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照貶值基金業承載不起厚愛 會否重蹈券商覆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4日 15:45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孫健芳 特約記者 戴楓 北京報道 前不久,新世紀基金管理公司低調開業,連最喜歡湊熱鬧的媒體都失去了以往的喧囂和激情,這已是國內第45家開業的基金公司了。 而基金公司牌照發放沒有絲毫減少的態勢,有關跡象表明,未來管理層對基金業牌照
基金公司的牌照已經貶值了。“隨著基金公司牌照日益增多,幾年后會不會也會出現證券公司目前的情形?”同質化的同業競爭,大量缺乏競爭力的新基金公司的不斷涌現,已經使業內人士感到擔憂。 嬗變 在基金業發展初期,每一家基金公司的誕生都會迎來褒揚。 為了使基金一開始就成為“穩定市場”的“健康力量”,證監會新設了基金監管部,還賦予基金單獨配售新股、新股申購繳納部分定金等權利,同時,基金公司還享有“不論投資盈虧,都可以按照固定比率提取管理費”的特權。 這樣的監管思路下,基金業發展十分迅速。1999年底,市場上已經有10家基金公司,管理著22只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到574.22億元。 不過,基金業沒能承載起這種“厚愛”。在基金業發展初期,基金公司的管理者多來自券商和信托公司,這部分人繼承了以前“對倒”、“倒倉”、合謀等做莊式投資風格,引爆了2000年“基金黑幕”,也引發了各界關于“基金是不是穩定市場的力量”的爭論。 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讓對基金業寄予厚望的監管層也陷入被動。第一次,證監會對基金業揚起了鞭子,基金公司原有的各種特權逐漸被取消,新基金公司牌照的發放被停止。 顯然,這種“一棒子打死”的做法背離了當初“培育機構投資者,重塑價值投資理念”的設想,2001年,原基金部主任張景華被派往國外學習,秉著“在發展中解決問題”的思路,證監會發放了第三批基金公司的牌照,當年有4家基金公司成立。 2002年底,金鷹基金公司誕生,民營企業家劉永好以其旗下公司——四川南方希望有限責任公司參股了金鷹20%的股權,標志著民營資本正式進軍基金業。這時候,五年歷史的基金業已經擁有了21家基金公司,平均每年成立4家左右。 2003年,基金業突然進入大躍進時代,當年新成立和批籌的基金公司有28家,超過前5年總和。 2004年的基金業延續了2003年的思路,隨著《基金公司管理辦法》的頒布,新設基金公司無須再經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只要審批合格即可一步到位,但基金牌照風險也開始凸現。 盛景 1998年3月,當國內第一家規范的基金管理公司——南方基金成立的時候,沒有人估量出這塊牌照含金量有多大。 “當時如果被派往基金公司,都被認為是職位和待遇下調了。”一位券商人士回憶,“誰能想到幾年后基金業這么火爆,現在想去都不容易呢!” 但從2001年起,證監會、地方證管辦等機構與基金公司之間的人員互通卻多了起來。如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的林曉曾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監察部副經理;現任寶盈基金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的金旭曾擔任證監會基金監管部處長。 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你去了解一下基金公司,哪家沒有一些有依托的人?”一些基金公司人士坦言,“權利壟斷下,收入和風險必然不匹配,肯定會發生尋租行為,只不過成本高低導致了數量不同罷了。” 這讓人聯想起券商的情景,在當年券商業績好的時候,很多券商的老總也都是從證監會官員過去的,這在證券行業最景氣的2000年達到高峰。 而且,業內不成文的慣例是:證監會的主任和處級干部“下海”,到管轄公司對應的職位一般為公司的高管,一般職員如主任科員對應為中層管理人員如部門總經理。 這批人員到來也為基金公司業務開展帶來好處。“有時候,一個創新產品過會,幾乎每周都要來北京,如果沒有信息的靈敏度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可能就會陷入被動。”一位基金人士表示,“而有一些‘官的背景’的管理者恰恰可以彌補這種缺陷。” 同時,由于基金公司業務比較單一,整個行業處于一種無差別的競爭狀態,如果有這些人在里面,在基金產品發行緊俏期,公司在資源爭奪上也會獲得不少照顧。 貶值 “未來基金公司牌照將會一錢不值。”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大膽預測。 在這之前,投資基金業被視為穩賺不賠的行當。在基金業發展初期,只有經過特批的金融機構才可以進入基金業,較高門檻帶來了豐厚回報,所以一些老基金的原始股東在5年內甚至拿到了1000%以上的投資回報率。 其中一部分是股東分紅收入,基金公司股東初始投入一般是一股一元錢,不少投資者投資一年后就拿回全部投資。例如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以2500萬元投資長盛基金,投資前兩年就從分紅中拿到了近5700萬元的利潤。 另一部分利潤來源就是基金牌照的溢價。2002年,證監會規定一家機構只能參股一家基金公司,控股一家基金公司,加劇了基金業的股權轉讓。由于當時市場上僅有21家基金公司,而中小券商、民營企業、上市公司蜂擁而入基金業,這抬高了基金公司牌照的價位。當時一般基金公司牌照溢價率有2-3倍,在南方、大成等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中,牌照溢價率超過了5倍。 原始股東低投入、高回報的贏利模式染紅了資本的眼球,更多資金希望在基金業這塊金礦中挖掘出一種不切合實際的奢華。 在這些掘金者眼里,牌照本身就是一種尋租工具。“金融業開放之后,證監會可能不會發放新牌照,那我手中的牌照就會成為稀缺資源。”一個民營企業表達其真實想法。 “對更多的地方券商來說,能夠擁有一家基金公司成為地方政府對地方券商領導的業績考核標準。”中信信托人士分析中小型券商對基金業癡情不減的原因。 沒有人意識到:越來越明晰化的制度設計注定了投資基金業將成為一種畸形燒錢游戲。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依照證監會頒布的《基金公司管理辦法》,除了基本的資本金等條件,一個基金公司要開業,至少需要40-50人,按照業內平均20萬的年薪水平,基金公司年均人力成本要1000萬元左右,加上其他成本,“一年沒有3000萬元,你根本無法運營一個基金公司。”幾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表示,“這意味著按照1.5%管理費率,基金公司至少要擁有一只20億份左右基金單位的股票基金。” 但基金業貧富差距正在拉大,先來者華夏、博時已經邁入了300億基金的行列,而后來者如金鷹基金等只能擁抱10多億規模的基金來取暖。 “市場上已經有一半基金公司在吃資本金了”,一個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從開業、籌建到發行新基金已經消蝕掉基金公司所有資本金。而現在,預期開業一年就開始贏利的規劃也變得遙遙無期。” 不過牌照值不值錢也是看在誰的手里面,如果是品牌比較差,沒有延續力的基金公司,則牌照沒有絲毫價值,因為提升一個公司品牌花費的金錢和精力也不比新設一個公司少。” 幾乎所有采訪者都表示,目前看好的有4類基金牌照:一是有強大的資源背景公司,例如中信和光大等;二是現在已經走上正軌的基金公司,例如華夏、嘉實等;三是有強大外資背景的基金公司;最后就是有銀行、保險參股的基金公司。 重蹈券商覆轍? 基金公司牌照發放沒有絲毫減少的跡象,有關跡象還表明,未來管理層對基金業牌照的發放持更加寬松的態度。 而隨著基金公司牌照日益增多,已經有人開始擔憂基金業會重蹈券商的覆轍。 1999年,曾有一些爭論,當時已經有90家證券公司,“大家開始激烈爭論券商是不是太多了,因為國內所有券商加起來不如國外一個美林的資產規模大。”江南證券人士表示,“證監會也意識到此問題,但沒有對券商問題進行處理,而是繼續發放新券商牌照,希望通過增加新券商來承接以前老券商遺留的問題,最終導致券商積累問題的爆發。” “其實直到現在,基金行業實在還不能稱為一個行業”,一個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基金業發展一方面要依賴證券市場的發展;另一方面依靠一個金融平臺。即使在國外,基金管理公司也只是大型保險公司或者銀行旗下的一塊業務。” 而中國的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基金可投資品種十分有限,一旦證券市場不好,基金沒有賺錢效應,基金業資金來源就會趨緊。另一方面,更大的家伙已經進入這個市場,銀行和保險已經形成對基金業的圍剿。 “你想,同樣一個1億元的大客戶,一個保險公司控制的集團能夠提供包括保險、基金和其它理財在內的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而基金公司則只能賣基金,誰更具有競爭優勢?”一位基金經理表示,“對那些資源少、規模小、沒有趕上好時機的基金公司來說,可能很快會被淘汰出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