1% 88.2% 88.7% 86.1% 73.8% 96.1%
抽檢結果證明,不合格的產品,主要是商品零售價在4元/瓶以下的山野葡萄酒和半汁葡萄酒。全汁葡萄酒,特別是干型葡萄酒合格率在98%以上。以上的抽查結果足以說明,我國葡萄酒的質量,總的說來是好的,不合格的產品只占很少的比例,不象那位王董事長說的那樣一團黑。
五、"'洋垃圾'內情"文章中,引用那位王董事長的話說:"去年10月初,我們把10噸多的壞葡萄、爛葡萄倒在車間門口,很快,這些葡萄就被農民鏟走了……。但沒想到這些葡萄一出門,就有汽車在那兒等著,農民把我們的葡萄和自己的葡萄摻雜在一起,賣給了當?shù)匾患掖笃髽I(yè)。這家企業(yè)全部收了,價格大約是每斤1.1元"。"不管是青的,還是爛的,只要是葡萄就收"。"不分品種,不論質量"。王董事長為了把中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