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冷嘯
有形與無形的關卡
在廣東,1公斤龍眼的批發價在8元左右,到北京批發可賣到16元。若用解放牌卡車從廣州往北京販運,一車按5噸計,那么,每車兩地的差價是4萬元。廣州到北京運距2300公里
,汽油費大約2000元。加上司乘人員的吃飯住宿,單程5000元足可以打住了。就算放空車回來,來回1萬元,也還有3萬元的賺頭。而實際上,并沒有多少司機愿意做這樣的買賣——有一種成本讓他們無力支付。那就是:關卡太多。過橋費、過路費,一路不斷。有的地方,短短幾十公里,要交三四次費。各種名目的罰款,更是接連不斷:超高、超重、超寬要罰款,大燈、轉向燈不亮要罰款,車容不干凈要罰款……這些費用林林總總算下來,沒有三四千塊打不住。
關卡,這個中世紀城堡之間的鐵鎖,橫亙在中國境內的每一條公路。有時,關卡的旁邊就是“歡迎您進入某某境內”的大幅招牌,讓人感到一種善意的嘲諷。這是有形的關卡。無形的關卡更是遍布我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您是農民,要進城,對不起,要花錢辦“三證”;您是上海人,要在北京上學,對不起,要交“贊助費”;您是私企老板,要到銀行貸款,對不起,沒門;您財大氣粗,要經營信息業務,對不起,主管部門不給您發“運營證”……
市場就這樣被分割了,要素就這樣被凝固了,投資的熱情就這樣被冷卻了,經濟就這樣低迷了。——經濟學家張維迎早就說過,如果把諸如審批制一類的“壁壘”統統廢除了,中國的GDP至少增長30%。
那么,且看我們的市場是如何被分割的。
資本市場——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是分割的。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尚不可以自由兌換,匯率和銀行利率離市場化、國際化尚有距離。證券市場與國際證券市場也彼此隔絕。就國內市場而言,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分割,證券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分割,A股與B股的分割,A股中又有國有股、法人股、公眾股的分割。這些,固然有“適合國情”的因素,但誰能說,這種明顯有利于國有資本圈錢,有利于地方政府部門漁利,乃至有利于監管部門尋租的“制度設計”,對某些人來說不是正中下懷?
產品市場——湖北的富康轎車要進上海,被8萬元的“掛牌費”擋住。湖北以牙還牙,來一個7萬元的“特困企業解困資金”,輕而易舉地就將上海的桑塔納掃地出門。難道,這就能使它們都安守本土,互不進犯?大概,就是這種“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讓中國幾乎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的酒廠,每一個省都有自己的汽車廠。現在,每一個省都想有自己的“硅谷”。白酒、啤酒、煙草、家電、醫藥等行業,也演繹著同樣的故事。表面上是白熱化的“市場競爭”,其實,市場已被權力分割,或者被權力劃上了保護圈,阻擋一切異己的“妖魔”。
勞動力市場——且不說城鄉兩個勞動力市場被戶籍制度隔離起來,就是城市勞動力而言,不同城市的勞動力流動依然要受戶籍、檔案等關系的掣肘。如果說,“城市戶口”是農民終生的夢想的話,“北京戶口”則是許多在京的外地打工者心中的痛。戶籍歧視給每個城市的公民在就業、工資、住房、醫療、養老、子女教育賦予了完全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它造就了兩個群體:歧視者與被歧視者。
信息市場——政府壟斷了80%以上的信息資源!不要覺得奇怪,在計劃時代,什么不是政府的?遺憾的是,這些能創造價值的資源,絕大部分被政府閑置、浪費著、包裹著,有的甚至被視為“絕密”。但是,許多政府官員們似乎并不需要太多信息,拍腦袋就行。而真正的“小老百姓”卻信息極度缺乏。農民每到豐收的季節就如熱鍋上的螞蟻:水果熟了,買主在哪里?
壁壘是什么
18世紀的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早就闡述過:沒有政府干預的自由貿易會給交易的雙方都帶來好處的。相反,壟斷、高關稅等貿易壁壘,將最終損害雙方的利益。20世紀70年代,一位叫貝克爾的經濟學家用數學模型證明了:歧視將使被歧視一方的利益受損,反過來也會損害歧視者一方的利益。WTO組織,正是基于一種對貿易自由主義的信念,在全世界范圍內號召消除一切貿易壁壘。
今天,中國已經踏入了WTO的門檻。國際大市場的圖景即將展現在我們眼前。也許,此刻,正是我們需要反省:誰妨礙了我們致富?誰阻礙了我們建立統一的大市場?
是壁壘,冷冰冰的壁壘。是那些有形的壁壘(各種封閉隔離的制度)和無形的壁壘(一切不平等的觀念和歧視的態度)。
地方保護主義就是這樣一種壁壘。它幾乎成了市場一切禍害之源。無論是走私、造假、騙匯、逃稅還是豆腐渣工程、企業欺詐上市、逃廢債務,往往背后都活躍著地方政府的身影。對于“市場封鎖”而言,不過是小菜一碟,他們完全可以明目張膽,拉著“發展地方經濟”、“維護市場秩序”的大旗。企業在“紅頭文件”所代表的專政力量面前,只能一次次驚懼,噓嘆,無奈,妥協。告狀,有出路嗎?連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一次內部講話中都感慨:“地方法院快成了地方的法院了。”法院法官由地方政府財政供養,自然有“各為其主”的傾向。對企業來說,反抗或許是最愚蠢的自殺行為。“地方保護主義嘛,它們也有其存在的理由。”最后大家都這樣以“同情”的方式默認了。
部門保護主義也是一種無處不在的藩籬。工商、稅務、質監、衛生、防疫,都可以輕易在市場撈一把。國土部門可以方便地操縱土地價格,房管部門可以“自由裁量”房地產開發的各類資質。就是教育部門,也不會放棄“發學生財”的權力:據說,戶籍制度改革的最大阻力就來自教育部門,因為教育部門可以借助現有的戶籍隔離來坐收“贊助費”。為了利益,原來沒有的部門可以創造出來。鄭州不就創造出來個“饅頭辦”?而各地的“商整辦”、“糾風辦”多如牛毛。對一些特殊的部門——行業壟斷,從總理到百姓,人人喊打。但壟斷行業并沒像過街老鼠那樣四處逃竄,也沒有像落水狗那樣可憐兮兮。相反,它們倚仗靠山,不管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還有的壁壘是來自觀念上的。“保護民族工業!”隨著每一個開放的步伐,都會隱約聽到這樣的聲音。80年代,這種聲音以“抵制日貨”、“抵制美貨”的極端方式出現。90年代,動輒以“警惕外資”來危言聳聽。到現在,更多是期望政府給自己特殊的優惠政策,或者限制、打擊國外競爭對手。其實,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的產業和貿易緊密相聯,已經不存在狹隘的“民族工業”了。這種拉“民族”大旗的人販賣的卻是個人和局部利益的私貨。當然,我們反對民族主義,同樣反對“超國民待遇”。在改革開放之初,為吸引外資而實施的稅收減免政策,已經將內資企業置于不同的競爭起點,對內資企業很不公平,客觀上造成了對市場的人為割裂。目前,我國銀行有近7萬億居民儲蓄不能轉化為投資,在這種情況下,再片面強調吸引外資,就有欠妥當了。
還有城鄉隔離的二元化的經濟結構,使得農業產品和工業產品不能良性互動,農民甚至有“退出現代化”的危險:除了化肥、牙膏、牙刷等一類的生產、生活必需品外,他們已很少添置工業產品。大量工業產品在城市里“過剩”。這既是過去工農產品“剪刀差”對農村抽血的苦果,也是現實中不斷加重的農民負擔形成的頑癥。果子沒長大,農業特產稅就來了;豬沒養幾天,屠宰稅就要交了。農民在進入市場之前就挨了一刀,哪有“公平交易”可言?
還有森嚴的等級秩序。“國有是大爺,集體是大哥、民營是孫子”,在中國,資本打上了深刻的意識形態烙印,天然就不平等。許多民營企業即便是攀不上國有這位“阿爺”,也千方百計地弄一頂集體的“紅帽子”來戴一戴。“民營資本”甚至一度成了血腥資本的代名詞,人們不自覺地就把它和殘酷剝削、事故頻發、假冒偽劣、偷稅漏稅等聯系在一起。其實,資本固有的血腥性如果和“身份歧視”結合在一起,只能使其血腥性增加:能賺錢的不讓做,讓做的不賺錢,不如鋌而走險,撈了就跑。
這一切,又根植于濃烈的官本位意識。本來,政府官員是人民的公仆,是為納稅人服務的。但是,在權力可以尋租的情況下,一些地方的個別官員隨意“拿、卡、要”,他們本身就是市場的藩籬。
問題的“七寸”
從計劃時代的反對山頭主義、本位主義,到市場時代的反對諸侯經濟、地方割據,我們高喊“規范市場秩序”已經很多年了。但是,市場割據的局面似乎并沒減輕。有報告指出,省際貿易已從1985年相當于全國零售貿易的37%下降到2000年的25%,而一次貨運的平均航行里數也由1978年的395公里下降到2000年的310公里。
應該說,口號式的“反對地方保護主義”并沒有找到問題的“七寸”。
地方保護主義的根子其實就在“產權缺位”上。名義上是“國有”的企業,實際上由地方政府行使“分級管理”的控制權。地方政府自身利益天然地與本地企業的命運是聯系在一起的。于是,封殺外地產品,阻止外來兼并,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因此,他們才懶得從什么“產業”、“宏觀”、“大局”著眼。而目前對官員政績的考核體系也是著眼于當地的經濟增長指標的。這也刺激了地方官員牟取局部利益的動機。在任期內,急功近利,甚至不惜為短期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現行的財稅體制,對地方保護主義更起到了助長作用。在實行分稅制的時候,為遏制“諸侯經濟”的膨脹,中央與各路諸侯進行“談判”,加大了中央的財權。被“自收自支”逼入困境的地方財政,對本地企業財稅依存度大大增高。特別是,當地方政府普遍背上債務,連公務員的工資都難以開出的時候,“槍口對外”就更迫切了。
一些學者用美國的“兩個比重”(財政收入占GDP的百分比;中央財政占整個財政的百分比)來論證中央政府需要集中更大的財權。但他們忘了,美國政府是三級政府,而中國政府的層次達5~6級,地方政府龐大、臃腫得多。這個龐大的官員體系(30個人就要供養一個官員),分布于各個部門,他們要生存,既不能從國家那里獲得令他們滿意的收入(現在尚不能做到高薪養廉),又不能真正投入市場“游泳”。他們能做的就是,在市場設置一道道明卡或暗卡,過“剪徑”的日子。由于隊伍龐大,國家監督成本極高,加上法不責眾,“剪徑”風險非常低,治理難見成效。
同時,地方保護勢力與部門保護勢力,還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在制定法律、法規的時候,把它們的既得利益固化下來。比如,郵政部門可以規定其他人不允許經營“郵政基本業務”,醫療部門可以擁有“什么是醫療事故”的解釋權。甚至,在制訂法規的時候,故意模糊,留下巨大的“自由裁量”空間,為權力尋租提供條件。由于部門多,層次多,政出多門,一些法規相互打架的情況屢見不鮮。
經濟學家張五常說過:“在國民收入里交易費用的百分比只要跌一點點,就會富有很多;但只要上升一點點,就會變得很窮。”而各種市場分割,就是大大地加重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人們的“交易傾向”。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損害無法估量。再則,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造就了大面積的腐敗。
更為嚴重的是,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乃至各種歧視政策,將給我們惹來國際麻煩。在加入WTO后,許多現在看來“合理合法”的行為,將引起國際糾紛,甚至遭致國際制裁。可以說,中國清除各種“市場壁壘”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面對盤根錯節的利益局面,“動刀子”確實困難重重。但是,真正的改革不能“投鼠忌器”,需要的是決心和果敢。這里,有張五常先生經常講的一個故事:有一次,張五常陪弗里德曼先生去見一位中國的省長,談到中國的改革,弗里德曼提出一個“砍老鼠尾巴”的比喻。他說:砍老鼠的尾巴要一刀砍下去,不要一寸一寸地砍,長痛不如短痛嘛!但省長問道:弗教授啊,我們中國的老鼠是很多條尾巴纏在一起的,先砍哪一條呢?弗里德曼啞口無言了。
張五常笑道:所有尾巴一刀全砍掉不就行了!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