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人語從維熙/文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從酒漿誕生的時日起,酒中傳奇故事便相伴而來了。儀狄釀酒于樹洞以及杜康的“以秫制酒”之說,都籠罩了一層神秘色澤。后世酒徒無暇叩問其真偽,只管在美酒中飄飄然去當神仙就是了。也許正是這種百無禁忌的逍遙,與文學這個自由落體有相通之處,使酒本能地與文學發生了關系,因而留下了多少與酒相依的神話故事。
普讀晉時張華所著的《博物志》,(古代話本《搜神記》也將其納入其內),有這樣一則令人過目難忘的傳奇故事:古代有個名叫狄希的釀酒人,他釀造出來一種“千日醉”的好酒。一日,一位與其相識名為劉玄石的酒客,慕其佳釀而來飲酒。狄希對玄石說:“酒還沒有釀好,飲后怕有不利。”但玄石自封為酒中之圣,對此不以為然;之所以如此,他還沒有遇到過能讓他酒醉之釀,因而強買此酒定要飲之。狄希只給他倒上了一杯酒,同時警示他說:“只此一杯,可睡千日。你如喜歡它,可以醒后再來。”玄石飲后認為狄希話中有詐,便不快而別。一路上他只是腳下有些踉蹌,待回到家中便醉死于地。家中不知其故,便將其哭而葬之。3年后,狄希算計了一下,玄石已然到了再來飲酒之期,怎不見其蹤影,便去石家問之。家人回答他說,玄石已故世3年了,早已葬于墳墓之中。狄希大驚,告之此為酒醉之故,并非真正死亡,急令家人掘墳開棺。玄石張目開口,高聲喊道:快哉,醉我者美酒矣!掘墓的人皆大笑之,但在笑聲中紛紛倒地———原來是棺中迸發出來的酒氣,將眾人全部醉倒———他們沒有醉倒3年,3個月后才又蘇醒過來。記得,筆者讀完此篇酒文后,曾忍俊不住并在酒桌上將其當笑話,在友人間廣為傳播。雖然誰都知道這是虛構出來的酒事神話,但無不為其作者的想象力之豐腴及其藝術夸張之“酷”,而嘆為觀止。
魏晉時的“竹林七賢”常在竹林中暢飲。其中的酒老大當屬醉仙劉伶(字伯倫),有關他的酒事傳奇最多。昔讀《古今辭典》一書,上面有一篇《劉伶明誓》的酒事故事,至今記憶如初。文中是如此描繪劉伶戀酒的:別人口渴時要水喝,這位酒魔總是以酒解其口舌之焦。有一次,他口干舌燥時向妻子討酒喝,其妻一怒之下,不僅將其酒壇中之酒完全倒掉,并摔碎其酒壇。妻子勸告他說,醉飲對他身體不利。劉伶佯裝戒酒狀曰:“備酒對鬼神明誓,才能斷酒矣!”妻將酒肉備齊,劉伶下跪明誓曰:“天生劉伶,以酒得名;一飲一斗,五斗又醒;婦人之言,決不可聽。”于是又在歡飲中癡醉。自古文人雅士,雖都與酒親密無間,但劉伶在竹林七賢中,是留下酒話最多的一個。在竇革所著的《酒譜》中,劉伶還有另一畫面,同樣令人捧腹開懷。文中寫道:有一次他乘鹿車出游,除攜帶他的酒壺之外,還讓人荷器(估計為鐵鍬鐵鎬之類的挖坑及堆土用具)隨于身側。陪同者不解其意,劉伶告之曰:“死便埋我。”筆者認為,這些都屬于他的杯中傳奇一類。根據劉伶貪杯而出現的文藝戲曲,筆者亦有所見,值得一提的是“俚曲”中的《醉仙劉伶》:說杜康在河南洛陽開了一個酒店,劉伶聞香而至。杜康唱道:“杜康正在門前站/從南來了個貪酒仙。”劉伶唱道:“劉伶開言問兄長/管我飲醉多少錢。”杜康唱答:“要你紋銀十兩整/不醉三年不要錢。”結果,劉伶飲酒三碗,便醉倒了三年。當然,熟識酒史的方家一看,便知這是“關公戰秦瓊”的人物錯位之作,將周時造酒的杜康與晉時的劉伶編織在一起,是驢唇與馬嘴的縫合之物。但它說明了杯中傳奇,“戲說”般地走上了民間的文藝舞臺。這些傳奇,雖然都夠上進入東方“天方夜譚”的份了,但后世與酒結緣的來者,并不過多考慮其可信性———因為中國古代文人墨客,雅士名流,與酒結仇的少到阿拉伯數字中的0;劉伶的戀酒之憨癡之態,不是也挺符合其天馬行空、百無禁忌性格特征的嗎!
因而筆者認為,酒是有情物。筆者雖不敢大言,酒就是才情的同義語,但是筆者可以說,酒是藝術靈感萌發的助燃劑。李白斗酒詩百篇,我們可以將其視為一個傳說故事,可是那武夫出身的漢高祖劉邦,何以會在還鄉后與鄉間父老子弟一百二十人飲酒作歌,酒酣之際,劉邦以手擊筑,竟獨自高唱起來:“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何以在此時忘我而歌?并吟唱出文學韻味非常濃烈的《大風歌》?只有鄉情沒有酒興,怕是無以成其方圓。歷史上記載他,年輕時就是一個喜酒人,年幼時常常找一個名叫王媼的老婦索酒,到了“斬蛇起義”時,他已然是個善飲的大酒家了。但其文韻并不隨其霸業成功而驟然陡升,怕是美酒這個助燃劑,讓他能在此歡快的瞬間,突然燃點起靈感之火,才有了《大風歌》的孕生吧?
據古文《摭言》記載:元相公在浙東賓府飲酒。府上有個名叫薛書的慕僚,因酒令之爭(古人喝酒常常伴有酒令唱合,筆者后文將會提及),他以酒器擲傷其府公猶子,遂被驅逐出府。此公出府后,借酒勁未消寫了《十離歌》,呈獻其主人。其歌曰:犬離主/筆離手/馬離廄/鸚離籠/燕離巢/珠離掌/魚離池/鷹離架/竹離亭。之后復作犬詩曰:
馴擾朱門四五年
毛香足凈主人憐(自比家狗)
無端咬傷親情客
不得紅絲毯上眠
對比漢高祖的充滿陽剛氣勢《大風歌》而言,這首家奴的自喻詩,無論從藝術和文字功力上,都是不能放在同一個秤盤里秤其分量的;但是此慕僚的一身奴相,在熱酒燒膛之后,卻可讓讀者在其自畫像中,一覽無遺了。這都是杯中之酒牽扯出來的奇聞———酒既有助于英雄亮相,也有助于奴才在酒后顯形。然否?
自從炎黃大地誕生了酒,杯中傳奇像是酒的影子,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荒誕離奇者有之,平頭正臉者也有之。但是不管其表現形式如何,酒催發了人類豐富的想象力,進而進入中國文化中的戲劇、戲曲、小說、評書。試想,曹孟德在“青梅煮酒論英雄”中,如果沒有了酒,《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是有天大的才能,怕是找不出任何一種道具,能代取代酒的豪情,酒的氣勢……能不能這么說,沒有天地萬物中的酒,中國文化將是一輪缺圓之月。
因而筆者認為,酒在人類文化生活中,扮演著《紅娘》的角色。只不過西方人喜喝紅酒,而東方的中國人愛喝白酒。差別僅此而已,時至21世紀的今天,酒成為地球的朋友,有朝一日人類登上月球時,酒娘一定會跟隨人類的蹤跡飛上月球,———這不是傳奇,而是明天的事實!(5N3)
品酒論壇酒話久說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