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債券 > 私募基金 > 正文
 

私募基金存在即是合理 放水入市且宜疏不宜堵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8日 12:38 中國經營報

  作者:縹緲

  當前,A股市場何去何從?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屠光紹在上海提出“標本兼治、遠近結合、內外并重”的發展思路。事實上,推動股市上漲的力量,永遠都是資金,要點在于“標本兼治”,但這并不取決于管理層對于制度安排上的取向,因為任何制度變遷,都不可能超越“利益驅動”。

  對于股市,是疏是堵,治標還是治本,本來就是行業規范中最重要的選擇之一。但是,中國證券市場要發展、要壯大,只有“放水入市”,其中,尤以投資機構多元化最為重要,比如私募基金,也屬宜疏不宜堵之列。

  四大禍根

  眾所周知,滬深兩市公募基金的總量,現在已達到3000億元的規模。與此同時,兩市的私募基金總量與規模至少要超過公募。據筆者觀察,私募基金至少引發了四個問題。

  首先,現在沒有任何部門可以規范私募基金。其結果就是,私募基金成為一口真正的“不粘鍋”:無論管理層,還是投資者,均難以了解私募基金真實的運行、收益、成本控制及其風險管理情況。只要出現一只牛股,有800多個人都敢說那是自已“做的”。

  其次,風險更大、更加沒有保障。基金業的根本屬性本是代客理財。公募基金相當于一個由投資者組成的“生產合作社”,除稅收優惠、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優惠以外,也會有投資風險。其中最主要的風險是交易風險。

  而對于一些私募基金,特別是以沒有第三方進行托管的“委托理財合同”風險更大,不但有交易風險,由于其本身是以“債權”對于“委托代理權”所進行“行為替代”,所以投資者無從知曉其真實的操作,也不構成真正的“投資委托”,因而風險更大,更加沒有保障。

  其三,腐敗問題,層出不窮。由于私募資金“游離”于《基金法》之外,無法取得“法人地位”,一些法人資金所產生的證券資產的歷史數據,就會“丟失”,并由此形成市場中的“自然人”的現金持有量,越來越大。

  在今年三季報中,滬深兩市一共有8334自然人進入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排行榜”。其中最高持有人的資產數量達到5847萬元。很顯然,這些資產不可能“完全”屬于“個人”,有些應屬于私募基金。這一數據所反應的現象只是所有問題的一個典型的局部。監管者有責任弄清,這些持有大量流通股市值的投資人,其名字的背后,到底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機構”?但是由于數據的“斷續性”,市場至今無從知曉。

  其四,私募規則不能完全受到法律保護。以收益部分為例,由于私募基金通常是按《合同法》進行“約束”,所以,其收益的合規問題、涉稅問題,就很難做到沒有差錯。

  此外,由于前兩種分配都涉及到收益來源以及方式的問題,包括“第三方監管”的收益,所以,在券商全部退出這項中間業務以后,當前的私募基金,已經失去了與市場之間的“契合點”。如果不解散“契約”,不僅《合同法》無法保護委托方,而且有受托方也有“非法集資”的嫌疑。這種私募基金,產生法律糾紛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存在即是合理

  目前,大部分私募基金都是依照我國現有的《民法》、《合同法》的“委托代理原則”,來構建當事人之間關系的,而不是依照“信托原則”或“公司法原則”來界定各方當事人之間的權責關系,這種權責不清,造成很多私募基金的炒作風格相當激進——相當多的私募基金借此進行投機。

  事實上,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最基本的區別就是信息公開。相對于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要求低、自主管理、并以很高的“財務杠桿”獲取穩定收益。

  無論國內國外,對于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均存在很多的“潛規則”。很多私募基金,也因此得以與公募基金保持一種守望相助的市場合作、利益共享的關聯關系。

  由此可見,私募基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國際上,運作較好的基金基本上都是私募基金。相比之下,目前我國的私募基金,雖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甚至活的不錯,但一直無法“品牌化”,成為像量子基金、老虎基金、蘇格蘭基金一樣的大基金。

  也許在未來不久,中國也會產生出真正的品牌基金。當然,前提是需要經過制度建設,并且經過長期的市場篩選,使公募或私募類證券投資基金更加多元化、正規化。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私募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冬語
聆聽冬日溫暖聲音
西游情史
大話西游短信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