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9月28日電(記者石新榮韓松)在中國,沒有一種酒比茅臺更為名貴。
中國老一代領導人如毛澤東、鄧小平和周恩來都喜歡喝茅臺。這種據說“離開了它的原產地赤水河便釀不出來”的美酒,也被用來宴請訪華的各國元首和貴賓,并且長年是中國駐外使館送禮的唯一官方用酒。名列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的茅臺酒,原是由3家私人作坊經營的,新中國成立后合并為國營茅臺酒廠。1951年,茅臺被定為國酒。
事實上,茅臺出現在新中國歷史的每一個關鍵時刻:開國大典、抗美援朝,日內瓦會議,原子彈爆炸,中美建交,粉碎“四人幫”,港澳回歸,抗洪救災,申奧成功,加入世貿……,人們都要打開茅臺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而慶賀。
茅臺集團總經理袁仁國說:“也許,在世界上都很少有哪種商品像茅臺這樣跟政治如此緊密。茅臺在國家政治和外交生活中發揮了很大的影響。這便是茅臺的中國特色。”
正因如此,多年來,這家酒廠從來不需要靠做廣告來推銷產品。在計劃經濟年代,茅臺酒主要是起著“特供”的作用,普通老百姓幾乎無緣喝到。經常,茅臺需要領導“批條子”才能買到。
然而現在,茅臺酒廠不僅上了報紙和電視,而且還贊助各種公益活動和娛樂節目。
究其原因,應該是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經濟效益而不僅僅是政治榮譽成了茅臺人愈發看重的東西。而且,同業的競爭也使茅臺作為國酒的地位受到了挑戰。如今,另一種名酒“五糧液”,產量已大大超過茅臺,還有許多私營與中外合資的酒廠參加到白酒市場的爭奪。這些酒廠競相在號稱擁有7億觀眾的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上做廣告,使茅臺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茅臺也要開始瞄準老百姓的飯桌,”袁仁國說,“我們不能再一味強調茅臺是官方酒。”
運用市場經濟手段,茅臺酒廠進入了高速發展期,1998年酒廠銷售收入8億元,去年則達到20億元。最近,茅臺宣布了一項計劃:準備投巨資把生產規模從現在的年產6000噸擴大到一萬噸,并生產啤酒和干紅。它還兼并了一家生產習水大曲的知名酒廠,以擴張自己的規模。
隨著茅臺酒逐步進入尋常百姓家,茅臺還推出了幾種價格相對便宜但同樣具有茅臺韻味的佳釀,供應給不同層次的消費群體。
“茅臺酒廠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我們國家的發展史,”袁仁國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