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銀廣夏陷阱”影響,最近一段時間,對上市公司業績的質疑此起彼伏,特別是以前的績優公司。藍田股份(600709)便是其中一個代表。該公司曾經因偽造政府批文、偽造銀行存款、在上市前對股本進行縮小而未披露等受證監會處罰。對這樣一家有前科的上市公司,如今業績有明顯的異常,投資者紛紛對其進行質疑。10月9日公司公告稱已正式接受證監會的查處,該股股價應聲而跌,至昨日已連續拉出三個跌停。有不少讀者來電表示,“銀廣夏”靠全資子公司天津廣夏創下萃取神話,而藍田股份是否也會成為第二只“銀廣夏”?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人士。
有分析人士認為,兩者還是有區別的。“銀廣夏”純粹靠吹噓虛無的東西造假,但藍田股份卻存在實在的產品,雖然產品并不一定像該公司所說的每年能創出多少多少利潤。
市場人士指出,藍田股份可能的造假手法是多計存貨價值、多計固定資產、虛增銷售收入和虛減銷售成本。
而且從二級市場上來看,最近兩年該股的漲幅都不大,多是散戶行情,無莊家操作股價,對二級市場的殺傷力不大。此外,如果公司確實存在問題,相信該公司應會有補救措施。
新快報記者何麗麗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