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債券 > 新基金業 > 正文
 

開放式基金持有人結構大起底 機構理性個人弱勢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09日 09:38 21世紀經濟報道

  在基金市場中,機構投資者(以下簡稱為“機構”)入市的資金總量與個人投資者(以下簡稱為“個人”)幾乎是各占半壁江山。在“兩軍”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任何一方在某個基金種類上的刻意進出,都會引起雙方“力量”對比關系的變化。可以說機構是理性的,由于主客觀條件所限,個人是弱勢的。

  始于2001年,開放式基金占盡風頭,迄今總規模已超過封閉式基金一倍多,面對開放
式基金的蓬勃發展之勢,其持有人結構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況呢?

  截至2004年6月30日,全體開放式基金平均規模是24.11億份,平均凈值是0.9816元,平均凈值增長率是-1.46%。機構持有比例是43.39%,個人持有比例是56.61%,機構持有的比例低于個人持有比例,這與此行業在2004年上半年的投資運作業績不佳有關。

  機構偏愛偏股型基金

  在33只偏股型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60.16%,個人持有比例是39.84%。機構持有比例十分明顯地高于個人,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是19.92億份。

  在4只指數型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43.04%,個人持有比例是56.96%。此類基金的平均凈值是0.9023元,凈值增長率是-5.78%。此類基金的整體績效表現最差。出現這樣的結果,與其奉行的投資理念、基礎市場的行情走勢密切相關。另外,此類基金中具有積極投資成分的基金績效表現差于進行純被動投資的基金,出現這樣的績效結局,說明其積極投資的方法值得檢討。

  在5只偏債型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25.78%,個人持有比例是74.22%。

  在13只平衡型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33.06%,個人持有比例是66.94%。

  在11只債券型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41.57%,個人持有比例是58.43%。

  在7只貨幣市場基金當中,機構持有比例是33.05%,個人持有比例是66.95%。

  由此可見,機構首先偏愛的是偏股型基金,持有比例已經超過了六成。其原因在于偏股型基金是各類開放式基金當中最有潛力獲得較高收益的基金。

  對于偏股型基金中指數型基金,機構也有一定的持有比例,尤其是當市場指數偏低的時候。用機構的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對于指數基金的風險控制比較容易。

  機構最不喜歡的基金類別是債券型基金。雖然上述統計數據顯示機構在債券型基金上的介入比例較高,但是,11只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只有5.28億份,機構對于這個類別基金的總持有量只有24.14億元,尚不及很多偏股型基金的單只規模。債券型基金不受機構的歡迎,原因在于部分機構自己可以直接入市。

  偏債型基金、平衡型基金的個人持有比例明顯偏高。這兩類基金一方面規模明顯偏大,另一方面業績也沒有突出之處,機構從專業投資的角度出發刻意回避,是造成個人持有比例偏高的主要原因,而非個人喜歡風險、厭惡收益。

  在貨幣市場基金中,個人的持有比例也明顯偏高,其特殊的風險與收益特征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這個品種對于那些可以直接進入貨幣市場投資的機構來說,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他們可以從貨幣市場上贏得高于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

  機構投資力度逐年減弱

  在2003年以前成立的基金有17只,機構持有比例是64.22%,個人持有比例是35.78%。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19.07億份,平均凈值是0.9889元,平均凈值增長率是-2.01%。

  在2003年成立的39只基金中,機構持有比例是56.51%,個人持有比例是43.49%。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12.5億份,平均凈值是0.9851元,平均凈值增長率是-0.54%。

  在今年已經成立并公布中報的17只基金中,機構持有比例是29.01%,個人持有比例是70.99%。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55.78億份,平均凈值是0.9664元,平均凈值增長率是-3.03%。機構持有比例過低的原因在于銀華保本、德盛小盤這兩只基金的設計定位就主要是面向個人的,機構持有比例因而分別只有4.75%和9.94%。不過,即使除去這兩只基金,今年的這些新基金的機構持有比例也僅有32.85%。

  統計顯示,上述三個時間段的基金在今年中期的平均凈值正不斷下降,分別是0.9889元、0.9851元、0.9664元。隨著時間的延續,機構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投資力度正在逐年減弱,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與基金的盈利能力在逐年降低有關。

  今年的市場創新力度比較強,貨幣市場基金、第一只可以冠名“保本”二字的保本基金、以中小盤股票為主要投資標的德盛小盤基金等,都是市場中的新品種,比較重視吸引個人投資者。

  個人鐘情規模偏大的基金

  規模高于50億份的基金目前僅有10只,機構持有比例是24.47%,個人持有比例是75.53%。這些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是-4.12%。

  規模介于20億-50億份之間的基金。規模介于20億份至50億份之間的基金總共有18只,機構的持有比例是52.85%,個人的持有比例是47.15%。這些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是-1.82%。

  規模介于10億-20億份的基金。規模介于10億份至20億份之間的基金總共有20只,機構持有比例是66.66%,個人持有比例是33.34%。這些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是-1.17%。

  規模在10億份以下的基金。由于系列基金的原因,規模低于10億份的基金目前共有25只,機構持有比例是64.34%,個人持有比例是35.66%。這些基金的平均凈值增長率是-0.37%。

  統計顯示,基金的規模大小與不同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具有很強的關聯,即機構偏愛規模偏小的基金,個人較多地持有規模偏大的基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基金自身:規模大的基金業績相對較差,規模小的基金業績相對較好。

  機構持有基金比例隨凈值同步升高

  由于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不計入凈值,其凈值始終固定在1.00元,故本項分析剔除了貨幣市場基金,樣本基金共有66只。

  凈值在面值以上的基金共有24只,機構持有比例是67.86%,個人持有比例是32.14%,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13.87億份。其中凈值在1.04元以上的基金僅有9只,機構高度看好這類基金,所持有的基金份額占總份額的比例平均為75.01%,個人持有基金份額占總份額的比例平均只有24.99%,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19.01億份。

  凈值在面值以上的基金共有42只,機構持有比例是38.28%,個人持有比例是61.72%,此類基金的平均規模為27.13億份。

  統計顯示,凈值能夠最為直接地反映基金的投資績效情況,而基金績效的優劣也是與不同類型持有人的投資行為有著很大的關聯,機構對于基金的持有比例隨著基金凈值同步升高;個人對于基金的持有比例與基金的凈值呈反向變動關系。

  凈值增長率高的基金成為機構至愛

  凈值增長率是一個具有明確時間區間的業績指標,更加能夠說明基金在一個統計期間的績效表現,對于影響基金在該時間段中的申購、贖回情況具有最為直接的影響。

  凈值增長率為正值的基金有31只,機構持有比例是48.04%,個人持有比例是51.96%,平均規模為10.42億份。

  凈值增長率為負值的基金有42只,機構持有比例是41.23%,個人持有比例是58.77%,平均規模為29.11億份。

  統計顯示,如果僅僅從本期凈值增長率為正、為負這兩個指標簡單地考察,數據結果已經能夠初步顯示不同類型投資者的投資特點,即在凈值增長率為正的統計域中,機構所占的比例已經比全市場的平均比例高出近五個百分點。

  如果將凈值增長率再進一步細分,就會發現機構對于凈值增長率高的基金明顯偏愛,凈值增長率最高的基金板塊中機構持有比例最高,凈值增長率最少的板塊中機構持有的比例最低。

  機構理性 個人弱勢

  作為基金市場的主要發展品種,開放式基金已經獲得了機構的廣泛認可。雖然從市場整體來看機構持有的開放式基金比例沒有超過半數,但是,43.39%這個比例也已經很高,更何況是在當前這種走弱的市道下。另外,經過對不同指標的細分比較后可以發現,不同持有人在不同指標下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持有狀況有很大的區別,這種情況對于未來做好基金產品的創新開發工作、基金產品在各個階段上的銷售工作均具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今后,開放式基金的品種設計發展方向主要有兩個:偏股型基金(包含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偏股型基金由于收益預期最高,得到了機構響應。貨幣市場基金由于無交易成本,收益率也比較理想,因此受到個人投資者追捧。至于債券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包括保本基金)等,可以作為基金公司產品線上的一個點,但卻不可以做橫向延伸。

  在持續營銷時,對于已有一定運作年限、業績比較好、規模在10億至20億份之間、凈值較高、同期凈值增長率排名靠前的基金,應該以機構為重點營銷對象;對于貨幣市場基金,永遠的重點都是個人。另外,由于10億至20億份的基金業績普遍較好,基金公司也應該以此為鑒,不要盲目地為多收管理費而片面地追求規模擴張,否則,到頭來只能是自食其果。

  市場有一種帶有歧視色彩的觀點,認為機構是理性的,個人是非理性的。上述統計結構似乎又一次“證明”了這個觀點,因為數據顯示機構對于業績有著明顯的偏好,凡是業績表現良好的基金,機構介入的都明顯占多數;而在業績不好的基金當中,個人處處扎堆。

  造成這種鮮明對比的原因在于機構具有很強的投資選擇能力。機構擁有大量的專業研究與分析人員、投資管理人員,投資決策過程有著明確的程序。而在個人方面,雖然運作的是自己的血汗錢,但卻無法做到機構那樣專業化。

  因此,可以說機構是理性的,但不能說個人是不理性的,由于種種主客觀條件所限,只能說個人處于弱勢。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 王群航)

  
開放式基金持有人結構大起底機構理性個人弱勢 開放式基金持有人結構大起底機構理性個人弱勢 開放式基金持有人結構大起底機構理性個人弱勢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歐洲冠軍聯賽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雀巢奶粉被訴造假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廣州車展美女圖450張
經典兩廂車狂熱貼圖
家居家裝實用圖庫
北京打折樓盤信息匯總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