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投資理論認為,有效率的金融市場是沒有套利機會的市場。
怎樣理解“套利”?前兩年北京幾家商業銀行的外匯交易往往各家報各家的,而且有的常常刷新,有的懶得刷新,有時兩家銀行的報價明顯不同,精明的投資者就利用這樣的機會在低價的一家買進,再賣給報高價的另一家,毫無風險地掙得了價差。久而久之,銀行終于弄明白,祭起了行業統一報價的老法寶。
這件事帶給我們很多啟發。首先,國內金融機構(指企業整體,而不是其中的個人),包括大銀行在內,金融業務的專業水準可能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它們的報價和做法不一定合理,有時可能十分離奇;其次,不合理的報價中很可能蘊藏著無風險或低風險的套利機會,在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轉型過程中,這類套利機會和結構性調整才是最有價值的投資機會;最后,投資者的套利是最有效的課堂,能夠幫助金融機構迅速學習、調整和轉型。
實際上,行業統一報價的做法是一種倒退。正確的方法是各家報各家的價,只要各家均及時反映市場動態,那么各家報價之間自然不會存在太多套利機會—即使有套利機會,也能通過套利機制迅速,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金融市場的效率,也提高各家真正的市場經營能力。
現在有一個套利機會,不過需要持有到期的耐心。
如果持有國債到期,則投資者不受國債二級市場變化的影響,決定收益的主要因素是買入國債時的到期收益率,買入時鎖定了這個到期收益率。對于居民投資者來說,如果過去僅僅采取儲蓄存款的投資方式,則可以將利息稅后儲蓄存款年復利收益率視為機會成本,只要國債到期收益率高于這個機會成本,則投資國債就鎖定了額外利潤。目前交易所國債到期收益率普遍明顯超過儲蓄存款利息稅后復利收益率,這就是套利機會。
設想一下,假定在銀行柜臺邊除了列出各種期限的儲蓄存款利率之外,也列出交易所各種國債的剩余期限和到期收益率,國債到期收益率明顯高于儲蓄存款利息稅后復利收益率,而且儲戶清楚地了解持有國債到期和儲蓄存款到期沒有實質區別,那么有多少人不再把錢存在銀行而是買進交易所國債呢?
按照目前各行各業利潤率普遍不高、物價指數長期下降的情況來看,儲戶對利差應當是相當敏感的。由于交易所國債的發行總額不到2600億元,而儲蓄存款余額高達8萬多億元,在上述例子中只要有很小比例的儲戶改弦更張,將本想儲蓄的錢改為投資國債,則將對交易所國債行情發揮極為重要的影響。
從套利機制本身來說,只要上述套利機會存在,則儲戶就總是抽出存款改投國債,資金將流向國債,結果要么銀行提高儲蓄存款利率,要么國債二級市場收益率降低,要么兩者均有變化,最終必然達到均衡的結果,套利機會消失。
目前的國債行情和儲蓄利率的情況和外匯套利的情況有類似之處,只是國債和儲蓄存款套利需要經過持有到期的較長周期,不像外匯套利那樣直截了當。為什么會發生交易所國債市場和儲蓄存款的套利機會呢?持有期較長是原因之一,因為很長的持有期和相對較薄的利差對那些金融知識豐富、擁有資金量較多的套利者產生不了足夠的吸引力。他們是儲戶中最敏感的部分,其他投資者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了解這一機會,并掌握有關的套利技巧,因此套利機制需要一個滲透、傳播的過程。另一個原因是迄今為止,普通投資者還不能隨時了解交易所國債到期收益率的行情,不能像上例假想的那樣在存款時把兩種工具的實際收益進行直觀的比較,也不了解國債投資的基本知識,因此套利機制發揮作用也需要一個過程。順便說一句,有關媒體和專業人員應當在充分掌握現代金融理論的條件下,承擔起正確及時傳播信息的責任。
有人根據交易所和銀行間國債市場主要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持倉的事實得出結論,認為它們主導國債價格。這種觀點可能反映了國債市場當前的現實,然而這并不能否定套利機制的作用。事實上,即使從機構投資者一邊來說,它們可能也已經注意到上述問題,否則我們不能合理地解釋2001年初到2002年中國債到期收益率的長期大幅度持續下降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