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對話
繼2001年度以每股1·31元的高收益和良好的市場與品牌形象成為食品和酒類上市公司中唯一榮獲上海股市十佳藍籌股殊榮的佼佼者后,2002年度首季,貴州茅臺(股票代碼600519)再度以0·826元的業績名列中國股市1170家上市公司榜首。
這樣驕人的業績,足以讓其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的高貴身份增色不少。6月30日,貴州酒廠(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仁國在貴陽欣然接受本報專訪,暢談國酒茅臺的最新發展。一切以市場為中心
記者:相比前幾年的穩步發展,近幾年的突飛猛進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呢?
袁仁國:最重要的一條是對以市場為中心的堅定不移。一切以市場為中心,說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不簡單。當時廠內有一種觀點反問:“以市場為中心,那么還要不要以生產為中心、以質量為中心呢?”問的很到位。以市場為中心并不意味著對生產與質量的不重視,現在看來理所當然,但對于茅臺,在當時卻有一個痛苦的轉變。
記者:記得有句話叫酒香不怕巷子深,茅臺的大發展恰恰是逆行其道,我想知道您是如何把握以市場為中心的?
袁仁國:第一個就是建立自己的經銷網絡。沒有網絡談何市場。茅臺酒是最好的酒,茅臺酒要找到全國最好的經銷商來經銷,把最好的酒嫁接到最好的網絡。第二個,我們率先做終端,提出得終端者得市場,建專賣店和專賣柜。再一個是大手筆抓宣傳。步子越來越快
記者:是啊,茅臺這幾年前進的步子越邁越快。
袁仁國:我們有一句口號,不失時機抓機遇,時不我待搏發展。過去員工中的確有小富即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觀念。但是,橫向比,濃香型酒生產科技現代化,其勾兌技術與己酸乙脂工業化,一斤糧食可出一斤半酒,生產周期至多半年,更可大規模出產,而茅臺五斤高粱一斤酒,從擴建到出效益要有六七年時間,成本比別人高得多。縱向比,白酒市場競爭激烈,總量從供不應求的700萬噸下降到400萬噸,醬香型酒在白酒市場中只占1%,白酒市場越來越小,茅臺不去占領,其它酒就會去占領。我們覺得頭頂上始終懸著一把劍,須臾不敢忘思危。在這樣的觀念推動下,1998年茅臺銷售收入在全國排第七,利稅排第六位。去年銷售收入第三位,利稅排在第二位,利稅率全國第一,高出五糧液十幾個百分點。同時在征地擴建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依靠內涵挖潛擴大生產每年約500噸,1998年以來僅此新增產量達2500噸。
管理無止境
記者:據聞計算機網絡已經運用于茅臺酒的勾兌與產品管理上,管理創新在茅臺體現在哪些方面?
袁仁國:對,管理出效益,管理無止境。茅臺的發展離不開堅定不移狠抓管理。從1978年至今,茅臺酒廠的管理經歷了1978年到1982年工業學大慶的企業整頓階段、1982年到1988年爭創國家二級企業階段和1988年到1992年爭創國家一級企業并獲得國家質量管理金馬獎等三個階段。1992年后步入現代企業管理階段,從抓全面質量管理,抓ISO9002質量管理,抓安全管理,抓資金為中心的財務管理,夯實基礎管理,抓人與環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管理,抓技術管理創新,我們有全國白酒行業最好的技術中心。同時也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中層干部一年一聘,末位淘汰,今年4月起職工全部實行年薪制與崗位工資制,而且不斷調整產品結構。1998年以來年份酒等幾個新產品已經占到銷售收入的35%左右。
創新還表現在不斷有新套套,新理念,同時也是新目標的提出。年份酒、文化酒、健康酒、綠色酒、科技酒,都是茅臺首倡。
跳出酒天地
記者:市場上已經有茅臺干紅和茅臺啤酒出售了,前不久收購了習酒,還進軍生物科技行業,茅臺給人一個要走多元化道路的印象,到底茅臺酒廠集團的未來發展戰略是怎樣的呢?
袁仁國:集團今后的發展戰略是“一品為主,多品開發,做好酒文章;一業為主,多種經營,走出酒天地”。一個原則是充分利用茅臺的品牌,白酒我們是最好的,紅酒啤酒,今后最好的也是茅臺,一年兩年做不到,十年我們總能做到嘛。多種經營方面,以資本運作拓展相關產業開始,如生物行業。
但走出酒天地,坦率地說,我們面臨兩個最大的問題,一是人才短缺,做白酒茅臺人才濟濟,但酒以外的相關產業一窮二白。二是對相關產業市場不熟悉。所以,茅臺酒真正在做的是,以做好酒文章為主,積極謹慎地以走出酒天地為輔,穩健地朝未來發展!
本報記者柯斌貴陽報道
-人物·袁仁國
1956年10月1日出生,貴州仁懷市人,研究生,高級經濟師。
1973年進入茅臺酒廠
1982年任廠辦副主任1988年任廠長助理
1991年任副廠長兼海南公司經理
1997年任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2000年兼任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精彩言論
白酒市場競爭劇烈,總量從供不應求的700萬噸下降到400萬噸,醬香型酒在白酒市場中只占1%,白酒市場越來越小,茅臺不去占領,其它酒就會去占領。我們覺得頭頂上始終懸著一把劍,須臾不敢忘思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