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債券 > 新基金業 > 正文
 

保險資金入市帶來機遇與挑戰 不影響對基金投資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26日 14:14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股市顯然越來越進入一個機構博弈的時代。明顯的表現就是越來越多合法的專業性的機構投資者涌進股市,而前期股市雖然也有機構投資者,但未必是合法的或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顯然比其當年通過基金入市更加會顯示它在股市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還在于,它實際上形成了一個衡量基金投資的新標尺,也許從純經濟意義上來看,這個新標尺對基金管理公司的意義比較有限,但對其社會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塑造卻顯然有著不可小看的意義。顯然,基金管理公司乃至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對保險資金的直接入市會高度
重視,甚至不得不在經營策略上有所調整,尋找出新的手段來建立起與保險資金的新型合作關系。

  入市給基金帶來機遇和挑戰

  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標尺性,主要表現在:一是保險公司自營投資股市和通過基金投資股市的收益率有了比較,這也將成為保險公司內部衡量自身投資水平的依據。可以想象,保險公司的自營投資股市顯然期望超過它借助基金投資股市的收益率。二是各家保險公司自營投資股市的收益水平,將成為它選擇基金管理公司的一個標尺,它未來選擇基金管理公司必將更趨向于選擇超越其自身投資水平的基金管理公司。三是作為兩個投資門類的投資狀況有了整體性比較的可能,雖然基金的公募性質決定了它的信息披露公開性,而保險資金除了個別保險品種外,則未必有這種需要。

  就上述情況而言,對基金投資的影響表現在:一是基金管理公司必須研究保險公司股市投資的整體狀況,研究單個保險公司股市投資的偏好。二是說服保險公司投資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的理由將比原來變得簡單但又強硬,那就是和該保險公司股市投資狀況的比較。三是基金產品設計的鮮明性和個性化可能更容易獲得保險公司投資配置上的需求。但保險資金入市和基金投資本身并不是完全矛盾對立的事情:一是保險資金的入市,有助于強化投資的長期化,這一點保險資金的性質甚至不遜于基金資金的性質,這對基金這樣的機構化投資而言有利于優化機構投資的環境。二是歷史上保險資金通過基金投資也獲得過不菲的收益,從其自身資產配置、分散風險而言,投資于基金仍然會是其應為之舉。三是保險資金入市畢竟比例還比較小,通過基金渠道入市還是在其看好股市的情況下的一個較好的選擇。

  所以,保險資金入市,確實給基金提出了挑戰,但也帶來了機會,這種挑戰和機遇不僅是單個基金管理公司的商業機會,也是基金全行業所需要面對的。

  間接投資不會被取代

  保險機構直接入市不會影響對基金的投資。

  從保險公司自身資產組合管理角度來看,保險公司必然會選擇一些具有成長性和分紅能力的基金進行投資,而且開放式基金分紅收入可以免稅,而投資股票分紅收益具有不確定性;從保險資產的流動性管理角度看也需要投資基金。比如保險公司大金額地申購或贖回開放式基金相當方便,而直接買賣股票則需要較多時間;從保險資產風險管理的角度看,基金的投資組合能為保險資產過濾一道風險。

  另外,從資金來源看,直接投資于股市的保險資金將以增量資金為主,同時也包括對原有投資調整后分流過來的資金:第一是協議存款和債券到期后,不再追加投資,而是分流到股票投資。第二是在權益類投資內部作結構調整,即一部分資金從證券投資基金中撤離,轉而直接投資股票。但業內人士認為,撤離的資金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它不會成為直接投資股市的資金主流。

  根據目前保險公司投資基金的情況來看,平均投資比例是6%,最高的也不到10%,都未達到15%的上限。而且根據最近一段時間的統計,保險資金用于投資基金的比例一直在上升,證明保險資金有投資股市使資產增值的實際需求。這樣,保險資金獲準直接入市將吸引增量資金投資股市,目前市場上關于辦法出臺后,保險公司是否會"以550億直接投資取代680億間接投資"的疑慮是沒有依據的。

  (上海證券報 劉傳葵 梅君)

  
保險資金入市帶來機遇與挑戰不影響對基金投資 保險資金入市帶來機遇與挑戰不影響對基金投資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保險資金新聞 全部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歐洲冠軍聯賽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雀巢奶粉被訴造假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