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一個空調制冷年度結束了,回眸2002空調制冷年,用眾生產廠家的話來形容:怎一個“慘”字了得。“慘”的原因不在于天氣,而在于行業自身。因為空調業頭上壓著三座大山———庫存、應收賬款與服務隱患。面對近乎窒息的市場壓力,明年要打翻身仗的空調廠家出路只有一條:推翻三座大山。
首先,庫存猛于虎———今年業內人士不得不發出如此慨嘆。在2001年中國空調業產
銷達到歷史最高的水平后,人們發現,由于空調產能與市場需求之間矛盾的日益擴大,隨著產銷量的猛增,庫存的比例也在大幅增長。產能嚴重供大于求導致巨大的工業及商業庫存是2002年中國空調廠商不容回避的問題。從中國家電協會提供的數字看,去年全國的空調庫存已達到600萬臺。今年預計全國空調總生產能力為2500萬臺,而實際中國市場的容量是1200萬~1500萬臺。除出口外,中國空調總庫存將達到700萬臺~1000萬臺,這恐怕是最近六年的最高記錄。
事實上,很多上市公司的預虧皆因“存貨”而起。當市場上空調價格大幅下降時,巨大的庫存對工廠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因為賬面上的利潤遠遠抵不上實際造成的跌價損失。若按每臺空調均價2600元、今年最低庫存量700萬臺計算,則總庫存額約為182億元。近幾年空調每年價格的降幅在15%以上,如果按15%對空調庫存產品計提跌價損失的話,庫存跌價損失額會高達27.3億元。庫存加劇導致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新品研發受到嚴重影響,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
其次是應收賬款。如果工廠的鋪貨與商家庫存的未變現,直接的后果就是空調廠家難以收回貨款。而在此間出現的三角債、呆賬、壞賬一直是空調企業心中永遠的痛。資金運轉呆滯,周轉率低,必然會增加成本。信用關系鏈的斷裂,導致空調廠家上游供應鏈與下游銷售鏈的波動,將引起連鎖反應。廠家資金周轉率低,或是沒有資金運轉就無法進行新產品開發等相應業務,整體銷售必然受到影響,甚至會造成相關企業的虧損。如果一年按400個億的空調銷售額來算,行業內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達到2成,那么1年就會有80億元的應收占用。如果按國際大公司的計算辦法,超過1年以上的應收均視為壞賬的,那么1年80億元的應收占用,其風險之大難以想象。
其三是服務隱患。空調業內向來就是“三分產品,七分安裝”,服務也成為今年眾多空調廠家在銷售旺季市場受阻的主要原因。對于一些品牌而言,由于質量的不穩定與服務費用投入的不足,最適合銷售產品的高溫反倒成了其痛苦的煎熬。天氣的驟熱,空調安裝、維修量的大增,讓很多空調廠家捉襟見肘。服務不到位,服務形象差造成了消費者對空調市場的疑慮與不滿,也使得消費者選購越來越重視品牌。
中國空調業要走出困境,用老思路解決老問題顯然是不可能的,必須進行徹底的革命。打破原有的發展模式,重塑自我,成了空調業的惟一出路。事實上,一些空調巨頭也正在此方面做著一些有益的嘗試。目前空調業正處于調整時期,如何撥開云霧見青天?筆者認為,當務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