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群眾舉報,稱廣州市天河區冼村范陽大街一出租屋內有人長期大量生產假冒名牌啤酒,并向周邊地區銷售。記者經過兩天暗訪調查,證實情況屬實。昨日(9月9日),在記者協助下,天河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和被假冒的某啤酒公司打假辦工作人員一舉出擊,搗毀該制假工場的兩個地下生產窩點,當場查封假冒廣州及外地的3種名牌啤酒及造假原料共310箱。
暗訪:地下工場藏身陋巷大肆生產名牌啤酒
9月6日下午,記者在冼村的小巷中轉了半天才找到該假冒啤酒加工場藏身的小巷。這是冼村靠近范陽大街的一條南北走向小巷,名叫范陽22巷。從范陽大街向里望去陰陰的,光線很難照進來,狹窄的道路只能通過一輛三輪車。
記者向小巷深處走去,在離假冒啤酒加工場10來米的地方,就可以聞到一股濃烈的啤酒味道。工場的門牌號是7號,是一棟居民樓的1樓,門口有一道鐵欄防盜門。從外面看,工場的面積有三四十平方米,臨街的一邊有9扇窗戶,全都用報紙糊得嚴嚴實實。在門外隱隱約約可以聽到工場里傳來丁丁當當的酒瓶碰撞聲。
記者在離該工場最近的一家士多外坐下一邊喝飲料一邊觀察。
10多分鐘后,一名二三十歲的男子騎著一輛舊三輪車來到工場門口,拿出鑰匙打開門,迅速閃身進去就將門關上了。
記者走近工場,,聽到里面傳來一陣忙亂的搬啤酒箱的哐當哐當聲。三四分鐘以后,一名男子突然走出門來,非常警惕地盯著記者,剛進去的男子搬著兩箱啤酒走了出來,放到三輪車上,騎著往外走。那名男子一直等到三輪車消失在巷口后,才跟著往外面走,并不時回頭看記者。
等到他們離開后,記者也悄悄跟了出去,走出100多米,三輪車越騎越快,一個拐彎之后,突然不見了蹤影。記者隨即到附近一家士多買了一瓶啤酒,胖店主取出了一瓶廣州某名牌啤酒,記者仔細辨別發現,啤酒包裝非常粗糙,商標的印刷也很模糊,沒有光澤,不像是正品。
過了一會,記者再次返回該地下工場外,透過窗縫向里張望,隱約看見一名穿著綠色短袖衫的女子背對窗戶坐著,一手拿著沒有蓋蓋子的酒瓶,另一只手不知拿著什么東西鼓搗了一下就放到一邊去了。記者注意到,酒瓶上沒有任何標簽。
查處:兩個窩點一舉端掉生產銷售情況驚人
經過兩天的暗訪調查,記者大致摸清了該地下工場的情況,并與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天河分局取得了聯系。呂慶龍副局長對于記者提供的線索非常重視,昨日上午,呂副局長親自帶隊,在記者的帶領下前往該地下假冒啤酒工場進行執法檢查。
敲開地下工場的門,一名30多歲的男子隔著防盜門不停詢問干什么。執法人員責令他立刻開門接受檢查。
一進屋子,一股發臭的啤酒酵曲味迎面撲來,地上亂七八糟地堆放著多種牌子的啤酒空瓶和成品啤酒。這是一套兩室一廳的房間,客廳的角落里壘著成箱的啤酒。有5名工人正在生產,3女2男,其中一個男孩子自稱才15歲。
客廳左邊的洗手間里,放著一些用來清洗空瓶的工具,一根根細鐵棍的一端纏裹著發黑的布條。據工人講,一些回收來的臟舊瓶子,要用這些工具清洗過后再灌裝啤酒。旁邊一間小房子是用來粘貼商標的地方,地上擺放著成袋的封口商標、商標和條形碼標識,還有白色乳膠和用于粘貼的一種鐵制工具。另外一個房間里擺放著啤酒封口機和成箱的酒瓶蓋,這是封口車間。
根據其中一名制假者的交代,執法人員又來到冼村匯東里1巷2號,這是該地下酒場的另外一個生產車間。一進到這個面積約60多個平方米的出租屋里,記者和執法人員幾乎嚇了一跳:滿地都是收購回來的啤酒瓶和已經灌裝好的啤酒。
記者在桌上的一本筆記本中看到,這家地下啤酒工場的銷售范圍很廣,員村二橫路某餐館、冼村某餐館、石馬街某餐廳、榮華街某士多、龍口路某拉面館等等都有提貨記錄。在其中的一頁上寫明了工場的生產情況,僅8月份1個月的生產數量就是1569箱,而每天的生產數量都在數十箱。記者數了一下,用來制造名牌啤酒的原料就有來自福建等地的11種廉價啤酒。
在場的5名工人誰也不肯說老板是誰,也不肯講自己的姓名和年齡,只有一名30多歲的男子自稱叫“曾六月生”,并拿出一張過塑的身份證復印件,但他卻連身份證上“自己”的生日都不清楚。
據執法人員清點,在這家地下工場,共查封假冒啤酒39箱、原料酒121箱、空啤酒瓶150箱。
手段揭秘
大量買回廉價啤酒換上假冒名牌商標
換上假冒名牌商標天河質監分局的黃科長向記者介紹,這些假冒啤酒的生產方式是:制假者先用1元到1.3元的價格從外地購來一些小啤酒廠生產的廉價瓶裝啤酒,然后洗去原有的商標,貼上假冒的名牌啤酒商標,或是大量收購廣州及外地某名牌啤酒空瓶,清洗干凈后,將廉價的啤酒灌裝進去,再自行封裝。(作者:記者陳實 梁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