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仍需時間--聚焦人民幣理財市場新格局(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2日 10:05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風起云涌的理財市場預示著金融新時代的到來。然而,正如任何一個發達金融市場一樣,成熟總是需要時間和過程。專家指出,目前的理財市場還處于發展初期階段,很多理財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一些創新品種在設計上也存在著諸多弱勢。 同質化現象嚴重
同質化現象在同類理財品種中表現得很明顯。例如,各家銀行推出的理財服務,無論是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的金葵花、民生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的非凡理財,還是廣發銀行的真情理財,幾乎都是證券、外匯、保險、基金等投資產品的組合,投資者很難得到個性化的服務。基金的同質化也一直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大障礙。在標以各種名目的股票基金中,如果深究其投資方向和投資組合,投資者很難發現其中的明顯區別。 即使在不同類的理財品種中,重疊交叉的現象也多有出現。光大銀行最近在全國力推的陽光理財計劃,期限為一年,利率最高達到3%。收益率雖然較同期存款利率有大幅提升,但區別并不十分明顯。而從它的投資方向來看,與基金公司發售的貨幣市場基金相當類似,都是以國債、央行票據等低風險品種為主,對于一般投資者而言,投資于兩者之間區別不大。 近日備受關注的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也出現了向貨幣市場基金靠攏的趨勢。證監會要求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中投資于穩定收益類金融產品的投資比例不低于80%,風險收益類金融產品的投資比例不高于20%,如此的投資安排實質接近于貨幣市場基金。這是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但是另一方面卻抹煞了創新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費用優勢,因為目前貨幣市場基金通常不收取申購費、贖回費,并且管理費率0.25%至1%。 業內人士指出,理財產品同質化的原因有三:首先,居民的金融理財意識還不足夠,絕大多數居民仍然以儲蓄為第一理財手段,這就導致了市場中大部分理財產品屬于儲蓄替代型品種;其次,我國金融市場中金融工具數量有限,即使金融機構有開發新型理財品種的愿望,也往往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它們所能做到的只是在有限品種的金融工具間做不同比例的組合而已;第三,目前我國對金融機構仍然實行分業經營,各類金融機構在投資渠道上受到種種限制,使它們無法設計出行業跨度較大的理財品種。 創新品種限制頗多 除了同質化現象嚴重之外,制約理財市場發展的另一因素在于,創新產品在設計上往往存在諸多限制。 以券商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為例,盡管優勢多多,然而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接受單個客戶金額的起點都相當高。限定性的產品至少5萬元,非限定性的則要10萬元。這一底線對于普通的中小投資者顯然是個高門檻,這一部分投資者選擇集合資產管理產品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其需求很可能仍會穩定在基金產品上。 此外,已公布的部分創新產品目標規模較高。如中信證券(資訊 行情 論壇)的保本策略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目標規模為50億,相當于中等規模的基金。但是證監會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規定,證券公司對集合資產管理產品不得在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公共媒體進行推廣,因此該計劃是否能達到目標規模值得關注,可見試點券商在創新產品的營銷上的挑戰仍相當大。 期待進一步創新 從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來看,理財市場的空間十分巨大,無論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托,都可以從中獲得不菲的收益。而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經歷了長期金融壓抑的市場來說,拓展理財市場空間的關鍵還在于創新。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各類金融機構都已經在各方面積累了一定的資源。銀行手中握有大量的儲戶,保險公司的精算水平高超,券商諳熟證券市場,基金公司享有多個市場準入的優勢,信托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泛。只要各類金融機構能夠充分發揮這些優勢,針對特定客戶開發出更具個性化和吸引力的產品,今后的理財市場一定大有看頭。(上海證券報 記者葉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