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看朋輩成新鬼,城頭變換酒王旗。”這是對白酒市場現狀的精彩描述。市場不以榮譽論英雄,實力決定一切,無論是對于名酒企業,還是對于非名酒企業,競爭的起點都是一樣的,四大名酒公司一路走到今天,無不歷經了諸種曲折,盡管所遇所為各不相同,但面對未來,有幾點認識各家企業依舊驚人地一致。
第一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一切以市場為中心”的觀念在經過深
刻的痛苦之后,成為其行動的指南。茅臺、瀘州老窖、西鳳酒、汾酒都在按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定制產品,都在構建各不相同的適合自己企業行銷特點的市場網絡,都形成了各自的立體化的產品結構,大都在香型發展上拓展了自己的空間,開發出諸種適合探索消費者口味的不同兼香型白酒。
其次,四家最早從國外載譽歸來的中國白酒,不約而同在WTO的語境下重新思考中國白酒走向國際市場的經濟課題,實踐著各不相同的路數。過去,茅臺貴為世界三大蒸餾酒之一,外銷量亦遠遠不能同干邑白蘭地、蘇格蘭威士忌、伏特加等相比,更不必說中國其它白酒。如何把握中國加入WTO時機將中國白酒推向世界,走出在國內的惡性競爭中導致市場總量下降的局面,市場期待名酒企業先行一步。
其三是對于酒文化建設的觀念高度一致。無論是茅臺、瀘州老窖還是西鳳酒,都認為品牌文化建設實質上就是給消費者一個接受較高價位的心理依據。在國家酒稅政策的調整和酒類生產銷售許可證制度的行將出臺的背景下,白酒業的洗牌與科技進步成為大勢所趨,只有高檔產品而不是簡單的高價產品才會長久地屹立在酒業之巔,但支持產品價格的只可能是彌足珍貴,在其產品中付出了大量的勞動與物資消耗和科技創造。所謂“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牌“文化”是凝結在產品中的時間物質積累、工藝成就沉淀的表現,是金錢買不來的價值。四大名酒,將各自的文化發揚光大,既勃興自己,更光昭千萬同行。(柯斌)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