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中國50超級富豪:劉永行在希望的田野上

2001年08月10日 10:41  千龍新聞網 

  ●1948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新津

  ●1982年,與他的另三個兄弟各自辭去公職共同創業。次年,劉氏兄弟建成養殖鵪鶉的育新良種廠。

  ●1986年,劉氏兄弟創辦專門研究飼料的希望科學研究所。兩年后,劉氏“希望”飼料試驗成功。

  ●1989年,創建了一座年產10萬噸的中型飼料廠,同時向市場推出“希望牌”一號乳豬全價顆料飼料。

  ●1991年,劉氏兄弟組建成都希望集團,劉永行任董事長。

  ●1995年,劉氏兄弟分家,劉永行分得“希望”東方公司,任董事長。同年,劉永行創建“強大”集團,并任董事長。

  ●1997年,劉永行開始實施“光彩事業”。

  ●1999年,劉永行的企業完成利稅總額居四川省第一位。

  2000年11月,劉永行被美國《福布斯》雜志評選為中國50名富豪第2位。其個人及其兄弟財產為10億美元。

  劉家兄弟善于利用知識解讀國家的新政策。在“不得不變”之前,他們轉變思路,先人一步,勇立潮頭,辭掉“鐵飯碗”,開辟一條“希望”之路。

  (1)果斷的決定

  1982年,中國的農村改革正在走向深入之際,中共中央發出了科技興農的號召。一時間,廣大的農村鄉鎮掀起了一陣陣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潮。

  一天,在四川成都新津縣古家村的一戶農家門前,有4個才回到自己家鄉的年輕人正談得熱烈。

  這四人就是后來名震四方的劉永言、劉永行,劉永美和劉永好兄弟。

  他們本來都在國家的企事業單位工作。老大劉永言在成都906計算機所工作,老二劉永行從事電子設備的設計維修,老三劉水美在縣農業局當干部,最小的劉永好在省機械工業管理干部學校任教。

  “農村正在進行改革,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人,應該投身到這場改革中去,千年不遇的大好時機,趁著年輕,趁著我們還有一股子拼勁,有不算笨的腦子,大干一場吧!可不能錯過了這個好機會啊!”心有靈犀一點通,四兄弟想到一起了。

  這樣的果敢決斷,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但劉家四兄弟鐵定了心,一聲“干”,就把一個天大的決心砸在了家門前的黃土地上了!

  劉家四兄弟就這樣抱著一個堅定的信念,作為農民兒子樸實而又崇高的心愿,義無反顧地投身于農村的改革大潮之中,投入于科技興農的熱潮之中了。

  他們選擇的是養鵪鶉。

  鵪鶉,他們過去大概只聽說過,如今卻要弄來養了。聽說這小雞兒似的東西營養價值可高呢,售價也很高,大批量地養大了,能賣出很好的價錢。

  他們把鵪鶉養起來。先是在自己家的陽臺上養。養大一批后,看到市場上的價格果然很好,更來了興頭,決定擴大生產,在村里建起一個小型養殖場,再飼養良種雞。

  這個好消息也鼓舞和帶動了古家村的其他村民。此時古家村里的其他人還都只是種著各自的責任田,肚里填飽了,身上還寒著呢?粗鴦⒓倚值莛B這養那,都很敬佩,想等他們做出了致富的榜樣,以后也就可以學著這么干。

  川中人心地善良,好助人。劉家四兄弟擴大養殖場,村民們都來幫忙,搭茅屋,架動力線,還一起動手為養殖場修起了一條簡易公路,因為日后大量的雞,要一車一車地運到城里去。

  小小的養雞場辦起來了,投資不算太大,卻也是一筆不小的錢。小弟劉永好聽說成都那兒有家畜市場,也許可以去那兒出售一些呢。于是,兄弟幾個就連夜劈毛竹削蔑片編竹筐子,然后由劉永好第小二天一早騎自行車,馱到成都的家畜市場去賣。倒也不錯,果然有買主來問價,到了下午,就把帶去的小雞賣完了。

  這樣,有了個好開頭,兄弟四個的眉頭也就松開了些,于是再接著去賣。這樣辛苦了一個月光景,愚公移山一般地把8萬只小雞一一出手了。

  等到把最后一只小雞賣出去后,四兄弟才長長地吐了一口氣,還算好,算了算帳,辛苦了一兩個月,也有了萬把元錢的賺頭。在那時,這就很不錯了。

  (2)科技帶來了希望

  兄弟四個接著又嘗試起養豬,培養良種蔬菜,還想著種水果,四川的黃土地能生長許多可供人們享用的東西。他們四兄弟都拿出了各自的特長,買來各種資料書籍,跑市場,跑圖書館,請教農技部門的干部專家。

  一樣,再一樣,把各自可能利用科技致富的門道都摸了一遍以后,他們又走回到原先走過的那條路上來了。

  他們決定搞一個大型鵪鶉養殖場,進行大規模的鵪鶉養殖與開發。

  于是,就在1982年底,他們終于建成了一個大型的育新良種場。但是,當他們把這個養殖場辦起來時,卻正值成都地區“鵪鶉熱”急劇降溫,許多原先養鵪鶉的專業戶紛紛收攤不再養了。

  有人勸他們不要再搞下去了,“連養鵪鶉的專業戶都沒有了,你們把這些小鵪鶉孵出來誰來養?”

  可是這劉家四兄弟都有一個相同的脾氣,那就是認準了路就死也不回頭。他們認定,只有疲軟的市場,沒有疲軟的產品。那些失敗的專業戶是因為養鵪鶉的成本太高,技術不過關,這才虧本搞不下去的。劉家兄弟自信地說:只要我們有技術,把成本降下去就可以搞出名堂來!劉家四兄弟在這種何去何從的關鍵時刻,閃爍出了他們身上知識的光芒!

  為了把成本降到每只鵪鶉蛋只要三四分錢,他們就大量地查閱資料,開動腦筋,找出最佳的養殖方法。

  他們在查閱資料時發現,世界上養殖鵪鶉最多的國家要數日本、朝鮮、德國和法國,而且他們都有各自一套獨特的養殖技術。但在中國,對鵪鶉的養殖才剛剛開始,技術上幾乎是零。

  劉家四兄弟暗暗發誓:一定要創出一條中國人自己的鵪鶉飼養法,為中國悠久歷史的養殖業添一份光彩!

  此時,這四兄弟便把各自的看家本領都用上了。他們把電子計算機應用于飼料調配和育種選樣,很快就摸索出一個有別于其他國家的獨特的立體養殖方式。這種方式即:用鵪鶉糞養豬,豬糞養魚,魚粉養鵪鶉。這是一種新型的生態循環飼養法,由于這樣的方法使得成本大大減少,鵪鶉蛋的成本就降到了與雞蛋一樣了,于是很快就贏得了市場。

  先進的科學技術帶來了新的轉機和希望。劉家的科學養殖鵪鶉法讓養殖致富重新閃現出誘人的光彩,于是,不用多久就在新津縣再一次掀起了養鵪鶉的熱潮,一時間,全縣就有了數百上千個養鵪鶉專業戶,飼養鵪鶉計90萬只,全年的鵪鶉產值達到了900多萬元。這個數字在那時是一個相當驚人的天文數字。

  到了1986年,劉家兄弟辦的育新良種場已年產鵪鶉15萬只,產品除了供應國內16個省外,還批量銷往前蘇聯等國家和地區。在那幾年里,養殖場的經濟情況大大改善,不光建起了更為先進的場合,還買來了汽車,用于運輸。還有了小轎車,可以坐著到各處去簽約談生意。

  劉家四兄弟為中國的鵪鶉養殖業在科學技術開發上做出了貢獻,他們研究出了“鵪鶉紅羽、麻羽雜交鑒別雌雄離種體系”,還有整套的飼養鵪鶉技術。這些已被國家科委鑒定驗收,列入國家級“星火計劃”項目。

  (3)致富不忘窮鄉親

  走在了農村致富路前列的劉家兄弟,當然沒忘記他們仍然還很窮的鄉民們。他們的事業一嘗到了甜頭,就動員古家村和附近的村民一起來走科學致富之路。

  在他們的帶動下,新津縣在那幾年靠著養鵪鶉這一條致富路,硬是把原先的貧困帽子甩掉了。縣里形成了以運輸、編籠、飼料及肉蛋加工等專業分工為特征的“一條龍”生產配套體系,養鵪鶉這一傳統優勢行業至今還在新津縣保持著,每年飼養鵪鶉400萬只,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是全國最大的鵪鶉養殖基地,是一個充滿了活力的鵪鶉王國。

  1986年11月,全國的“星火計劃”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到正在大力發展著養殖業的古家村來視察。他看到這個過去很窮很落后的村子已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景象:一幢幢的新建小洋房掩隱在綠樹與翠竹之中,村中新修了街道。車來人往,人們的臉上是自信與幸福的微笑……

  宋健看到這些,心里很激動,就在劉家四兄弟的養殖場辦公室里提筆寫下了一行大字:“中國經濟的振興寄希望于社會主義企業家。”

  臨走時,這位領導人再三地叮囑兄弟四人,“你們放心大膽地干吧。我希望下一次見你們時,你們已干得更出色了!”

  劉家四兄弟當時感動得涌出了眼淚。他們沒想到國務院領導會這么器重他們這四個農家子弟,會對他們辦養殖場給予那么高的評價。四兄弟整整一夜都沒睡著,抽著煙,他們把宋健委員題詞中的一個寄寓著未來前景的名詞作了他們養殖場的名稱:“希望”。

  從此一條希望之路就在他們的腳下延伸開了。

  “順勢而為,快人一步”,劉永行總比別人早發現市場的變化,早發現“發財的良策”。從開辟“希望園”,到決戰洋產品,從而重振“民族魂”,他托起了“希望”的太陽。

  在一個特別的機會,劉家兄弟們看到了一個讓他們氣憤的廣告片。

  這是某國推出一部廣告片:在一片荒涼的土地上,只能看到低矮的茅屋,爛泥地滿是污水,骯臟的小孩趕著瘦巴巴的豬崽亂跑……接著鏡頭一轉,是一家飼料工廠,高大的廠房,流水作業線,身著潔凈工作服的職工帶著微笑的忙碌。這是某國在中國辦起的飼料廠。然后,污泥荒地不見了,變成了一片嶄新的天地,豬兒肥羊兒壯,雞鴨滿圈……看過之后,你就看出了一個宣傳目的:多虧了某國的飼料,才把中國貧窮落后的農民給拯救了。

  (1)挑戰洋飼料

  但是,盡管對某國的廣告片氣憤,你也不得不承認,在四川,或在中國的不少地區,確實有一個讓他們心顫的事實,那就是,外國飼料已經在中國占據了很大的市場,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據統計,到1990年,全國興建的中外合資飼料企業就有二三十家,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大城市。僅一個跨國集團在中國每年就從飼料上賺去人民幣數億元。

  大約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外國飼料商打入中國市場后,就開始在中國城鄉大量傾銷一種具有現代概念的全價飼料。這種全價飼料叩開了古老中國的大門,長驅直入,發展迅速。所到之處,很快就沖垮中國傳統的飼料工業。洋字號的產品迅速向中國農村滲透,從根本上動搖了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飼養方式和飼料結構。這固然是對我國飼料業、養殖業的一種促進,更是對我同民族飼料工業的嚴重威脅和挑戰。

  全價飼料確實代表著一種現代科學技術的結晶,它的出現在我國城鄉養殖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農民看到這種飼料喂豬,投料少,催肥快,豬長得紅膚嫩肉,油光發亮,而且操作簡單省力,既干凈又輕松,雖說飼料價貴得驚人,但一算,還是合算的,于是都要買來試試,一試也就嘗到甜頭,再也放不下手了。

  全價飼料很快就在各地走俏起來,中國第一養豬大省的四川,過去曾經人爭我奪的地方飼料馬上就無人問津了,而在另一處,購買全價飼料卻徹夜排起了長隊。更有甚者,有的地方對這種全價飼料實行計劃分配,得走后門托關系,有的農民為了得到全價飼料還得買名牌煙酒去送禮……

  在這一片熱鬧非凡的爭購全價飼料的后面,是一家家國有或集體的飼料工廠減產、虧損、轉產甚至倒閉。

  這就是競爭。競爭是殘酷的,這種狀況讓中國人心酸,因為它表明外國人用豬飼料打敗了中國飼料工業……

  在這一片硝煙未盡的飼料“侵略戰”后的廢墟上,還有誰來支撐起中國人的天棚?有誰來對那些外國人的飼料說一聲:嗨,別猖狂,我來了!

  有的,劉家兄弟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看到了外國飼料侵入中國的一面,同時又意識到中國廣大農村的飼料天地是廣袤的。這里潛伏著更大的機遇和成功的機會!劉家兄弟看到了難得的創業機遇。所以,他們決定要在飼料上大作文章,大干一場!

  (2)艱難的歷程

  早在1982年與1984年間,劉永行兄弟們剛開始辦良種雞場時,就曾經默默地進行了飼料的研制工作。那時他們專門喂養了100多頭豬作試驗,邀請了省內及國內的著名專家學者共同研究飼料的配方,積累了許多有效的經驗。經過初步試制,劉永行看到,要降低飼料的成本,提高品質,關鍵是增加配方及生產工藝中的科技含量。若要與國外那些先進飼料一比高下,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

  1985年,劉永行投資200萬元,創辦了“希望科學技術研究所”,又拿出300萬元建飼料廠,400萬元搞科研,聘請了30多位專家教授任專職或兼職科研人員,又派出了不少科技人員到前蘇聯、美國、波蘭、澳大利亞、法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考察,并邀請國內外專家訪問交流。

  在研制中,他們發現國際畜禽飼料營養成份中普遍使用的氨基酸,國內尚無工廠生產,而同時劉永好得知前幾年省里進口了一批氨基酸卻堆在倉庫里卻無人問津。于是劉永好馬上派人去把這批氨基酸買來,投入試研之。

  研制新型乳豬營養飼料一般都離不開魚粉。但國內廠家生產的魚粉質量不過關,進口卻需要大量的外匯,買不起。怎么辦?劉永好想到了當地的一種東西——蠶蛹。這種東西在四川多得很,蠶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能不能代替一部分魚粉呢?他與研制人員一起試著把部分蠶蛹干粉與魚粉混用,經過反復試驗,證明效果已接近全魚粉,而且成本也降下一些了。

  為了提高乳豬飼料轉化率和日增重,劉永行先后投資了近5千萬元的費用,廣采精選,反復論證,篩選出了33個配方進行試驗。

  劉家兄弟的腦子很活,在試驗中往往不斷地想出土法,想出本地特有的一些代用品,以代替那些難以弄到手、成本過高的原料,而同時又能保證飼料質量不比外國的飼料差。

  由蠶蛹,他們又想到了用奶品公司的奶液下腳料,用工業奶粉進行科學配方來提高乳豬飼料轉化率,這一想法經過多次試驗后,證明很有效。用這種原料配制生產出來的飼料,不但完全符合營養標準,大大提高了消化率,而且成本也降下來了,做到了價廉物美。

  劉家兄弟試制出來的希望牌新飼料,經過幾個試驗點的試驗,證明有多種優點。第一,省時間。豬仔從斷奶到長成大膘豬僅需3—4個月,比傳統的周期縮短5—8個月。第二,省力。這種飼料喂豬很省勁,一邊放飼料,一邊放清水,比傳統的打豬草,切料,煮料這一系列手續省了將近90%的勞力。第三,新飼料不用煮食。第四,按料內比折算,用1斤希望牌飼料喂豬,可比傳統飼料節約1斤糧食。如果按畝產糧食千斤折算,那么10萬斤飼料節約的糧食,就相當于20萬畝良田的產量!

  科技知識又一次顯示了其強大的威力。獻身干事業的人們,一旦與現代科技知識結下不解之緣,就會變得格外聰明,就會一往無前,無往而不勝,創造出不可估量的奇跡來!

  (3)揚眉吐氣的成功

  有了良己的希望牌飼料,劉家兄弟就可以與進口飼料比個高下了。

  1989年初,憋了好幾年氣的劉家兄弟們投資了300多萬元,購買了國產顆粒機等關鍵設備,自行設計,自行配套組裝,不但節省了70%的資金,而且還在很短的時間內建成了一座年產10萬噸,從技術到設備完全國產化的飼料廠。

  洋飼料中最王牌的就是正大飼料。這是打遍世界的,少有對手的跨國集團,近年來,在中國最走紅。而且說起來,劉家兄弟與正大飼料早在兩年前就有過一次交手。但過去的那場交戰,只不過是一場小小的遭遇戰罷了,而此時到了大批量的飼料生產,大規模的豬飼料之戰,將是一場真正的大戰役。

  在經過了一輪輪的攻堅戰與攻心戰后,“希望”在市場上很快站住了腳,有了越來越大的陣地。在銷售量與日俱增后,“希望”又迅速擴大生產能力,到1990年元月,飼料的月銷量達到了創紀錄的4000多噸,大大地超過了成都正大有限公司。

  “希望”與洋飼料的大規模競爭,不光在這兩家飼料廠起到了很好的促進技術與價格改進的作用,還啟動了整個飼料市場向“質量、品種、效益”的良性循環方向演進。在這兩家大飼料廠的推動下,其他原先檔次與質量不過關的眾多小飼料廠家,也紛紛改進生產工藝和配方,使銷售額成倍增長。

  中國的民族飼料工業在這一場競爭中得到了洗禮與壯大。希望牌飼料終于創出了名牌,站穩了腳跟,確立了自己在西南三省的飼料主導地位。

  在競爭中大獲全勝的成都希望飼料廠的銷量自1990年的6萬噸一直往上劇增,到了1993年達到了15萬噸,一下子躍居四川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第一位。

  “希望牌”飼料由此獲得了全國“七五”星火成果博覽會金獎,劉永行也被國家科委授予了全國“星火計劃”企業家的光榮稱號。不久他還被選為中國飼料協會的副會長。

  希望集團打出名聲來了,劉永行兄弟成了全國農民矚目的人物。四個從農村走出后再打回老家來的川中漢子,把他們的理想抱負,化作了改革的累累碩果,變成了炫人眼目的金獎……

  1990年10月,中央電視臺在周未黃金時間播放了名為“希望之路”的專題報道;1991年4月,新華社內參編發了題為《四兄弟創造“希望”,敢競爭超過“正大”》的長篇通訊;同時,香港《資本家》雜志、英國BBC電臺以及《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天天日報》、《南華日報》、《聯合報》等都以驚詫的筆調報道了這顆在中國大陸突然亮起的希望之星。

  “希望牌”飼料在中國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正大集團,使得希望集團聞名遐邇,引起了國際同行們的熱切關注。一些國家的飼料研究專家和專門機構都對中國的希望集團產生了濃厚興趣,希望與之建立聯系和交流。

  美國動物營養學教授羅阿瑟,以及美國飼料谷物協會技術主任胡孟達,專程到希望集團參觀并進行技術交流。加拿大的一個飼料考察團在希望飼料廠參觀后,驚嘆著:“占地這么少,而速度這么快,這在國際上也是第一流的!”

  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館商務參贊艾慕和邀請劉家兄弟出席在北京舉辦的國際農業技術洽談會,并設家宴招待劉永行。

  國際家畜協會主席HR·馬恩梅先生特邀劉永行兄弟赴前蘇聯參加世界第一屆鵪鶉學術年會。在這次會議上,劉永行上臺作了《關于鵪鶉育種以及中國鵪鶉養殖業現狀及技術情況》、《關于豬飼料、鵪鶉家畜飼料的科學報告》的講話。

  劉家兄弟的多年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稱贊與評價,從而也為他們的事業打開了方便之門。經過了多年的拼搏與競爭,“希望”終于在競爭中開辟了堅實的根據地,把民族飼料工業的牌子打出來了,被稱作:“中華飼料王”。

  1991年8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四川分會給“希望”頒發了會員證書。

  建立長期奮斗目標并從不間斷,以良好信譽帶來諸多商機,增強公司凝聚力和競爭力。不向競爭對手挖人才,為每個員工提供再教育機會并提高人才資源的質量——這些是劉永行成功經驗之談。

  (1)驕人的實力

  1994年2月,國有蚌埠飼料公司與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后,兩個月開始扭虧為盈,當年盈利達1000萬元。1995年全國市場疲軟,但仍盈利1200多萬元。而合資前的1993年全年利潤僅5.4萬元。同樣的設備同樣的人,為何僅僅換了一塊公司的牌子,就能產生如此巨大的效益,說明希望公司擁有驕人的實力。其實力的具體表現:

  一是“希望”商標的效益。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多年來靠實力創下的這塊金字招牌,對用戶來說就是高技術。高質量和高商譽的代名詞。希望的商譽為希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是用工制度砸破了“鐵飯碗”。合資企業的用工制度首先是雙向選擇,從總經理到操作工都不存在“企業包終身”的待遇。如果包干的工作搞不好,就可能被炒魷魚。公司剛投產時,為了打開銷路讓用戶了解“希望”產品,十余名銷售員帶著20多萬份宣傳材料,春節前兵分幾路深入偏僻農村,大家忍饑挨餓堅持干到年三十才返回。

  三是靈活的分配機制緊密聯系著員工與企業的利益。一位青年操作工掩飾不住興奮之情地說:合資前在銷售旺季雖然也加班超產,但累一個月最多拿十幾塊獎金,現在企業產量越大,個人超產越多,收入可在原工資上翻幾番,這才叫過癮!銷售部員工月月自己增加銷售指標,為方便業務每人都自己掏錢買了BP機。

  四是強化管理,按規章制度辦事!昂腺Y后干部管人的事少了,不需要再整天與人無休止地扯皮糾纏!边@是一位希望合資公司干部的感受。一位因下雪家遠遲到兩分半鐘被罰5元錢的員工說,他當時到財務部交罰款時,根本沒想到要作什么解釋,因為現在的制度不像過去只能掛在墻上,而是無論何時、何種原因,對任何人都一樣。

  蚌埠希望公司的成功在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來講并不足為奇,而武漢希望飼料公司的成功則頗具戲劇性了。

  武漢糧食局在原飼料廠長期虧損的情況下,和希望集團有限公司達成了合資的意向協議。但又想:我們家大業大,怎么會不如一家私營企業?為此再次一搏。然而事實卻是殘酷無情的,新投入的180萬元又全部虧損。武漢方這才和希望集團正式簽訂了合資合同。因為對合資后能否賺錢持懷疑態度,所以把合同原定按40%和60%的股份比例分紅改為固定數額的分紅,簽定了協議。武漢方萬萬沒想到,1994年,若按比例分紅他們可以獲利主60萬元,而按他們認為“保險”的方案只獲得了65萬元。

  (2)驚人的奇跡

  “現代企業……必須有高度嚴格的勞動紀律!薄吨泄仓泄碴P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的這段話,端端正正地貼在希望集團辦公室。多年來,在生產第一線執行著鐵的勞動紀律。

  一個“嚴”字是劉永行的法寶,自己人也不例外。廠里規定,購買飼料,職工和家屬不得有“走后門”的行為。有一次來廠里買鵪鶉飼料的客戶排隊長達一二里,劉永行的妹妹也來買飼料,一看這么多人,就去找劉永行的妻子鄭彥初幫忙。鄭彥初親自帶著妹妹稱飼料。飼料剛稱好,就被劉永行發現。當著眾人的面,劉永行非常嚴厲地讓妻子把稱好的飼料倒掉,妻子哭了,轉身跑回去。晚上,劉永行對妻子說:“不是我故意給你難堪,廠里訂的紀律,我們不帶頭執行,還怎么去管別人?”

  劉永行還有兩個親戚原來在廠里工作,感到有“靠山”,不努力工作,沒有按承包合同完成銷售指標,被劉永行毫不留情地炒了魷魚。

  工人們都知道劉永行治廠是動真格的,執行規章制度誰也不敢馬虎,一套運轉靈活、生機勃勃的機制,在各個公司普遍推開,給集團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在全國各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這樣的奇跡,劉永行董事長被譽為創造奇跡的人。

  劉永行在飼料業獲得了巨大成功,又在安徽全椒面粉廠的經營中首戰告捷。不久前,在河南浚縣領導的一再邀請下,他走進了浚縣面粉廠。他精力充沛地爬上了高高的車間大樓,到每一層樓的機器旁觀看,他不時用手抹去儀器標牌上的粉塵,記下重要的數據。經過分析研究,他斷定“這個廠能賺!”當即讓人與對方商淡合作事宜。

  劉永行說:“多數虧損的國營企業實際上能賺錢,國有資產都能增值”。他的論斷和經營上的優異業績,使希望合作者聞訊而來。在黑龍江省,與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聯系要求合作的企業達100余家。

  1989年劉永行提出“養豬希望富,希望來幫助”。這句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的廣告詞,就是他們的經營理念。“幫助”二字,是他10多年來經營企業的寫照。他說,只有幫助農民致富,自己才能富裕。

  (3)激勵人的動力

  劉永行說:“只有農民賺了錢,我們才能賺錢。”他把自己賺錢建立在別人能賺錢的基礎上,這是十分牢固、天長地久的基礎。劉永行樸實的經營理念,與他濃厚的民族感情緊密相關。他到美國訪問時,有人勸他移民美國,他說:“不,我的事業在中國!彼缙诜祷亓。多次出國訪問,他沒有因國外的先進而自嘆不如,而是既看到差距——他稱這是勤奮工作的壓力和動力,也看到現代化大型企業的弱點——他稱之為“大企業病”。劉永行訪問歸來帶回的是奮斗的決心和戰勝同行最強手的信心。

  這些年來,隨著集團財富的增多,劉永行更加關注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他到河南浚縣,在這個貧困縣投資93萬元建起了中原希望飼料公司作為試點。劉永行說:“在貧困地區發展,雖然速度慢一些,但是為國家分了憂,我們的發展也得到一種和諧的環境,這是利國利民自己也能賺錢的事!边@家投資93萬元的公司,一年創造了1700萬元的利稅。中原公司的成功,使劉永行堅定了到貧困地區發展的信心。

  劉永行還提出到貧困地區辦扶貧工廠,變“輸血”為“造血”的“光彩事業”。如今,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已投資一個億,建成了大別山信陽希望飼料公司、西昌希望飼料公司等6家光彩事業扶貧工廠。大別山信陽希望飼料公司投資24000萬元,年生產能力20萬噸,產值4億元。該工程已于1995年8月26日投產。投產當天就銷售50余噸飼料,收入10萬元。投產一個月時,實現利潤5萬元,信陽公司的開門紅鼓舞了當地政府。他們提出要求擴大生產能力到100萬噸,并與此配套發展大規模養殖業。

  劉永行準備再投一個億,建設更多的扶資工廠。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光彩事業”的第七個項目——沂蒙山希望飼料公司的籌建業已開始。

  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的成功和獨特的經營思想,引起了當代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的關注。一位經濟學家說,用飼料業可以帶動當地運輸業、包裝業、養殖業、肉類加工業的發展,促進千千萬萬人過上好日子。當地經濟越依賴這種支持,他們的生存空間越大,環境越寬松,發展機會越多,后勁也越足。

  劉永行董事長和他的兄弟,賺了數以億計的錢。但他沒有沉醉于享樂之中,他甚至連煙酒都不沾,飲料也主要是白開水。在他和他的親屬身上,看不到任何金銀飾品和名牌服裝。談起錢財,他說:“這是社會的財富,不過由我支配而已。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浪費!

  一次到北京出差住在酒店,當劉永行夫婦來到一樓餐廳準備吃早餐,一看價目表上寫著每客88元,他們退了出來。到酒店外的一家自助餐館,一問每客要40元,又退了出來。最后在街上買了幾個4角錢一只的油餅,在車上邊吃邊談工作,既解決了早餐問題,又節省了時間。劉永行有一句最愛說的話,就是“不作‘大款’做大事。”

  具有超前意識和跨世紀膽識的劉永行,積極參與世界競爭,盯住了世界飼料大王寶座。

  目前,飼料業已有很大發展,面對飼料行業激烈的競爭,劉永行的目光盯住了世界飼料大王這個寶座。

  在上海,外資投資飼料行業,把上海一帶的幾百家飼料廠幾乎擠垮,劉永行卻只用500萬元,搶灘上海再刮希望旋風,果然搶得一份不小的天下,成為上海飼料行業第二,并成為上海郊縣17000家工業企業前十強,大長了民族飼料工業的志氣。

  在四川,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更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創業初期,面對外資集團的壓價競爭,希望集團有限公司來個“你降我也降”,甚至最后猛把價格降到接近虧損線,就這樣在養豬大省四川以及湖北、安徽、河南等地先后立住了腳。

  劉永行認為,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比外商更具競爭優勢,例如發展速度更快,對中國市場更熟悉,員工更勤奮,尤其是全體員工為民族爭氣的精神是一種無窮的力量。

  最近,國家作出規劃,我國2010年將生產1.7億噸飼料,成為世界第一飼料生產大國。既然是世界伺料第一生產大國,世界最大的飼料十產企業也應該在中國出現,劉永行董事長以超前的意識和跨世紀的膽識,提出并正在實施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的跨世紀規劃與國家規劃接軌。劉永行堅定而自信他說:“爭取3至5年內,在全國建成80至100家大型飼料廠,使集團有限公司達到年產1000萬噸生產能力。然后再用5年至10年時間,將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擴充到年產1500—2000萬噸,并實現銷售1000萬噸以上。到那時,我們就能摘取全球飼料工業第一的桂冠,為中華民族的飼料工業作出自己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作出自己的貢獻!”

  劉永行充滿必勝的信心。1994年,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建廠18家,平均每月發展一個半企業。1995年,又建了14家工廠,照此速度發展,20世紀末,希望集團的下屬企業至少超過100家,飼料產量超過1000萬噸,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飼料集團年產量也不過600多萬噸,由此可見,劉永行摘取“全球飼料工業第一”的桂冠有望。

  燦爛輝煌的未來,屬于創造希望的人!

本文涉及到的板塊個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吉普車沖撞天安門金水橋事件已5死38傷
  • 體育國錦賽-丁俊暉絕殺勝 衛冕冠軍出局 視頻
  • 娛樂楊采妮19年情修成正果 周六新加坡辦婚禮
  • 財經審計長講秘聞:劉志軍案上報前沉默1小時
  • 科技谷歌將推新款谷歌眼鏡:適用戴眼鏡者
  • 博客吐槽大學社團:節操掉光了活動沒下限
  • 讀書解密:蔣介石晚年曾密約毛澤東訪臺
  • 教育盲人國內高考遭遇不公 自學雅思赴英留學
  • 圖銳:天翻地覆后能否鑄成真正底部
  • 沈建光:上海自貿區的四大難題
  • 趙偉:貴州能否實現瑞士夢
  • 葉檀:世上已無計劃煤
  • 朱大鳴:開發商不差錢 樓市瘋過09年
  • 張五常:什么是貧富分化的根源
  • 水皮:三中全會能讓股市大漲嗎
  • 光遠:公司注冊資本制度變革是大紅利
  • 姚樹潔: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懾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價降到6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