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葡酒接招防守反擊御敵
加入WTO后,具有巨大潛力的中國葡萄酒市場,必然會吸引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等傳統葡萄酒強國渡海而來,據此,有關專家稱中洋對壘格局初現。
在談到競爭優勢時業內專家稱,時下較量才剛剛開始,從目前情況看,中國葡萄酒略
占上風,但存在的問題也很多:
一是消費者目前鐘情的國產葡萄酒多為低端產品,隨著關稅的降低,國貨與洋酒相比將沒有太大價格優勢。二是國內少數廠家一味走低價格路線未必就能贏。曾經有一批從大連港“出發”的“低價”葡萄酒,不僅沒有抵達它們的目的地歐洲,就連自己的“家”最后也沒能返回。當時,吉林市場上有一種價格僅為1.2元/瓶的所謂山葡萄酒,為了在國際上取得一席之地,有關部門決定讓這種東北的野生山葡萄酒進軍歐共體。就在到達對方口岸入關檢驗時,買方卻提出該酒不能進入歐共體市場,原因是此種葡萄酒不是真正的葡萄酒,它是僅存于我國的半汁葡萄酒,在國外根本就沒有“半汁”葡萄酒標準,就更別提標價出售了。
近年來,通過對國產葡萄酒加大產品結構的調整,讓優質資源、優質資本向龍頭企業集中,中國葡萄酒業得到了較大發展。因此,面對洋葡萄酒的挑戰,國產品牌毫不示弱。面對洋酒的如潮攻勢,業內人士為中國葡萄酒企業列出了一些應對之招。
1、品牌戰略
經過幾年的激烈搏殺,國內葡萄酒市場已進入一個相對平靜的“盤整期”,從“產品消費”步入“品牌消費”階段。從1998年到現在,張裕、長城、王朝等幾大“巨頭”已占據了全國50%以上的市場份額。一些新生代企業也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如威龍、新天、龍徽、野力、皇軒等。因此,國內企業要增強競爭力,必須繼續著力打造品牌形象。
2、低價策略在麥德龍超市葡萄酒賣場,營業員透露,國產干紅、干白、非全汁葡萄酒共有100多個品種,售價多在20余元至60元之間,售價較高的也只在100元左右。在該超市附近的平價廣場,記者看到,這里最高檔的國產葡萄酒“長城赤霞珠干紅”(750毫升),售價僅為108元。不難看出,國產葡萄酒走低價路線,依然是一條必由之路。
3、布局高端,尋求突破除堅持走低價路線外,國內葡萄酒企業還“新招”迭出。對業內大型企業而言,考慮最多的是如何在更高層次上與洋品牌競爭。張裕公司率先邁出了這一步,首期投資500萬美元興建了我國第一家葡萄酒莊園。這不僅使葡萄酒進入更高檔次,也形成了一種世界共識的莊園文化。
經過了對甜型葡萄酒的“疏遠”,成熟的中國消費者的眼光開始轉向干型酒。據一項在北京及南方重點城市的調查顯示,目前的葡萄酒消費已趨于多元化,市場細分明顯,而在這當中,中高檔酒占據可觀比例。于是,布局高端市場成為國內葡萄酒領先品牌的共同選擇。而酒莊酒無疑是進入高端市場的必經之路。中國雖已加入WTO,但國外葡萄酒的頂級品牌——嚴格意義上的莊園酒并未真正進入中國,然而那只是早晚的事,留給中國本土品牌的時間不多了,搶灘酒莊酒市場,無論是從戰略上還是從未來的市場預期上,都意義重大。
4、利用地利,攻其軟肋
2001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卡斯特與商家攜手在中國無聲無息地運作定牌攻略,對中國葡萄酒市場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據某知名葡萄酒公司高層領導稱,定牌經營是中國葡萄酒業的一種新的市場拓展方式,對洋葡萄酒挽回疲軟形勢無疑會起到積極作用,但還不至于對中國的本土品牌形成致命威脅。他同時指出,國產葡酒利用“地利”之便,攻其“弱勢”不失為好招。一些質量較好的洋酒,由于從國外運到國內,需經幾個月的長途跋涉,溫度得不到保證,又不可避免光照,更兼運輸中由于搖晃影響了葡萄酒的穩定性,酒就會在容器中氧化變質,最終會在質量上大打折扣。另外,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國產品牌已經培養出自己的消費群體,洋酒要打開中國市場,就不能拿一些低級產品來敷衍,而必須拿出高品質的酒,價格不一定能低多少,而且這樣的產品產量不會太高,如極品教皇新堡葡萄酒準備給中國的配額是每年300瓶。這些都是國產葡萄可以利用的條件。
5、擴大規模,增強競爭力
有關人士認為,中國葡萄酒應規模化,但并不能單純從一個廠家、一個酒莊來看,也不能靠一個單品牌來做大規模,它必須借鑒國外的經驗,其規模化應是特色葡萄酒集中到一起來的規模化,而不是某一種產品、某一個品牌的規模化,規模化應該是特色化的規模化。張裕酒莊酒要做的,是通過不懈的追求,形成被國際市場認同的個性和特色,生產出可以代表中國國家葡萄酒水平的葡萄酒。張裕的目標是,像法國的葡萄酒品牌一樣,為消費者提供若干種風格不同、檔次不同的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可能性。張裕所要的規模,是建立在特色上的規模、經濟上的規模。在這種背景下與世界葡萄酒巨頭的合作,應該是雙贏。在這種合作中,卡斯特在中國市場有關葡萄酒市場的一切經營活動,包括投資辦廠,產品銷售等業務都通過張裕集團辦理,并且卡斯特集團在全球數百個專賣店和其他銷售網絡,對張裕的產品全線開放。張裕的經驗很值得其它企業借鑒。
6、文化先行,營銷創新葡萄酒品酒室提供給游客葡萄酒產區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同時也銷售一些在其它地區買不到的特色葡萄酒,這是品酒室的魅力。在美國,一些葡萄酒廠,尤其是一些大型企業,把它們的品酒室作為一個公共關系的工具和一個親善大使,而其它一些小型企業,則將品酒室作為企業銷售收入的主要來源。
作為一種革新,中國的葡萄酒企業可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建立品酒室,利用品酒室這一手段喚醒公眾消費葡萄酒的意識。在設計上,品酒室要像一個零售商店,這里出售帽子,襯衫、精美的食品和葡萄酒,在理念上,注入先進的西方葡萄酒文化精髓和東方文化,讓品酒室成為一種時尚生活的標志。
中國市場太大,這就難怪其魅力會引得無數國際葡萄酒巨頭“競折腰”。為了這一大市場,國際葡萄酒巨頭可謂屢敗屢戰。如果說以前國際葡萄酒巨頭在中國市場的敗北更多的是因為不了解情況,輸在盲目上,那這次國際巨頭的進攻的信心則更多的來自于對中國市場的了解;如果說國內葡萄酒企業以前在與國際巨頭的對壘中頗多“亂中取勝”的嫌疑,那這次面對國際巨頭的變招強攻,國內葡萄酒企業的反擊戰也變得更有章法、更有底氣了。
戰爭終于“理性”了!“理性”的戰爭不僅更有看點,其結果對未來產生的影響也會更加深遠。因此,我們應該觀注這一場看似冷靜,實則硝煙彌漫的中外葡萄酒大戰,我們更應該剖析這一場中外葡萄酒大戰的一招一式!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