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搶在交易所規定的季報的最后期限,四川長虹(600839)刊登了其2002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與去年同期虧損7·9萬元相比,長虹今年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265·35%。由虧損到265·35%的增速,這樣的業績增長多少有些讓人吃驚。
在此之前,國家統計局對外公布了國民經濟前三季度統計公報,公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9%,同比加快0·3個百分點。并且前三季度的GDP
增長率分別是7·6%、8·0%和8·1%,經濟增幅呈現“前低后高”的態勢。
而在今年年初,大多數專家學者預計中國經濟的運行態勢是“前高后低”,且低于去年的7·3%。但三個季度過去以后,實際經濟增長態勢卻大大出乎了眾多人士的預料。國民經濟增長也收獲了一個大大的驚喜。
作為昔日滬市龍頭和國家特大型國有企業,長虹業績的回升意義重大。但與GDP高速增長的經濟走勢比較,長虹的業績增長又太容易讓人忽視了——在大部分產業都出現增長的情況下,長虹的增長只是一個特例。
出口借力增長
長虹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公司積極拓展國際市場,出口產品銷售收入穩步增長。據了解,自去年以來,長虹先后在繼成功向印尼、俄羅斯等國家輸出彩電、空調整機生產線之后,又成功向阿爾及利亞輸出一條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彩電生產線,產品出口取得飛速的增長,出口額同比增長18倍。
而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在2000年以前,長虹作為民族品牌的捍衛者,幾乎沒有什么出口。隨著市場競爭的需要走出國門參與全球市場競爭,長虹進出之間幾乎成為民族品牌參與國際競爭的模本。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執行理事、山東大學教授盛洪在談及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時也指出,入世后中國外貿出口的增長是一個重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出口總額達到23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4%,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向新聞界公布這項數據時說,出口增長之快出乎意料。
盛洪指出,美國經濟復蘇乏力等原因,我國產品在出口時所面臨的外部沖擊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具體而言,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導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受到影響,但是由于美元貶值造成人民幣相對貶值,導致中國在日元區和歐元區的出口能力增強。同時,美國經濟的蕭條,美國人也可能更愿意購買價廉的中國貨,這從側面增強了我國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資料顯示,在前三季度,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如紡織、服裝、絲綢、鞋類、陶瓷等行業數量增加幅度都很大。
外資利用加大
在過去的三個季度里,長虹將與外資合作的傳言幾乎不絕于耳——與日立合作建立研究院、與東芝商量進入IT領域、與境外投資者協商股權投資方面的合作。
在中國加入WTO并迅速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之際,外資對于我們而言已經不再陌生。而且,外資進入中國的腳步已經突破了傳統行業,而開始逐步滲透進入金融、保險、證券、航空等以往對外資“堅冰一塊”的領域。
經濟學家盛洪指出,美國經濟不景氣為我國增加外資利用提供了機會。由于經濟不景氣,外資向美國流動的速度自然減緩,同時滯留在美國的資本也會外流,而經濟看漲的中國無疑將是資本外流的最佳候選地之一。
外經貿部的統計表明,今年以來,外商對華投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1至6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155家,增長26·39%,外商實際投入金額245·79億美元,同比增長18·369%。權威人士甚至指出,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有可能突破5000億美元,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一年。
自主投資增強
長虹第三季度報告顯示,一系列高新產品已成為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精顯王”背投影彩電、DVB—C等網絡產品、戶式智能中央空調、微型數字家庭影院DAV620、安防技術產品、電視幕墻等產品的逐步推出,不僅為長虹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同時也為長虹樹立了高科技的市場形象。
拿長虹董事長倪潤峰的話說,是市場逼著長虹進行新產品開發的。
事實上,以市場為導向已經為眾多企業之共識。在消費者結構不斷調整的今天,市場需求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因素。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解釋“為什么今年1至9月,中國市場價格一直繼續保持低位運行”時指出,價格走低除了人們普遍認為的社會需求與供給的缺口矛盾沒有改變、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外,今年還表現出了不屬于供求關系范疇的三大新因素:加入世貿組織的因素、技術進步的因素和改革的因素。 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些新因素已經成了物價走低的決定性因素。一段時間以來,一批萬元級和10萬元級的商品開始進入家庭。2001年底和1998年底比較,城市居民家庭擁有的移動電話增長了900%,擁有的家庭電腦增加了250%,擁有的汽車增長了100%,而今年這種速度還在繼續。
消費結構的升級對整個產業的升級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從而導致企業的自主投資意愿增強,而最終也必將加快GDP的快速增長。
(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