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機構首次在華發人民幣債券獲批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03日 09:36 第一財經日報 | ||||||||
專家認為:有利減輕央行基礎貨幣發行壓力并推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 本報記者冉學東實習記者柏亮發自北京 2004年年末,醞釀已久的三家外資機構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計劃終于得到了財政部的批準。2004年12月29日,財政部的一位官員表示,財政部已批準三家國際金融機構
外資機構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還是破天荒第一次,這個計劃的成功實施表明了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又一大步,因此監管層對此計劃的審批顯得極為審慎。 作為發行主體的這3家機構均為開發性金融機構,其中國際協力銀行是日本政府100%出資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相當于中國的中國進出口銀行,擁有良好的國際信用評級。 國際金融公司和亞洲開發銀行所得資金將用于中國的公共工程和技術協助,他們都看好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將把資金專項用于新日鐵與寶鋼的一個合作項目上,該項目主要生產轎車用冷軋、熱鍍鋅鋼板。 正因為是境外機構在國內首次發債,為了控制風險,高層要求:發債主體必須在華有貸款業務,且資金必須用于國內的產業項目,不可以用于國內信貸。 從2002年中國政府透露出允許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意向開始,這3家機構就開始了設計工作。2003年7月開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正式提出書面申請。 2004年7月,國務院明確由央行牽頭制定《允許外國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管理辦法》。 2004年10月初,央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秋季年會時透露:允許部分國際金融機構在國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工作已進入方案論證階段。 2002年初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郭樹清就這樣闡釋境外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意義:這將為發展國內債券市場發揮規范和示范作用,并幫助國內債券市場形成合理的收益率曲線,推動利率市場化進程。可以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人民幣債券,促進國內債券市場發育。 學界對于外資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作用總結了三點,第一可以減少境外借款;第二可以提前償還境外資金;第三由于成本比較低,可以抑制外面的套利資金的進入。 而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張碧瓊教授則把它的作用主要放在減輕央行發行基礎貨幣的壓力和建立亞洲債券市場上。 她說,允許外資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減輕央行發行基礎貨幣的壓力。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中國的外債規模尤其是短期外債規模不斷增大,外幣進入中國將要兌換成人民幣,迫使人民幣的供給量增加。 2004年12月3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數字表明,2004年頭9個月,中國新借入外債1241.3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1.27%,其中短期外債余額為996.54億美元,占到總額的44.63%,比2003年末增加226.1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國際公認的25%的警戒線,外匯局局長郭樹清8月初對此作出過警告。 她說,發行人民幣債券是一個一石多鳥的方法,讓外資金融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集中了民間資金,擴大了貨幣供給量,減緩了央行發行貨幣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同時,這樣也滿足了外資機構對人民幣的需求,限制了外資的擴張。另外,允許外資金融機構發行人民幣債券,放松了資本流出的管制,能夠緩解外債壓力,對于平衡國際收支有一定的作用。 張碧瓊教授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微利為目標,帶有扶持性,而不是純粹地追求利潤,其發行債券籌集的資金用途比較穩定,選擇此類機構首發人民幣債券,風險比較低。 而對于建立亞洲債券市場的作用,張教授說:“亞洲債券市場要建立,不能僅僅限于口頭說法,需要行動。”現在亞洲債券市場非常小,還只是以日元為主。如果人民幣更加開放,向外發行債券的規模逐漸擴大,以及亞洲其他國家貨幣的債券也能夠發行出去,那么亞洲債券市場的建立是必然的。她認為這三家國際金融機構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對于亞洲債券市場的建立有一定的作用。 現在單獨幾個企業的行動還不足以建立亞洲債券市場,但是如果以此為契機,眾多的企業行動起來,國際頂級機構共同參與,亞洲債券市場就有望建立起來。這樣的市場上不僅僅是借貸,套利、保值等等投資和投機金融活動都會進來,這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