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are you here?”12日早晨8點40分,在北京新浪網的嘉賓聊天頁面上,不時躍出這樣的呼叫語。這是新浪的工作人員在呼叫遠在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夫.高爾文先生。11月7日,摩托羅拉在北京召開了全球董事會,高爾文先生宣布了一系列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計劃后于次日回到美國,由于一些小的原因,摩托羅拉美國總部的工作人員從7點過(北京時間,美東時間11日晚19時)就登陸了新浪網,但卻找不到嘉賓聊天室。北京方面接到美國方面的電話后,立即緊張起來。中美兩地人員不停通過電子郵件和越
洋電話進行溝通,密急的郵件往來持續十分鐘后,經過反復調試,大約8時52分,終于屏幕上跳出一位“新浪過客”的英語回復:OK!這是專為嘉賓專設的一個頁面,其登陸路徑都是“內部掌握”,北京方面判斷,這應是來自美國的呼叫----終于,網上對話和電話都證實了這一點:距論壇開幕還有不到10分鐘,中美對接成功!
由于本次峰會采用了異地網上論壇的形式,在一次開放性的網絡會議上要把來自各個不同地點甚至大洋兩岸的嘉賓在網上連接到一起,的確是個大膽的嘗試--有消息說,曾有一國際著名電腦公司嘗試過80萬人同時上網的聊天,但那也只是在內部網絡中進行的封閉式聊天,采用異地上網形式舉行中國入世網上峰會,的確要面對諸多技術上的難題甚至風險。
最簡單的問題就是時差,中美間相差12個小時,為了協調兩地時間,會議定在了北京時間9時,但這已是美國時間21時,因此為了與中國網民對話,摩托羅拉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高爾文先生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一直聊到當地時間晚11時。
這可能已是最容易克服的困難,為了保證中美間能順暢對話,新浪作了大量技術準備。比如說頁面,網友只能看到所有人聊天的頁面,而嘉賓和現場人員還有一個專用聊天頁面,由主持人將網友提出的問題在該頁面上顯示出來的交給嘉賓回答。此外,還有一個專用窗口為高爾文先生提供翻譯,將中國方面提出的問題翻譯成英文提交給高爾文先生,再將高爾文先生的發言翻譯成中文。這一來一去當然要費點時間,在論壇期間,高爾文先生共作了6次發言。但為了這些發言,中美兩國至少有6名工作人員在現場服務,包括兩名錄入員、三名翻譯人員和一名技術人員。
“這是高爾文先生第一次嘗試這種會議形式,他非常高興能與這么多中國網民進行交流,在中國入世之后第一時間向中國人民表示祝賀。”討論結束后,一直在現場守候的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傳播與公共事務部經理寧述勇先生在與高爾文先生通完電話后告訴記者。剛剛離開中國數天的高爾文先生再度“回到中國”與中國朋友對話,中美兩地又一次越洋對接。
本報記者唐建光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