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圓圓 李巍/文
7月4日,當幾十位中日代表經過兩天唇槍舌劍的交鋒,談判卻無果而終的時候,距離日本對中國農產品無端發難已經3個月了。這場完全由日本主動挑起的貿易大戰究竟何止何休,在目前世界經濟陰霾密布的時刻,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關注。
今年4月23日,日本決定對中國出口的大蔥、生蘑菇和燈心草實施緊急進口限制措施,中方在多次交涉無果情況下,于6月22日對來自日本的汽車、空調、移動電話3種工業品征收100%的關稅。至此,一場貿易大戰在中日這兩個一衣帶水的近鄰之間,在中國加入WTO的前夜拉開序幕。
日本業界:開始感覺“痛”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日本對華出口汽車總額為537億日元,手持和車載無線電話為111億日元,空調器為24億日元,在日本對華總出口額中占2.1%。盡管影響不是破壞性的,但是上述3種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競爭非常激烈,一旦被加征100%關稅,將意味著這些日貨必將因為價格的上揚而很難進入中國市場,甚至面臨著被日益成長的國產貨和歐美貨直接從中國市場上完全清理出去的危險,以后恢復市場將很困難。無怪乎豐田汽車的奧田會長公開說:從長遠角度來考慮,制裁措施將帶來不小的影響。三洋電機多媒體公司社長壽英司也表示,三洋手機正在中國擴大銷售之時卻遭到增加關稅,因此感到“非常失望”。由于日本的汽車、手機、冷氣機在中國市場都是可以輕易為其他國家、品牌所取代的,因此,未來銷售市場的喪失成了日本最大的痛處。
主戰場:日本汽車業
三類日本商品中,向中國出口數額最高的是汽車。因此汽車業理所當然成了中日貿易戰中的主戰場。據了解,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日本進口車,范圍涉及了日本許多品牌如尼桑風度、三菱帕杰羅、豐田越野車等。在北京最大的汽車交易市場亞運村車市,日本進口車能占到銷售額的10%以上。從全國角度來看,2000年和今年1到5月份這二個時間段里,在我國從國外進口汽車總額中,從日本進口的分別占到59%和51%。這也反映了在汽車大國日本的對華貿易中,汽車占有重要比例。去年,日本向中國出口4.7萬輛汽車,與前年比增長了36%,這個良好的發展勢頭,搞不好會因為加征“特別關稅”而喪失。目前在我國市場銷售的日本尼桑陽光已從過去的28萬多元上漲到了31萬多元,原本39萬多元的尼桑風度已漲到了42萬多元,豐田佳美則由38.5萬元漲到了42.5萬元,車載設備也都有不同的漲幅,同時,日產汽車的維修費也水漲船高。因此正在日本汽車雄心勃勃準備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貿易戰帶來的價格上揚實際上斷送了日本汽車的銷路,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場橫禍從天而降。
汽車巨頭:怨聲一片
消息一出,作為直接相關者,日本汽車公司怨聲一片。日本汽車業老大豐田公司坦陳,中方的反限制措施對豐田“從長遠看將造成重大影響”,因此迫切希望兩國盡早談判解決問題。同時,豐田公司會長奧田碩一次以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會長的身份發表談話時,積極呼吁日本政府取消限制中國農產品進口的緊急措施。
本田公司的表態與豐田大致相同,只是因為出口量小,而廣州本田又不受影響,因而顯得比豐田“從容”一些。相比之下,尼桑公司顯得有點焦躁不安。尼桑公司去年對中國市場共出口了9500輛轎車,其中800輛為日產“風度”,中國加征特別關稅,這些“風度”轎車的前景就將很糟糕。因此,尼桑公司駐北京的一位高層人士表示,加征特別關稅對他們來說是“十分痛苦的事件”,“感到了巨大壓力”。他希望兩國政府能盡快解決這一問題。
對華出口的日本企業紛紛向日本駐華使館反映,“現在愿意購買3種日本商品的中國企業和顧客在急劇減少,這樣是無法做生意的。”富士綜合研究所近日對日本1200家企業進行了調查,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對日本實行進口限制表示“全面反對”和“希望取消”的占了50.6%。
貿易戰:還要走多遠?
這場貿易戰完全是日本一手挑起的,可以說是森喜朗臨下臺前所拋出的“劣政”之一。從表面上看,日方的理由是中國農產品出口劇增,對日本相關產業造成沖擊,日本政府是不得已而為之,實際上,直接的導火索則是今年7月份參議院的選舉,自民黨要借此機會拉攏農民的選票。
中國的針鋒相對目的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把日本拉到談判桌前進行面對面的談判。但是日本政府又不愿在7月參議院選舉之前對中國示弱,因而導致談判的失敗。但無論如何,問題總是要解決的,限制中國農產品進口,中國的損失卻要由日本工業界承擔,這只能說是日本惹禍上身的結果。
這次日本政府利用似是而非的理由,輕率地做出了對3種農副產品實施緊急進口限制的措施,其實是知識經濟政策方面的倒退。保護農民利益不過是個幌子,對日本的國家利益反而不利。同時,日本目前經濟蕭條,對外貿易順差和貿易量對它的經濟拉動作用很大,而且對華貿易所占比例將超過10%。如果貿易戰繼續升級,對日本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日本農民確實樂了,可是日本消費者和日本工商界卻是平白無故遭受了無故之災。這種倒行逆施的措施不僅遭到了中、美等國的反對,在日本國內也極不得人心,否則中國政府反限制措施就不會引起日本政府和工商界如此強烈反應。在所謂改革旗幟的掩蓋下,日本政府獨斷專行的經濟倒退政策對日本而言,是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