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波(北京)
“屋頂酒會”盛況不再
8月17日,一個我們并不熟悉的美國雜志宣布停刊。第二天,《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等大報迅速進行了詳盡的報道,這本被新華網翻譯為《行業旗幟》(Industry Standard)的雜志,仿佛就像美國互聯網的大旗,緩緩地飄到了地上。
這對全球互聯網是一個新的壞消息,但在國內,像新浪網以及業界老大《計算機世界》似乎對這樣重大的行業新聞都只字未提。
《行業旗幟》是聞名全球的IDG媒體家族的重要成員,這個豪門在世界85個國家擁有超過300家以上的媒體,在中國的旗幟就是《計算機世界》——這家中國解放以來第一份引入外資的報紙,成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在中國新聞界第一個刮起了“厚報旋風”,有人開玩笑:花點錢買下報紙送到廢品收購站論斤賣,中間的差價都可以讓人暴富!《行業旗幟》的經營模式與《計算機世界》如出一轍,兩家雖然相隔千里,但是大老板都是一個人:IDG的麥戈文先生。
《行業旗幟》的垮臺太突然,《華爾街日報》甚至評價說這是“戲劇性的一幕”。因為去年,這家雜志的總收入為1.4億美元,合11.6億人民幣;員工也不多,大概400人左右;他們在舊金山總部和紐約租的寫字樓有的租期長達十年,雜志的老總多次激勵員工說,他們要超過《商業周刊》和《經濟學家》,公司要成為新經濟時代的道瓊斯公司。但是,好夢卻隨著“網絡大船而沉沒”(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
但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還不是《行業旗幟》的突然垮臺,而是它的迅速發跡。和我們現在很多苦苦創刊的財經媒體不同,這家媒體創刊于1998年4月的雜志,第二年就創收2500萬美元,到2000年時,達到了1.4億美元。廣告版面和廣告收入的年增長速度創美國乃至世界新聞史的記錄:一年居然賣掉7000個廣告版面!
這是一個標準的美國夢!但雜志隨后而來的奢華與鋪張,足以讓臨近的好來塢明星們咋舌。其中最為圈內人津津樂道的,是每周五晚上,雜志社在舊金山太平洋大街315號大廈屋頂開辦的開放式酒吧,名流如云,樓下的大門還有不少網絡界名士等候著。酒會本是雜志內部職員的例行活動,以激勵大家出好下一期刊物,但很快,人越擠越多,屋頂變得越來越狹窄,似乎成為整個硅谷地區互聯網的中心,這就是著名的“屋頂酒會”。
一名員工在一篇《我是怎樣成為互聯網娼妓》的調侃隨筆中記錄了雜志的鋪張內幕:“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在最好的酒店逗留,在最昂貴的餐廳采訪,我身邊的人幾乎都是百萬富翁。唯一比較費勁的事情就是寫出權威的稿件,因為在此之前,我對經濟報道一無所知,唯一了解一點的是我做生意的父親。但這都沒關系,網絡像個怪物,飛速膨脹,網絡媒體也在膨脹,運氣好的話,我們的工資,可能在一夜之間就能翻番。在我看來,在我們這些印刷媒體的背后,一支由銀行家、風險投資家、會計師組成的看不到尾的部隊正源源不斷地從硅谷開來……”而他作為一名剛畢業的新聞專業學生,最初到一家報社年收入才為1.65萬美元,不久他換了一家,薪水達到2.7萬美元,直到進入《行業旗幟》雜志,他的收入立即有一個飛躍,因為這里最低也有5萬美元,收入高達12.5萬美元或更多的也不過是一個稍微有點資歷的編輯。
雜志創刊一周年的紀念活動選到了租金昂貴的市政廳,辦公室里不但免費供應快餐和蘇打水,而且還有按摩服務。讓英國記者驚奇的是,《行業旗幟》歐洲版的創刊,居然花費了8.7萬美元在豪華的城市餐館氣派一番,盡管它只出了23期。
“瘦身”或消亡
在傳媒的歷史上,恐怕還沒有一家發行量不到10萬份的雜志有如此風光!它雖然自己宣稱有20萬發行量,但其中有8~10萬是免費贈送的。
就在《行業旗幟》高高飄揚的時候,當時美國的互聯網雜志也迅速膨脹到十多家,較為著名的有:《紅鱒魚》、《Fast公司》、《連線》、《福布斯ASAP》、《商業2.0》、《e公司》等等。有趣的是,一名叫羅伯·沃克的記者做了一番小研究,他在2000年5月,買了上述雜志,統計了一下它們的頁數,居然有2714頁!“簡直和啤酒桶一樣高!”他用社會學的方法,把這一類雜志貼上一個標簽:肥大型新經濟雜志(the Big Fat New-Economy Magazine),并呼吁它們是不是該減減肥。新浪網的茅道臨先生曾經建議媒體:“網絡發展日新月異,你們記者可以先做一個判斷,三個月以后再驗證一下,說得對,你就是最優秀的記者。”“假設—驗證”模式,似乎是網絡時代的新新聞工具。可惜筆者愚笨,沒有嘗試,所以看到美國同行做到了,欽佩不已。
羅伯·沃克的實證研究是這樣的,他在聽到《行業旗幟》停刊之后(也許是之前),又去買了上述幾本雜志,證實了自己的判斷,并做了一個統計,筆者列表如下(見表)。
沒有比數字本身更具有說服力了!羅伯·沃克統計出來的頁數消減量為70%,超過納斯達克指數的下跌幅度。盡管如此,這些雜志還是難以為繼。《商業2.0》被東家賣給了時代公司,《e公司》又并在了《商業2.0》的名下,《紅鱒魚》至今還沒有找到買家,《Fast公司》也被德國貝塔斯曼收購,并進行了大幅度改造。
《行業旗幟》今年預虧4000萬~5000萬美元,但只要麥戈文先生搭一把手,短暫的財務危機還是能夠挺過去,至少,還能夠扛到把自己賣掉的那一天。但麥戈文似乎已經失望之極,這位承諾在中國投資10億美元風險投資的老人,這次一分錢也沒有拿!《華爾街日報》披露了《行業旗幟》在停刊之前的種種融資活動。從雜志廣告下跌的那一天開始,公司管理層就開始面臨巨大的壓力。2000年1月,摩根斯坦利和另一家公司共同投入3000萬美元,但誰也沒想到,這就是雜志最后的一筆投資了。據報道,有人評論,IDG公司不太習慣和其他投資者共同運營一家公司,當《行業旗幟》的前途擺上董事會桌面時,各方意見分歧太大,當又一筆風險投資的最后期限快來到時,雜志終于停刊了。雜志的網絡版留下了20名雇員,他們將繼續尋找買主。被解聘的雇員,他們被允許帶走公司的筆記本和移動電話,這或許將成為他們一個輝煌夢想最后殘留的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