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來越多的信息顯示,大家電悄然成為大商場的“雞肋”,百貨商場的大家用電器經營普遍出現不景氣。而與此相對照的是這樣一組數字———兩年前,全國家電連鎖業的總銷售額在30億元左右,而目前是400億元—500億元,增長了10倍;百貨商場與家電連鎖銷售份額比是4:6,與幾年前的6:4翻了個過。
日前媒體報道了北京三利百貨清倉處理大家電的消息,又一次傳遞著大百貨商場經營
大家電的尷尬。這是繼北京貴友、東安等商場退出大家電經營后,又一個讓同行業沮喪的事件。而我們調查的情況是,北京西單賽特、世都等正在逐步縮小大家電的經銷,現在就只保留了彩電等單一或較少品牌的銷售,目的是逐步淡出家電市場;而北京市近年來一些新開的商場如中友百貨、東方新天地、晨曦百貨等一定位就沒有大家用電器的份。大商場與大家電這曾經無比幸福的“一對兒”,如今開始了另一種前途未卜的“摩擦生活”。
8月21日—25日,我們在五天時間內走訪北京莊勝崇光百貨、雙安商場、北京市百貨大樓、三利百貨、西單百貨商場、百盛、復興商業城、長安商場、翠微大廈、城鄉貿易中心、西單賽特、國美電器(北京正陽門店、西三環店)、沃爾瑪(北京動物園店)等15個大中型百貨商場和家電連鎖店及綜合連鎖店。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在周三、周四、周五的幾天里,大型百貨商場家電部時常出現經銷人員多過顧客的現象,銷售情況不容樂觀,有些產品的推銷員幾天甚至10天以上沒有賣出一臺電器。
24日下午6時30分,復興商業城,一位女銷售員這樣坦言:“從上周三到現在,洗衣機沒有賣出一臺,冰箱賣出了4、5臺。6月份,新飛、長嶺冰箱一個月只賣了2臺。”25日下午2時30分,翠微商場一位男營業員這樣感慨:“我在這里干了3年多了。當初每天能賣五六十甚至百來臺,現在一天不過幾臺。利潤?每臺也就是0.3—0.4%,加上年底返利不過5%到8%,一臺小家電還10%多呢。”
在商場的黃金周———周六、周日,很多商場都采取了營銷讓利措施,以刺激家電的銷售。但是整體上并沒有明顯地改變這些家電的銷量,顧客只看不買的現象普遍,一天的銷量令人沮喪。在三利百貨四樓的大家電部,在我們停留的20多分鐘時間里,只看到有兩位顧客表現出購買意向。
而與此相反的現象是,國美電器、沃爾瑪綜合連鎖店的人流量和購買量明顯超過大型百貨商場。
25日晚6點鐘,在國美電器西三環店我們看到,這里舉行的第七屆彩電節和周六日幸運大抽獎吸引了眾多顧客。一名營業員的銷售記錄本上這樣記錄本周賣出電器情況:三星10臺,伊萊克斯22臺,LG18臺,西門子27臺,海爾20臺————這還是銷售淡季時一個營業員的銷量。
6時20分,蜂擁的顧客離開之后,在開發票的服務臺我們數了一下當天開的發票本,有30多本,一張發票四聯張,一本發票共25張,今天這里賣出的各種家電數量為:7500多件。這是一個令百貨商場家電部望塵莫及的數字!
25日下午5時45分,國美電器一位男顧客的話頗具代表性:“為什么到這里來?這里是專業化經營,型號齊全,價格上低于百貨商場。”“是否真便宜?我沒有在商家間做過比較,不過我相信是這樣的,廣告上說了。連鎖經營就應該有自己的優勢。”(作者:梁樺、敖蓉、徐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