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債被低估得不可思議 保險公司和QFII熱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09月19日 14:04 經濟觀察報 | |
本報記者 張宏 實習記者 周暉 北京、倫敦報道 可轉債市場正在為保險公司和QFII所青睞。 從8月初保監會放開保險公司對可轉債的投資限制后,保險業對轉債市場的熱情逐漸變得濃郁,參與企業由8月份的四家增加到八家,出資總額由6.2億元上升到14.9億元。 與此同時,擁有巨量資金的QFII也突然在可轉債市場上大舉出手。據可轉債上市公司上半年公布的十大債券持有人統計結果,截至今年上半年,QFII在滬深可轉債市場上合計持有的可轉債面額較去年年底猛增45%。 容量僅25只、流通市值200億元的可轉債市場,突然擠進了兩大重磅玩家,流動性風險陡然顯現。 保險公司權衡利弊 若非主要投資人員出差在外,民生人壽或許不愿錯過9月7日山東海化可轉債的一級市場配售。他們是第一批試水可轉債的四家保險公司之一,在8月份金牛轉債的一級市場配售中動用了2.8億元資金。 “海化與金牛轉債的投資價值均不錯,只是所處行業不同。金牛屬于能源行業的中等企業,而海化在純堿生產領域是龍頭老大。”民生人壽資產管理部李正紅說。 9月12日,山東海化公布可轉債發行結果,八家保險公司名列其中。 這是自保監會8月初放行保險公司投資可轉債以來,保險公司第二次獲得一級配售的機會。與8月份金牛轉債時的審慎觀望相比,保險公司出手更加闊綽。 在參與金牛轉債網下部分認購的164家機構投資者中,民生人壽、太平人壽、永安財保、華泰財保四家保險公司參與。四家保險公司總計動用資金6.2億元。 時隔半月,平安保險、泰康人壽、人保財險等開始介入可轉債一級市場。在海化轉債的認購中,八家保險公司共計出資14.9億元,有效申購量為369890張。其中泰康人壽和人保財險達到了申購上限,各獲得99310張;平安保險有效申購量也接近上限,達到99290張。 時間或許是這種態度變化的主要決定因素。“在金牛轉債發行時,多數公司都沒有對可轉債做很好的研究,因此參與家數較少。”新華人壽資產管理部龍向欣認為。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他們對可轉債市場最大的憂慮是流動性。可轉債市場平均日成交額僅約1億元,在過去一周中(9月6日-10日),總體成交額又比前一周萎縮了1.19億元,只有1.96億元。 而可轉債的吸引力在于風險小。在過去數月股市低迷時期,可轉債頑強抗跌;而當9月16日大盤在政策信號激勵下飄紅時,可轉債卻也只是小幅上揚。在過去一個月中,基準指標——天相轉債指數下跌了11點。 利弊權衡,多數保險公司經過最初的猶豫后開始進軍可轉債市場。因為除了抗跌性較強的可轉債,其他保險資金可投資的領域——企業債、國債及基金均哀鴻遍野。 可轉債的期限一般為半年至三年,屬于中、短期投資,但無論是對財險公司還是壽險公司,都是愿意接受的投資品種。“可能財險公司的興趣要大一些,因為財險的投資收益一般一年一結。”龍向欣說。 而這些投資舉動尚僅限于可轉債的一級市場。“由于目前可轉債仍然處于相對供不應求的階段,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很差。保險公司進行一級市場的投資比較容易獲得較多的籌碼,而且,以保險公司手上持有的資金來說,其資金成本相對要低得多,保險公司在一級市場上更加具有優勢。”海通證券一位分析師說。 QFII的防御策略 在接受本報記者近期采訪時,馬丁可利(Martin Currie)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經理高桶卜(Jeff Coggshall)認為,“在經過外管局的警告后,我想QFII會在內地市場更有作為。” 馬丁可利是英國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他們的中國A股基金通過瑞銀華寶的QFII份額進入中國A股市場,為瑞銀華寶QFII旗下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但在問及具體投資策略時,中文熟練的高桶卜卻不愿多提。 QFII的動向卻已露出了端倪。根據可轉債上市公司上半年十大債券持有人統計結果,截至今年上半年QFII在滬深可轉債市場上合計持有的可轉債面額達到13.39億元,較去年年底增加了4.11億元,增幅高達44.26%。 QFII在可轉債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也大幅攀升。根據《上海證券報》公布的數據,截至6月30日,滬深可轉債市場的存量為176.34億,其中QFII占了7.6%的份額,比去年底上升了3.45個百分點。 統計結果顯示,進入可轉債十大持有人的QFII主要是瑞銀華寶、花旗環球金融和摩根士丹利。其中,花旗環球增倉的速度最快。今年上半年,其持有的可轉債面額為8.31億元幾乎較去年增加了1倍。按照追加后的2億美元投資額度計,其在可轉債市場上的投資大約占去了50%左右。 在投資品種的覆蓋面上,在公布半年報的22家可轉債上市公司中,共有19家公司在十大轉債持有人的名單上出現了QFII的身影,占比達到86%,比去年底上升了18個百分點。其中,有8家可轉債上市公司的第一大持有人為QFII。 瑞銀華寶成為水運轉債和西鋼轉債的第一大持有人;花旗環球則成為桂冠轉債、華電轉債等6只轉債的第一大持有人。 “在外管局指責部分QFII不作為后,這是他們在市場低迷時期的一種防御策略。”一位外資銀行的分析師指出。 今年以來, QFII資金在股市投資中趨向集中持股,十大重倉股的持股量均超過500萬股,其中持股量較高的中興通訊000063、長江電力600900、福耀玻璃600660都超過了2000萬股。同時,QFII也購入了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基金——博時現金收益基金。 流動性風險 QFII對可轉債的青睞或許是因為認同索羅斯的觀點,“中國的可轉債被低估得不可思議”。 興業可轉債混合型基金經理杜昌勇曾對投資者描述過這樣的場景:在一次與索羅斯的交流中,杜昌勇介紹了中國可轉債市場的情況,并讓索羅斯發出如此的驚嘆。 中國的可轉債一般由四大國有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擔保,如果發行人經營業績、財務狀況惡化,不具備償債能力,擔保銀行就要承擔償還責任。而且一般有票面利息,平均年利率在2%左右,而且轉股時的溢價經常是象征性的,一般為0.1%左右。在股價持續下跌后,發債公司還會修正條款,下調轉股價格。 與之相比,海外30%的可轉債為零息,信用等級遠不如國內可轉債,且一般不會有如國內公司那樣優惠的條款修正情況。 “QFII長期在海外運作,相比之下,國內可轉債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民生人壽的李正紅說。 “值得注意的仍是流動性風險。目前轉債市場規模有限,流動性較差,對于規模很大的保險資金,一旦進入套現可能困難。”華聯證券交易所證券分析師楊浩波先生認為。 隨之而來的,保險公司、QFII這樣的大資金量進入可轉債帶來了更大的流動性風險。“隨著保險公司逐步持有更多的可轉債,轉債的流動性很有可能長期處于較為低迷的狀態。”該海通證券分析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