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正是紅酒業廝殺的巔峰時刻。在從元旦前到節后一周的時間里,人們從紅酒業的硝煙聞到了一種與往年不同的味道:國外紅酒借中國入世之機大兵壓境;國內高端產品借品牌之勢正在清理雜牌勢力,力圖保衛家園;雜牌勢力正借“山葡萄"、“野葡萄"的概念卷土重來,企圖在大品牌引導的主流消費產品潮流中謀取“最后的利潤"。
至少在節前一個月,紅酒中的“山葡萄軍團”就磨刀霍霍。在紅酒行業上周末的一次
峰會上,記者采訪某以“山葡萄”為訴求點的紅酒老總時,這位不愿透露品牌的總經理說,面對國內外大品牌的壓力,小品牌只能搶先突圍,中國已經入世,“我們的機會不多了”。
卷土重來
如果沒有張裕等大品牌的強勢進攻,“山葡萄派"的好日子或許還有一些時間。但是,最近幾年大品牌的壓力使市場變得層次分明了,山葡萄酒被大品牌干型葡萄酒打入市場的底層。好在近來市場開始注重“回歸自然",這給山葡萄酒提供了機會,于是經過一番躲閃之后的山葡萄酒就大方地從幕后走向了前臺。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果露酒專業協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家級評委白鎮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山葡萄酒屬于半汁葡萄酒,所謂半汁葡萄酒是指一半是葡萄原酒,摻兌一半水配制而成的葡萄酒。半汁葡萄酒是中國的特殊產物,在五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低下,喝全汁葡萄酒經濟條件不具備,喝半汁葡萄酒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又過了葡萄酒癮。
白鎮江稱,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汁葡萄酒產品的極大豐富,像山葡萄酒這樣的半汁葡萄酒就應該退出歷史舞臺。而現在在市場上之所以流通山葡萄酒,是因為比起原先正規生產的半汁葡萄酒又有新“特點":它們大多是利用人們喜歡山味、喜歡野味和渴望回歸自然的美好愿望,采取包裝新穎、大做廣告的做法,大肆兜售質量低劣、只含有少量葡萄成分甚至根本就不含葡萄成分的所謂山葡萄酒。
白鎮江對記者分析說,目前紅酒市場的主流產品是干紅等高品質全汁葡萄酒,主要有張裕等企業在做,山葡萄以“概念"和“價格"兩張牌打天下顯然并不是長久之計。意欲亂中取勝 在已經呈有序化發展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對山葡萄酒來說,亂中取勝無疑是一條捷徑,因此,扮演“攪局"的角色就幾乎是順理成章,一團混戰的局面正是它們所夢想的。 但是,山葡萄酒的出現對提升中國葡萄酒在世界的地位極其不利。消費者在購買山葡萄酒上當受騙之后,會降低對國產葡萄酒的期待值,使得國產酒在抵御洋酒的沖擊中丟失市場————有專家指出,如果任由山葡萄酒泛濫,中國葡萄酒業將永無寧日。
白鎮江在接受采訪時說:“國家肯定要立法,這是遲早的事。我曾去通化地區參加葡萄酒的鑒定會,結果居然在幾十個品種中,有30多個都沒有達標,真可謂觸目驚心。這些號稱葡萄酒的東西,光看就能看出來:搖一下裝有該酒的酒杯,杯壁上即留下一層結晶物,那就是粘稠劑,任其發展,后患無窮。"
中國葡萄酒業最大企業、占據國內葡萄酒中高檔市場龍頭地位的張裕公司對山葡萄酒的反應最為激烈。張裕公司董事長孫利強對記者說,中國葡萄酒市場還在培育中,這個市場要健康發展就必須順應國際潮流,堅決取締質量低劣的山葡萄酒,取消半汁葡萄酒的生產,更要取消所謂的葡萄酒企業標準,將現行的葡萄酒國家標準改為強制性標準。
在山葡萄酒的夢想中,對于膨脹中的紅酒市場,即使不能與另外兩派主流力量分庭抗禮,也盡力爭取三足鼎立。但時不我待,未來的一年也許就是最后決戰的時間。
本版撰文本報記者李云-聲音
郭其昌(著名葡萄酒專家):山葡萄酒根本就不是葡萄酒,按照國際法規,在葡萄酒中是不能摻雜任何非葡萄的物質的。而我們的山葡萄酒不僅摻水、摻糖,還有香料和各種添加劑,這種所謂的山葡萄酒國際上是不予承認的。
劉渤(河北越千年公司市場部):這種山葡萄酒現象如果不加以扼制的話,紅酒市場早晚會變成一團亂麻。
趙士輝(秦皇島地王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對待山葡萄酒這一“怪胎",國家一定要立法,相關法規一日不出臺,葡萄酒市場就一日不安寧。 趙振國(秦皇島大連萬達葡萄釀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葡萄酒文化涵量很大,山葡萄酒盡管說不上是一種正宗的葡萄酒文化,但它有賣點,自然就有發展的空間。圖片說明:
最近幾年酒類消費觀念的變革,已經為紅酒創造了一個正在膨脹的市場,而中國入世就為這個市場的競技打響了發令槍,紅酒市場真正的決戰即將到來。
本報記者吳偉洪實習記者王小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