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聞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產業部、中國家電協會共同組織的2002年度中國家電消費市場聯合調查研究課題組,對我國29個省市自治區60個城市23400個居民家庭的家電消費狀況,以及2002—2005年期間的消費預期專項調研數據顯示,由于產能明顯過剩,空調行業的生存游戲已經開始,空調價格戰要到2005年才能被遏止。
產能明顯過剩
據悉,目前空調在我國城市居民家庭的擁有率為43.9%,2002—2005年期間居民對空調的預期需求將保持每年1300萬臺左右,這還不包括集團采購和出口國外市場的份額。
在我國空調市場巨大的消費需求空間和相對較高利潤率(11%—15%)的刺激下,致使整個行業生產規模近年來以每年30%—40%的增長率迅猛發展。
從總體看,空調行業產能明顯過剩,截至2001年底,我國空調行業的產能就達到了3270萬臺,這已是目前我國空調市場需求總量的2倍,僅旺季的生產能力就能滿足國內和出口兩個市場的需求,造成生產能力閑置和庫存壓力過大,產能嚴重過剩導致空調市場供需失衡,迫使企業通過低價促銷推動銷量的增加,從而形成價格戰的溫床。
價格戰止于2005年?
空調市場一線品牌與二三線品牌同類產品價差過大,確實存在著較大的降價空間,那些憑著品牌知名度依舊保持高貴身份的空調產品的市場阻力明顯加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再迷信“溢價價值”,加上商業資本運作推波助瀾,空調降價勢所難免。
由此可見,當前空調生產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成本,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當前我國空調市場的價格戰在今明兩年還會愈演愈烈。
中國家電市場聯合調研課題組的專家認為,預計到2005年后,我國空調市場將進入平穩發展期。那時空調在城市居民家庭的普及率將達到60%以上,國內市場銷售量將穩定在1500萬臺左右。市場的穩定意味著市場機會大大減少,地區性品牌將逐步退出市場,行業結構與市場需求的統一,從根本上消除了價格競爭的土壤。由于行業內的品牌集中度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生產經營由現在的規模導向型,向效益導向型轉化,同類企業間的產品價格差異主要體現在產品的研發和物流成本上。
那些小品牌在2005年前仍有一定生存空間。由于小品牌、小雜牌在配套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營銷成本等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以及它們的市場基本上是主流品牌產品銷售的空白地區,所以雖然市場銷量不斷減少,但仍能維持一段時間。
熱力推薦摩托羅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機圖片專區,最炫、最酷、最流行!
和心愛的她養個短信寶寶,體驗浪漫虛擬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