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償期限論再現誘惑 封閉式基金終于脫離苦海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9日 15:31 北京現代商報 | |||||||||
封閉基金終于開始反彈,并出現了自9月21日重新調整以來的罕見井噴行情。而在之前的日子里,封閉式基金一直陷入更高折價、不斷被邊緣化的泥潭。10月28日,滬市基金指數盤中創出4年來的歷史新低,3只基金折價率超過40%。此后封閉基金仍是持續陰跌,到11月8日,滬市基金指數與今年4月的高點相比,跌幅高達24%。 在“封閉式基金轉開放式”的炒作后,這回有人拿出了“清償期限”的概念來。
2003年,在“封轉開”的誘惑下,很多投資者進入了封閉式基金,但是在基金法實施的背景下,“封轉開”卻遲遲不見進展,套住了一大批人。“封轉開”不成,有人就說了:封閉式基金不能轉成開放式,但封閉式基金總有到清償期的那一天吧,現在封閉式基金有35%的折價率,在到期清盤之前,只要凈值下跌幅度在10%以內,則持有基金到期便能輕松獲利,即使考慮到清盤所伴隨的套現成本、清盤費用等,持有基金到期收益為負的可能性仍然比較低,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舉例來說,以剩余期限最短的基金興業距到期僅有2年,到期清盤將理論上可以獲得14.8%的年收益率。若以到期日3年以內的封閉式基金按基金規模為權重構建組合,則到期年套利收益率可達13.87%。而目前,我國現有的封閉式基金中大型基金剩余期限仍在10 年以上,而小型基金多為改制后設立,因而期限較短,其中有部分小型基金的剩余期限僅有2~3 年。 “清償期限論”最有力的輔證就是機構的增倉。據最新可統計的2004年基金中報資料,機構投資者增持封閉式基金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前十大持有人持有的封閉式基金占總量的比例達到了37.46%,與上年末相比增長了5.14%。54只封閉式基金的持有人集中度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保險公司2003年底共持有封閉式基金份額約為254.29億份,半年內共增持了45.93億份,達到了300.32億份,占全部封閉式基金的比例由上年末的31.14%提高到了36.76%。到目前為止,保險資金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已經基本達到可運用資金的15%這個政策上限。而QFII同樣對封閉式基金虎視眈眈。瑞銀華寶在基金漢盛、鴻飛、興安、同德4只基金的新增總投入金額接近4000萬元。 但是,“清償期限論”成立的前提實在是太多了。首先是基金公司必須管理好封閉式基金。這實在是有點難度,即使是在封閉式基金不斷為基金公司提供豐厚回報的現在,各個基金公司對封閉式基金還是不夠“上心”,甚至不斷出現封閉式基金向開放式基金的“利益輸送”問題,更不用說清償期快到的時候,這些基金公司會怎樣對待封閉式基金了。從2004年封閉式基金的業績來看,在股票市場的大幅震蕩格局下,基金的業績表現也并不出彩,與2003年相比,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我們不禁要問:“30%的折現率,3年下來平均每年10%的穩定收益,聽起來不錯,但是到清償的時候還能有35%的收益率嗎?而且基金真的會贖回嗎?如果基金中的99%選擇延期,投資者沒有發言權,那樣還有多大意義? (傅樂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