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楊(北京)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民環保的新時代,從國人將環保和環衛混為一談到空氣污染指數進入天氣預報,環保在我國的群眾基礎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環保這桿大旗下隨者云集。不僅出現了環保知識水平普遍的反年齡遞增現象(即學生高于成人,成人高于老人),就連本來完全不關心環保的人,也知道關心自己就得關心環保。
不過,在出現環保新形勢的同時,我們也關注到這樣一個現象:成千上萬的股民可以對宏觀經濟走勢侃侃而談,數以億計的家長可以指點教育體制改革,就是說,他們對這些領域都有一定的研究,知識背景很好,相比之下,環保呢?近年有兩件事情使我對國民的環保知識素質有了管窺的機會:淮河治污行動時,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在河南蓮花味精廠采訪治污效果,那個廠長當眾把污水處理廠出口的水喝了下去,那個記者當場把此事作為治污成果傳遞給千家萬戶,此事我姑且稱為“喝水事件”。稍有環保知識的人都會知道,污水的排放標準是綜合考慮了天然水體的自凈能力和現有環保設施的處理能力的,味精廠的污水即便經過治理達標排放,那水質也遠劣于污染河流,更達不到入口的地步。將這樣的污水治理到自來水的水質,既無可能也無必要,這是一個典型的作秀行為,然而,它蒙蔽了這個應該是一個環保支持者的記者,并通過他蒙蔽了更多的人。如果記者對污水處理的基本原理和國家排放標準的制定有起碼的了解,喝水事件可能發生嗎?換個角度看,如果不是這個廠長相信大眾的環保知識貧乏至此,他敢這樣做嗎?這是一個對公眾環保水平有透徹理解的違法者對公眾環保水平的公開戲弄。不幸的是,類似的事直到現在我還能在電視屏幕上看到。
公眾的環保水平真正提高了嗎,或者絕大多數仍然停留在感性階段?后來發生的另一件事情使我不得不更加確信這種懷疑,此事我稱為“犰狳事件”:北京電視臺的《東芝動物樂園》是一個現場欄目,參與節目的觀眾有數百人。然而,當介紹到犰狳這種常常作為生物多樣性重要意義例證的動物時,從嘉賓到觀眾,無一人知曉。犰狳是除人外唯一能感染麻風病的動物,對醫學的發展和人類的健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媒體上的出鏡率并不低,可是,文化首善之區的數百觀眾對此竟一無所知,公眾環保水平可見一斑。這兩件事使我不得不認為,我國的環保對大眾來說仍停留在感性階段,態度有了,卻缺少起碼的知識背景去支撐。真正將環保作為一個切身利益關注點去投入精力的人,還是太少,還沒有形成氣候。
我們知道,全民環保的要旨在于通過全民正確的環保意識和認識來影響決策機制和內容,從決策上體現環保。關心自己就得關心環保,如果沒有普遍的正確的環保認識,恐怕許多人連正確關心自己都做不到。所以要落實這種關心必須要把環保當作一門科學來看待。如果上市公司“蓮花味精”敢在業績上公然做“喝水事件”那樣低水平的秀,股民肯定棄之如敝屣,因為許多股民的財經背景都很好,看新聞測行情,從一葉落知天下秋不是難事,眼里不會揉沙子。這是他們主動接受系統教育,了解基本原理的結果。而我們很多人在參與環;顒訒r,是否也有股民一般的“鉆勁”呢?從記者到大眾,對環保的了解是怎么來的呢?往往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沒有體系化的東西。所以,才會有“喝水事件”;而環保好像本身并沒有太影響生活,沒必要多了解,才會有“犰狳事件”。如果每一個人都把環保作為一門大眾科學那樣去了解,我想以后再出什么事件的可能性就小多了,因為人民的眼睛亮了,有些人的膽子就小了。
當然,就像股民要炒好股必須有一個知識背景一樣,要有“科學的環!北仨毻ㄟ^系統的學習打一個系統的底子,才能去自己探究,去參與。這絕不是道聽途說可以得來的,必須按科學的編排程序一步一步學出來?蛇@樣系統全面又深入淺出貼近生活介紹環保的東西有嗎?環顧四周,我只看見一些行為規范、環保口訣,鮮見這樣圖文并茂、成龍配套的小冊子?磥恚嬲龎汛蟆熬G黨”的隊伍,環境活動要做的事還很多,至少急需環境教育來開路,需要各種媒體在報道各種事件時附上一些必須的知識背景,并爭取做到能用系列化的方式將與生活有關的環保說得清清楚楚。畢竟要真正達到全民環保的境界,沒有全民懂環保是不可能的。
粵港澳新聞盡在廣東新聞中心【廣東睇真D】【情滿珠江】改版設計大賽 短訊問答大賽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