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發行進入競爭最殘酷期 直銷渠道尋求突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14日 08:4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劉鴻雁 北京報道 如果說在基金投資業績的排名刺激下,基金經理每天有如是在賽馬,那么,新基金發行對整個公司來講,緊張氣氛則有如打仗。 根據統計,時下基金發行已經創造了同期發行基金只數的最高紀錄,一共有9只基金同
券商違規營銷引發資源開發過度? “一季度時,很多人認為一只基金不發行50億-60億以上就不算發行成功。如今這種好日子已經不再來了,甚至某種程度上,還要為過度開發資源埋單。”某基金公司營銷人員說到。 該營銷人員所指過度資源開發,源于年初基金發行代銷機構中的券商違規營銷。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在一季度的基金發行中,券商代銷基金所占份額達到甚至超過了30%的比例,某券商一季度的基金銷售規模就有四五十億之多。 在基金銷售中“券商的崛起”之聲頓時高漲,基金公司似乎一夜間逃離了“只能被動依賴銀行”的悲慘命運。 但顯然事情并非如此,《關于規范近期基金銷售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做好證券投資基金募集工作的通知》兩通知應聲而出。 “這是我們在多個場合向監管部門呼吁的結果。”某銀行基金托管部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呼吁“監管部門不能坐視證券公司在基金營銷中的違規行為,因為這樣的營銷將為整個基金業的未來發展埋下嚴重隱患”。 “部分證券公司不惜代價地銷售基金份額,其目的在于拉攏基金公司在其交易席位上交易收取傭金。在基金銷售中要么手續費打折,或者不收手續費,甚至還搞促銷活動。”某商業銀行基金營銷人員說。 這樣的營銷結果是:非理性投資的資金購買了基金,而且是短期性的資金進入了原本應該是長期投資的領域。 “我們目前不能夠像以前一樣依賴證券公司的銷售了。能做的事情是自己靠自己。”上述基金營銷人員說。 直銷機構擴張 “銀河基金在各地都組建了分公司,很明顯他們是在擴大自己的直銷機構。而曾一度被業界贊譽有加的博時基金公司卻在改變自己的營銷模式。博時以前所有的基金發行事務無論巨細,都是基金公司自己在干,甚至媒體宣傳和公關活動都是公司內部包辦。但在最近的博時5號基金的發行中,博時卻意外地聘請了公關公司。”一位業內人士說。 而有趣的事情是,今年年中某次基金公司會議上,素有基金營銷兩巨頭之稱的海富通基金公司總經理田仁燦、博時基金總經理肖風戲劇性地碰面了。 田仁燦說:“海富通要向博時學習基金營銷啊。” 肖風回答:“怎么能說是海富通向博時學習呢?應該是博時向海富通學習。” 田不解,問之原由,肖回答:“博時基金做營銷工作的人員有50人之多,而海富通只有5個。但海富通卻以5人之力創造了131億元規模的基金發行最高紀錄!從這個角度講,博時完全應該向海富通學習。” 故事一晃就是半年過去了,對話的雙方此番較量則直接就是基金同期發行的硝煙戰場。 海富通發行貨幣市場基金,博時發行LOF基金。 最后的結果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但此刻市場關心的卻是:基金公司營銷模式到底是大好,還是小好? “博時基金目前這種業務外包的做法看似古怪,但在我看來卻是博時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的結果。”工行江蘇分行機構部吳海青這樣說到。 他認為,基金公司的營銷模式如何建立,還在于各自的戰略。但對于銀行在基金銷售中的作用問題,他卻更加強調“銀行自身戰略定位而非短期贏利”的觀點。 但他也認為目前基金銷售形勢嚴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股市不好”。 “券商的基金銷售雖然說上半年有客戶資源過度開發的可能,但這里講的‘客戶資源’僅僅是一個范圍而言。實際上,客戶資源是開發不完的。”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