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工業設計是現代工業文明的靈魂,是制造業在激烈競爭時代制勝的法寶。”日本日立公司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該公司每增加1000億日元的銷售收入,工業設計所占的作用占51%,而設備改造的作用只占12%。針對工業設計在中國家電企業中的作用,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工業設計協會的常務副理事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柳冠中。
作為2002(北京)中國國際家用電器博覽會工業設計獎評委會主任,柳冠中對中國家電
企業的競爭力有著深刻的認識。他認為,中國的低價位家電在國際市場上雖有一定的競爭力,但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中國家電企業不應滿足于產量第一的表面現象,或片面追求高新技術,而要關心產品設計的綜合協調能力。中國家電業目前需要重新制定市場戰略,根據市場戰略來進行產品的概念設計。
根據多年對國外企業工業設計的觀察,柳教授指出,目前國內許多企業對技術進步的認識存在誤區。技術的進步需要相當長時間,而產品品種的花樣翻新只需要幾個月。技術進步需要投入巨大的科研力量,所以在同樣的技術條件下針對不同消費群體設計不同產品,則可以產生更大的效益,可以延長產品的利潤高峰期,幫助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
在家電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市場競爭中,價格戰、技術戰之后,海爾、美的、TCL等大型家電企業開始將企業發展的重心轉移到工業設計,積極地培養、使用工業設計人才,紛紛建立自己專業的設計機構和工業設計中心,工業設計帶給企業的巨大效益已經開始顯現。作為海爾集團的設計機構,海高公司成立后,長期聘請國外的知名專家,每年投入開發設計費用8000多萬元,不斷將新設計的洗衣機、電冰箱、彩電等產品推向市場。TCL總裁李東生表示,在TCL賣得最好的產品,并非性能最好的產品,而是具有獨特的工業設計理念的產品。企業通過創新來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加強工業設計,是國內企業提升產品競爭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柳冠中教授認為,工業設計獎的設立,有助于使企業認識到家電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不僅要重視設備、技術,更要清楚技術的發展方向。設計本身就是通過綜合各種資源,創造出消費者需要的產品。這種設計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造型、色彩等,其本質是協調設計師所能配置的技術、資源來重組、整合現有資源,使新的產品符合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更先進的文化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