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柯(廣州)
近年來,各地陸續發生居民吃了富含“瘦肉精”的豬肉造成食物中毒的情況,其中2001年8月22日發生在廣東省信宜縣北界的大案,中毒居民多達530人。我們應該把瘦肉精致毒的問題,放在“放心肉”工程這個大背景上看。就拿我所在的廣州地區來說吧,自從4年多以前政府開始推行“放心肉”以來,廣州市場上“放心肉”和“私宰肉”此消彼長的拉據戰, 一直沒有停止。按照原來設想,檢疫合格、比較干凈的“放心肉”,應該是居民的福音,推行“放心肉”應該是民心工程。可是反復拉據的結果,“私宰肉”的市場份額卻仍然大得很。廣州在未定點屠宰前,每天屠宰大約一萬頭生豬供應廣州市區的市場。4年多以前實行三個定點屠宰場屠宰之初,每天定點屠宰差不多7000頭豬。后來就逐年下降,如今已“丟失”了大半壁山河。
給“私宰肉”做信息經濟學會診
“私宰肉”能夠對“放心肉”構成威脅,主要法寶就是名義價格優勢。
其實,老百姓是十分歡迎“放心肉”的。記得4年多以前“放心肉”這項民心工程開展之初,廣州尚未推行放心肉地區的不少市民,就有寧愿“跨江購買”放心肉回家的故事。豈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對放心肉工程,私宰肉借沒有被斬草除根的機緣穩住陣腳以后,反攻倒算過來。現在在許多市場,私宰肉大行其道,幾可亂真。一些市場一些攤檔,說的是放心肉,實際上是私宰肉,叫人真假難辨。
私宰肉冒充放心肉,屬于欺騙行為。信息經濟學是對付欺騙行為的學問。讓我們運用信息經濟學的方法,做一次會診。
賣肉的知道他賣的是私宰肉,但是買肉的不知道那是私宰肉,于是在交易雙方之間形成“信息不對稱”,賣肉的作為信息優勢方,會利用信息不對稱占顧客的便宜。這就是信息經濟學說的“道德風險”。
買方既然不知道究竟是放心肉還是私宰肉,在理性的條件下他只能按照放心肉和私宰肉的平均價格購買。在這種情況下,也許你賣的真的是放心肉,而且你也說了你賣的是放心肉,所以價格要貴一些,但是買方沒有道理相信你,不肯接受你的比別人高一點的價格。這樣,放心肉就贏不來居民的貨幣選票,就要被市場淘汰出去。信息經濟學說的“逆向選擇”,就是這樣的過程:被淘汰的是好東西,能夠存活下來的是最差的東西,一句話,經得起這個過程“選擇”的反而是最差的東西。
肉食市場之所以發生逆向選擇,根源是信息不對稱。消除這種信息不對稱,有兩種途徑,一是抓源頭,二是抓終端。在豬肉買賣這一交易關系中,所謂抓終端,就是把消費者都培養成為辨別豬肉質量、成色的里手行家,讓消費者都能夠識別瘦肉精豬肉。事實上,一些報刊也在熱心刊登專家意見,如何識別瘦肉精豬肉等等,但這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現代社會講究分工帶來的效率,如果大家都要分心去學習辨別豬肉質量,豈不可悲?
所以要抓源頭。這就要求商檢部門嚴格稽查,徹底把私宰肉特別是瘦肉精豬肉從我們的市場驅逐出去,做到斬草除根。實際上,居民是接受“優質優價”的原則的,要是保證能夠買到好東西,他們寧愿跑遠一點路,寧愿付出較高的價錢。只是現在市場上良莠不分,對于買到的是不是放心肉沒有信心,他們才不肯出高一點的價格,而這就便宜了危害市民食品安全的私宰肉和瘦肉精豬肉。
現在在最基層,一些市場管理辦公室和私宰肉沆瀣一氣。再往上一點,有關部門明明知道一些屠宰點情況糟糕,卻死死保護。不久以前廣州地區新聞單位聯合行動,在三大定點屠宰場以外的一些“定點屠宰場”,查出污水橫流,豬肉和穢物放在一起,甚至注水等許多觸目驚心的現象。這一切都說明,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利益驅動,政府部門之間思想不統一,步調不一致。
給居民一個有安全感的社會環境
我曾到現代化的廣州茅山肉類聯合加工廠看過。該廠是在政府推行放心肉工程的過程中,由廣州市食品公司借錢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起來的,創業的過程可謂可圈可點。建成投產以后,外國一些著名企業的訪客,也對茅山嘖嘖稱贊。
茅山的投資決策,特別是生產能力的設計規模,是以政府要讓“放心肉”占領市場的前景為依據的。如果放心肉占領市場,三大定點屠宰場的加工能力將得到比較充分的發揮,并且略有富裕,以備進一步發展。定點屠宰之初,三大定點屠宰場有過一段產銷暢旺的好日子,茅山廠每天屠宰近4000頭豬。三個大廠不但從內部說比較先進,從外部也比較容易監管。如果當初三大廠負責廣州地區豬肉供應的設想實現,最近那些瘦肉精致毒的案例就很難在廣州地區發生。可是由于私宰肉的泛濫蠶食,茅山的屠宰量已經下降到每天不足千頭,其它兩大企業同樣面臨困境。
雖然先進企業放心肉的名義價格比“私宰肉”高,但是按照“性能質量價格比”的標準,放心肉應該還是有優勢的,因為質量有保證,而私宰肉往往未經檢驗,多半注水,有些甚至染色或富含瘦肉精。那么,好東西為什么不受消費者貨幣選票的賞識呢?因為生豬出欄并不可以馬上供應到面向居民的肉菜市場,生豬必須經過屠宰加工,才能應市,而在這一不太簡單的過程中,很有一些可以被人做手腳的機會。最后擺到肉販案板上,豬肉的質量并不像雞蛋那么容易“認證”。
如果把保證豬肉質量的重任推給消費者,那就要讓居民生活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社會環境,這與我們“以人為本”、“建設全面發展的社會”的莊嚴宣示背道而馳。解決這個問題的正確做法,是政府擔當起豬肉供應的“守夜人”的責任,采取措施保證供應到肉菜市場的豬肉合乎衛生標準。市場“守夜人”的責任是公共責任,公共責任理應由居民納稅錢支持的政府這個經濟學所說的“公共部門”來擔任。
放開定點會否雪上加霜
當前,放心肉工程在廣州地區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在私宰肉的擠壓之下,放心肉的市場份額一再下降,三大政府定點屠宰場的生產能力大量閑置,企業生存難以為繼。
投資8000多萬元建設茅山肉類聯合加工廠,其決策依據,是放心肉占領市場的前景。可是眼下,私宰肉占領了大半江山。那么,誰是投資的主體呢?如果茅山是自主投資的主體,那么我說一句不中聽的話,這是一項失敗的投資,因為你對于市場前景的判斷太樂觀太幼稚。如果政府是投資的主體,這同樣是一項未曾成功的投資,因為政府竟然容忍危害居民的“私宰肉”泛濫成災,擠壓放心肉的市場份額,自毀投資決策的前提。
當我們說茅山對于市場前景的判斷太幼稚的時候,那是非常痛苦的觀察結論,因為居民和企業如果連政府都不好相信,那么他們該相信誰?可是放心肉工程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們還是只能說投資主體對市場前景的判斷太幼稚。
其實,管好肉食市場,并非高不可攀。首先,廣大居民總體上是擁護放心肉的,只是因為對于是否放心肉沒有信心,才無法表現支持。即使在目前整體情況很難令人滿意的情況下,不但像禺山、東川這樣的國營市場做得比較好,而且像江燕、躍進等少數私人承包管理的市場,也基本上杜絕了私宰肉。許多肉販說,他們也希望賣放心肉,可是如果旁邊的私宰肉冒充放心肉和他競爭,他們也守不住。這是心里話。因為在良莠不分的情況下,放心肉貴一元錢就要垮下來。如果政府部門把市場一個個整頓過來,整頓好的市場因為信譽效應,會贏得顧客的貨幣選票。市場從整頓中嘗到了甜頭,就有意愿堅持下去。
經濟發展講究“雙贏”。如果狠狠打擊私宰肉,讓放心肉占領市場,那么肉販放心,居民更放心,三大定點企業和政府都高興,就可以達到“四贏”的境界。相反,如果放任市場沒有“守護人”,只好惡性競爭,落得個“四輸”的結局。在當前這個關口,11月2日,廣州報紙刊登了“廣州市政府通過新牲畜屠宰管理辦法,定點屠宰場數量將放開”的消息。消息說,生豬屠宰要“定點”的規定不變,而屠宰點則可能會擴大到所有符合條件的屠宰場。我很擔心這樣放開,會不會使“符合條件”成為一句空話,因為監管對象多了,不但監管成本將“指數式”大幅度上升,而且容易給別的消極因素洞開方便之門。廣東全省現行“定點屠宰場”差不多2700家,而韓國全國只有118家,日本全國只有300多家,香港則只有一家屠宰場。這些數字對比,應能給我們以啟示。
廣州地區放心肉工程命運如何,大家拭目以待。理想的前景,是“嚴格管理、并不壟斷”,所有市場只進放心肉,但是各市場有在三大定點企業之間自主選擇的余地。在肉食這個特殊行業,三家足以良性競爭。管理和競爭結合,放心肉的前景一定光明。
粵港澳新聞盡在廣東新聞中心【廣東睇真D】【情滿珠江】改版有獎調查 短訊問答大賽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