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浙商銀行

糧油市場每周10.29-11.2簡析 大豆內強外弱

2012年11月05日 12:04  新浪農業 

  新浪農業訊 糧油市場每周簡析(10月29日-11月2日)情況如下:小麥市場,移庫小麥區域擴大有利行情平穩運;玉米市場,產區玉米上市量提升,政策預期支撐行情;稻米市場,新稻上市價格疲軟,進口大米數量趨穩;大豆市場,內強外弱,連豆強勢盡顯;食用油市場,高庫存低需求,價格繼續下跌。

  小麥:移庫小麥區域擴大有利行情平穩運行

  本周(10月29日-11月2日)隨著臨儲移庫小麥大面積投放,國內產銷區行情延續穩定走勢;產銷區粉廠出庫價隨麥價波動而略有漲跌,但整體面粉行情基本穩定;麩皮、次粉等副產品價格穩中趨弱。第290期臨儲小麥競價交易成交率為18.9%,較上周提升5.8個百分點。第291期臨儲小麥競價交易成交率為22.1%,較上周提升3.2個百分點。

  據市場信息,目前河北、河南南部貿易商普通小麥收購價多在1.16-1.18元/斤,山東東部、北部收購價多在1.17-1.19元/斤,河南中部、東部、山東西部、江蘇中部、南部等地收購價在1.14-1.16元/斤,河南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大部收購價在1.12-1.15元/斤。江淮主產區糧源偏緊是導致各托市主產省之間價差微小的主要原因。

  穩中趨強的普麥也適度提振了優質小麥的行情。本周,華北地區主要優麥如鄭麥366、藁優2018、濟麥17等品種糧庫收購價基本在1.19-1.21元/斤,較前期上揚0.01-0.02元/斤。由于今年優質麥產量提升,消費穩定,供需關系相對寬松,使得優質麥表現差強人意,分析認為,在沒有更有利于優麥行情的因素出現之前,普麥的走勢將對優麥產生關鍵影響。

  本周,臨儲小麥投放397萬噸,略低于上周。但成交量再次提升,累計成交87.88萬噸,較上周增加12.28萬噸;成交均價2145.46元/噸,環比略減16.14元/噸。從統計數據來看,所增加的成交量全部來自河南市場,同時也創下自去年5月中旬以來新高。本周移庫小麥投放量接近上周,成交量27.87萬噸,環比略低,投放區域進一步擴大到18個銷區省份,上周是17個省。近兩周移庫小麥較高的成交率體現出兩個方面,一是銷區對小麥需求較前期顯著改善,說明市場活躍程度提升;二是大比例的移庫小麥成交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產區現貨市場行情。

  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截止10月底,全面已播冬小麥2.86億畝,完成意向種植面積的84.4%,同比快0.7個百分點。其中,冀魯豫陜晉等地播種基本結束,皖鄂疆等省完成8成以上。整體來看,因秋播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土壤墑情適宜、光照充足,冬小麥播期集中,適播面積大,播種質量高,一播全苗,長勢整體正常。

  下周“十八大”正式召開,預計臨儲小麥依舊保持現有數量和現有范圍投放,成交情況維持良好水平,各地小麥及面粉價格將保持穩定,難有大幅漲跌可能。

  玉米:產區玉米上市量提升 政策預期支撐行情

  本周(10月29日-11月2日)產區玉米整體呈穩中偏弱局面,銷區基本保持穩定,而港口新糧小幅走高,陳糧依舊低迷。

  本周東北地區受天氣影響,新玉米上市量維持平穩,盡管收割基本結束,但價格偏低導致農民售糧積極性較低,加上部分企業手中依舊有陳糧尚未出庫,整個市場購銷略顯清淡。從價格上看,黑龍江貿易商收購的折算成標準水分和品質的玉米在1900-2100元/噸,吉林收購價在2100-2180元/噸,遼寧收購價在2150-2250元/噸。北方港口購銷相對活躍,到港玉米主要以新糧為主,由于主要是中紡、吉糧、北大荒等大企業收購,價格優勢明顯,水分15%的新玉米收購價在2280-2300元/噸,平艙玉米主要以陳玉米為主,價格穩定。

  華北玉米行情維持平穩態勢。內蒙15%水分新玉米凈糧收購價在2230元/噸,河北、河南收購價在2100-2200元/噸,山西收購價在2150-2200元/噸,山東收購價在2250-2300元/噸,安徽收購價在2050-2080元/噸。整體來看,一方面由于價格優勢導致上述產區玉米流往西南、東南數量不斷增加,推動了價格走強;另一方面,上市量開始增加又壓制了行情進一步走高。

  南方銷區和港口由于新糧大量到貨,消費持續平穩,無論是華北玉米還是東北玉米行情均維持穩定。但應該看到,銷區收購規模有限,主要依靠加工來消化,在當前供求寬松的情況下,后期銷區行情或穩中趨弱。

  飼養方面,國內生豬、白條肉出廠價格分別為14.78元/公斤和20.23元/公斤,環比降0.61%和0.25%,呈繼續成下滑態勢。但由于玉米和豆粕兩大飼料主要原料價格較低,豬糧比較上周提升1.15%,達6.16。從目前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量看,預計短期內豬肉價格將維持疲軟態勢,而玉米在后期溫和走高趨勢明顯,導致養殖效益或有所收緊。

  近期國家公布了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環比回升0.4個百分點,重返“枯榮線”之上,同日公布的匯豐中國PMI數據雖然依舊低于50的“枯榮線”,為49.5,但環比提升了1.6個百分點,創8個月來新高。盡管有分析認為相關數據并不能作為經濟將出現大幅反彈信號,但依舊可以認為是國內經濟形勢初步改善、企穩態勢逐漸明朗。

  對于玉米深加工行業來說,經濟指標向好,但短期內難以對行業形成本質性利好。目前玉米淀粉及玉米酒精企業開工率提升,企業虧損狀況有所好轉主要是因為原料價格較低所致,由此所帶來的市場供應顯著增加,加劇了行業競爭,在下游需求尚未全面復蘇的情況下,企業利潤短期內難有根本性改觀。

  綜上,后期國內玉米行情將維持當前平穩走勢,價格下探空間較小,但短期內大幅上漲亦無可能。預計各地行情將隨供需及收購形勢略有波動。對臨儲收購預期是支撐當前行情的關鍵因素,但筆者估計在11月內該政策難出臺。

  稻米:新稻上市價格疲軟  進口大米數量趨穩

  本周(10月29日-11月2日)國內稻米現貨市場整體弱勢依舊,晚稻上市收購熱度不高,中晚秈稻收購價格保持穩定;東北粳稻收購主體增多,但價格繼續小幅下滑。進口大米數量環比略降,但同比仍然大幅增加。早稻期貨價格區間震蕩格局仍未打破。

  新季中秈稻大量上市,根據國家糧食局公布信息顯示,截至10月25日, 12個中晚秈稻主產區各類糧食經營企業收購2012年產中晚秈稻615.4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42.7萬噸;其中國有糧食企業收購229.8萬噸,占收購總量的37%。

  由于中晚秈稻特別是優質稻保存時間較短,不太適合作為儲備糧,所以收購主體中加工企業一直都是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從今年稻米整體市場看,加工企業經營效益并不好。企業雖然近期開工率有所提升,但是仍然沒有出現加價搶收的局面,價格一直都呈現較為穩定的運行方式。目前湖南地區普通稻價格在1.35元/斤左右,黃花粘價格在1.45元/斤左右。預計后期隨著大量晚秈稻上市,價格仍將以穩中趨弱的方式運行。

  雖然今年東北地區水稻種植期間,總體天氣狀況較好,品質也較去年有所提高,但是后期的連續陰雨天氣導致水分偏高,保管苦難。針對以上問題以及農民的實際困難,黑龍江省出臺了《關于國有糧食購銷企業開展代收、代烘、代儲業務工作指導意見》,支持當地的搶收保糧,確保農民種糧豐收又豐產。

  去年為了緩解農民賣糧難問題,國有儲備企業入市大量收購東北粳稻,使得糧源主要集中在儲備庫中,使得今年年中開始市面上可用糧源較少,價格也隨即走出一波升勢。近期隨著新季粳稻收獲上市以來,市場價格開始逐漸走低,目前圓粒粳稻到廠價在1.46元/斤左右,長粒粳稻到廠價在1.55元/斤左右,均較開秤時下跌近0.10元/斤。短期內東北粳稻價格仍將以弱勢運行為主,原因主要在于陳糧庫存高企、大米終端消費不旺以及新季稻水分偏高這三個問題。由于存在有一定的收購風險,加工企業傾向隨購隨銷,而貿易企業也不愿大量采購。目前的市場情況下,企業話語權有所加大,在收購時紛紛采用提高收購標準和壓低收購價格的策略。

  最新海關數據顯示,9月份進口大米23.4 萬噸,環比下降0.6萬噸,但是同比仍然增加了20.9萬噸。近期數據顯示目前單月進口大米數量已經趨于穩定,基本上在20萬噸左右的水平,主要進口地仍然是越南,占比約為72%。目前5%破碎率的越南大米到港價較國內同等規格的早秈米便宜近0.15元/斤,價格優勢十分明顯,主要用于配米和米粉的制作。

  本周鄭商所早秈稻期貨繼續窄幅震蕩,主力1301合約開盤于2646元/噸,最高到達2657元/噸,最低到達2629元/噸,收盤于2640元/噸,小幅下跌0.45%。本周大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油脂油料品種急漲急跌震蕩幅度明顯加劇,但是早秈稻、小麥、玉米期貨繼續小幅震蕩,顯示出了資金仍然聚焦于國產豆提高最低收購價以及臨時收儲等消息的短期炒作。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的中國稻谷供需平衡表分析顯示基本面仍然沒有出現變化,總體供需仍然呈現產大于需的局面。預計短期早稻期貨仍將維持窄幅震蕩走勢。

  大豆:內強外弱 連豆強勢盡顯

  本周(10月29日-11月2日),南美天氣即將好轉,但種植進度已經滯后,出口數據持穩,市場看好中國需求,美豆期價先抑后揚,收儲政策出臺在即,連豆期價大幅補漲,內強外弱持續。進口大豆壓榨效益再創新低,油廠虧損擴大。油弱粕強,油價大幅下挫而粕價表現抗跌。外資收購事件持續發酵,豆農惜售加劇,收購價格環比走堅。

  本周,美豆基本面上喜憂參半,美豆期價周初在南美天氣改善的利空打壓下大幅下跌,隨后在需求支撐下小幅反彈,走勢先抑后揚。一方面,南美天氣開始好轉,豐產前景逐漸明晰,但種植進度已經落后于往年同期水平;另一方面,美豆出口需求持續平穩,在本周良好的中國經濟數據出臺后,市場更加看好后期中國對美豆的進口需求。中國需求在價格高位依然保持旺盛,而南美種植進度落后導致南美新豆提早上市的預期落空,加劇了美豆中期供需偏緊的局面,令期價重獲上升動力。利多方面:一是美豆出口檢驗量屢屢大幅超出市場預期,本年度出口檢驗量同比大幅增加。USDA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止10月25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172.3萬噸,高于市場預估區間,去年同期為134.8萬噸,本年度累計出口檢驗841萬噸,同比增幅達48.7%。二是美豆收割進程進入尾聲,USDA作物生長報告顯示,截止10月28日當周,美國大豆收割率為87%,高于去年同期的85%,但略低于市場預期,收割進度相比之前已經有所放緩,月底美豆收割進程進入尾聲,宣告農戶的季節性拋售結束。利空方面,本周天氣預報確認未來南美天氣將改善,巴西部分缺水地區11月將出現降水,盡管前期阿根廷降水過多導致種植進度放緩,但大豆種植的時間窗口依舊存在,之前充沛的降水為后期南美大豆增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本周宏觀面偏多,中國官方和匯豐PMI數據均符合市場預期,其中11月1日公布的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也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臨界點之上,顯示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并出現回升的勢頭。美國GDP和其他宏觀數據也整體利多,受以上利多數據影響,本周歐美和亞洲股市反彈,CRB指數也止跌企穩。

  本周資金面上,基金對豆類品種的態度分化,截至10月23日的CFTC持倉報告數據顯示,基金對大豆和豆粕的凈多持倉小幅增加,但基金對豆油的凈空持倉繼續增加,說明基金看好大豆、豆粕價格的后期走勢,看空后期豆油價格。

  后市看來,大豆基本面正在好轉,在前期大跌的過程中,市場可能已經確立了季節性低點。利多方面:一是隨著北美收割進入尾聲,現貨市場價格表現堅挺,說明農戶拋售已經進入了尾聲。二是南美天氣炒作隨即粉墨登場,南美天氣開局不佳,局部干旱和洪澇并發,可能對南美大豆的高單產預期構成威脅,同時種植進度滯后導致南美供給延后,引發市場對明春大豆階段性供給斷檔的擔憂。三是中國需求依舊強勁,雖然近期有所放緩,但隨著四季度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需求可能維持同比增加的勢頭,并導致美豆期末庫存進一步下降。利空方面,一是USDA11月報告可能繼續上調美豆單產;二是南美種植面積大幅增加已成定局,隨著后期南美天氣的改善,南美豐產的可能性依舊存在。基于以上分析判斷,市場短期可能進入底部震蕩的階段,中期上漲行情依舊可期。

  技術面看,本周初美豆主力1月期價破位下跌,但隨即反彈并持穩于20日均線上方,顯示期價在20日均線的支撐較強,后期穩步走高的可能性較大。基于以上判斷,筆者建議可在期價回調至20日均線以下逢低買入,并中線持有。

  本周,連豆期價強勢補漲,連豆指數周漲幅1.61%,持倉周環比大幅上升,做多資金繼續入場拉升期價。內盤表現繼續強于外盤。國產大豆價格受到以下因素的支撐。一是今年國產大豆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市場供給銳減支撐國產大豆期價;二是今年國產大豆出口形勢良好,今年1-9月出口量為22.4萬噸,同比增長42.21%,已經超過2011年全年的出口數量;三是臨儲大豆拍賣底價大幅提升,人為抬高了國產大豆價格運行的底部,利好后期國產大豆價格走勢;四是臨儲大豆拍賣成交率銳減,導致國產大豆的政策供給減少;五是今年全球市場持續呈現粕強油弱的格局,說明蛋白相對短缺而油脂相對過剩,國產大豆因其高蛋白含量而有望受到市場青睞,并導致國產大豆相對進口大豆的溢價。基于以上分析,筆者維持未來連豆期價將表現抗跌,或將走出獨立上漲行情的判斷。

  短期內盤基本面上的利好刺激較多。一是本周媒體報道益海嘉里公司入市加價采購的新聞,雖然炒作的成分居多,但說明大型外資企業對后期行情看好,市場對此表現積極,期價應聲而起;二是每年的11月初是臨儲大豆、玉米的收購政策出臺時間,市場選擇在此時機拉升,具有一定的政策市意味。后市看來,市場普遍預期今年的大豆臨儲底價將大幅調高,市場預期的托市底價區間在4400-4600元/噸,目前主產區油廠的收購價格也處于該區間范圍內,托市底價預期與市場價接軌良好。本周,東北地區國產新豆收割全部結束,新豆大量上市,但前期收購價格高開低走,加之近期媒體操作外資加價收購,導致豆農惜售情緒加重,市場等待托市收購政策出臺打破僵局。技術面看,連豆主力1305合約本周回踩20均線后,大幅拉升,相繼突破4877元/噸和4922元/噸的阻力位,強勢盡顯,技術面上升趨勢良好,但后市需防范收儲政策出臺后的利好兌現行情,仍可依托5日均線逢低買入。

  本周主要港口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上升,分銷價格大幅下跌,進口大豆到港成本為5050-5100元/噸,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4550-4600元/噸。本周國內油粕現貨價格繼續下跌,進口大豆榨收益維持在-500元/噸以上,國內油廠虧損加重。港口分銷大豆壓榨負收益縮減至盈虧平衡點附近。由于內盤油粕價格跌幅大于外盤大豆價格跌幅,本周近月船期大豆壓榨收益虧損幅度繼續加大,不利于油廠外盤點價需求的恢復。從歷史規律上看,進口大豆壓榨收益創出年內新低,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階段性底部區間,后期油粕價格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出現一波反彈的可能性較大。

  本周,連盤豆粕期價低位企穩,觸底反彈,成交量和持倉量均小幅下降,本周市場油弱粕強,受到CFTC持倉明細顯示基金持續看空的影響,豆油價格大幅下跌,而豆粕價格表現相對抗跌。本周豆粕現貨價格小幅下跌,現貨價格周環比下跌20-50元/噸,周五沿海43%蛋白豆粕價格3840-3900元/噸。豆粕價格繼續受到飼料養殖需求復蘇的支撐,受近期玉米、豆粕價格下跌的影響,我國豬糧比回升至6:1的盈利區間,預示著養殖業補欄積極性后期可能回升。后期豆粕價格仍受飼料養殖高存欄及補欄回升的支撐。后期豆粕價格或將低位企穩,油弱粕強可能持續。建議養殖戶控制庫存量,逢大幅回調適當增加采購量。

  食用油:高庫存低需求  價格繼續下跌

  本周(10月29--11月2日),雖然國際市場油脂油料價格弱勢橫盤,但國內植物油期貨價格在高庫存低需求的壓力下,再次較大幅度下跌,表現明顯弱于外盤。未來幾周,高庫存仍將壓制國內貿易商的采購熱情,成為國內植物油價格向下的主因。

  本周,在今年大豆高種植收益帶來的賣盤壓力和市場對南美種植期天氣的炒作下,CBOT大豆弱勢橫盤,技術面看,未來一個月仍以弱勢盤整為主。本周,連盤豆油繼續較大幅度下跌,走勢明顯弱于外盤,技術面看,仍在下跌通道,中期有回補8200元/噸缺口可能,操作上建議觀望。本周,國內豆油現貨價格隨期盤下跌,主要是目前國內豆油庫存處于歷史高位水平,而需求不振,貿易商采購積極性不高,油廠在庫存壓力下對后期豆油走勢不樂觀。本周沿海地區一級豆油出廠價格8900-9200元/噸,較上周下跌100-200元/噸。東北內陸地區一級豆油價格9200--9550 元/噸,較上周下跌100-200元/噸。河南地區油廠一級豆油報價9200--9280元/噸,較上周下跌120-170元/噸。在去庫存化之前,預計國內豆油現貨價格將繼續探底,國內一級豆油現貨價格全線在9000元/噸以下運行也指日可待,未來一周操作上建議觀望。利空因素:一是當前國內油廠散油庫存和中小包裝庫存均遠超往年同期,去庫存化將需時日。二是目前國內植物油市場離元旦春節雙節備貨還有一個來月,處于消費淡季,貿易商還無需備貨,需求不振將突顯庫存壓力。三是當前國內豆油和棕櫚油價差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均是近七年的最高水平,棕櫚油價格很可能拖累國內豆油價格。四是四季度進口大豆到貨量高于預期,國內油廠開工率處于正常水平,豆油庫存有進下上升可能。利多因素:一是明年2月份底前,國際市場大豆仍主要依賴于美豆,市場普遍認為四季經濟將好于三季度,并利于商品類需求,資金有可能炒作中國需求和階段性大豆供給。二是國內豆油期現貨價格在經歷了10%的下跌后,部分資金可能認為底部已到急于入場,帶來市場在下跌在的反彈。

  本周,受相關油品帶動鄭商所菜油1305合約震蕩下跌,重心下移,技術面看,下一周菜油1305合約仍有下跌空間,操作上觀望。本周,在成本的支撐下,相對于豆油和棕櫚油,國內菜油現貨價格較為穩定。國內產區貿易四菜主流價格在10600-10900元/噸;國產四級菜油價格在11000-11300元/噸,均基本與上周基本持平,但由于和豆油、棕櫚油的差價繼續擴大,國內菜油毫無競價優勢,市場購銷兩不旺,呈有價無市狀態。預計未來一至兩周,國內菜油價格將較為穩健,需仍較疲軟。利空因素:一是國內菜油和豆油的價差進一步擴大,菜油處于競價劣勢,不利于菜油需求。二是國內植物油基本面整體偏空,豆油和棕櫚油走弱也必會拖累菜油。利多因素:一是今年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菜籽產量低于預期,國際市場菜籽價格較為堅挺。二是目前多數菜油貨源掌握在國儲手里,且成本較高,短期內并不具備低價拋售條件。三是國內港口工廠現貨菜油多數已經預售,庫存相對壓力亦不大。本周,冬菜籽余貨已經非常有限,國內秋收菜籽價格穩定,內蒙產區春菜籽價格站臺價均穩定在2.5元/斤附近,新疆昭蘇菜籽交易稀疏,報價仍在2.55元/斤;青海及海拉爾地區站臺價格均在2.5元/斤上下,甘肅山丹軍馬場裝車亦在2.5元/斤上下。加拿大油籽CNF12月船期報價穩定在694美元/噸,理論到港成本在5508元/噸上下。

  本周,高庫存壓力下,市場預期悲觀,連盤棕櫚油1305合約繼續震蕩下跌,再創兩年新低,技術面看,下周仍有下跌空間,操作上建議觀望。本周,國內港口棕櫚油價格在期盤下跌,港口高庫存,市場低需求的共同作有征,繼續下跌。沿海24度棕櫚油銷售價格集中于6250-6450元/噸,較上周下跌300-350元/噸。棕櫚油作為主要工業用油,需求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最深,表現結果就是無論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棕櫚油和豆油,和菜油,和棉油等主流品種的價差呈不斷擴大趨勢,其中國內棕櫚油和一級豆油現貨價差達2600元/噸,連盤1305合約棕櫚油和豆油價差達2100元/噸,均見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平。預計未來兩周,國內棕櫚油現貨價格仍以弱為主,操作上建議觀望,不要急于抄底。一是,雖然馬來西亞已經提高了毛棕櫚油的免稅出口配額,印尼政府在本周也將毛棕櫚油和24 度棕櫚油出口關稅分別下調至9%和3%,以促進棕櫚油的消費和出口,但需求仍難提振,四季度主要生產國庫存仍將環比上升,將壓制馬盤棕櫚油價格。二是目前棕櫚油進口成本和連盤有套利空間,部分貿易商在連盤拋售套利,打壓盤面價格,并會傳遞到現貨。(供稿: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研究預測部)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 張捷:發展旅游業當前是得不償失
  • 張茉楠:看清匯率戰背后的真實邏輯
  • 安邦智庫:土地憲法能對城鎮化硬約束嗎
  • 葉檀:對經濟不要過于樂觀
  • 朱大鳴:未來十年最大挑戰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黃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個愚蠢的概念
  • 朱小央:大學生爭當清潔工彰顯私企無奈
  • 陶冬:美大選見真章 日巨企露敗象
  • 太友:鄉鎮規劃CBD是跟市長開玩笑嗎
  • 姜汝祥:王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