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國務院:設定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核心區域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3日 15:25  中國網

  中國網2月13日訊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近日印發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規劃指出,規劃指出,綜合考慮各地自然資源條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農業發展基礎等因素,按照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梯次推進的思路,以“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格局為核心,著力建設重點推進、率先實現和穩步發展三類區域,引領全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一)重點推進區域。包括東北平原、黃淮海平原、長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區、華南、甘肅新疆等“七區二十三帶”的主要區域。該區域地勢平坦,水土資源匹配,農業生產技術較為成熟,農業生產條件具有良好基礎,是我國糧食生產核心區和棉油糖、畜禽、水產、蔬菜、水果、蠶繭等其他農產品主產區,承擔著主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的主體功能。加快推進該區域現代農業建設,事關全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和國家糧食安全大局。

  ——糧食生產核心區。主要指《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確定的24個省(區、市)800個糧食生產大縣(市、區、場)。“十二五”期間,繼續發揮該區域糧食安全基礎保障作用,調動各方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以建設小麥、玉米、水稻、大豆優勢產業帶為重點,深入開展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提高農機裝備和作業水平,大力開展高產創建和科技指導服務,推廣防災減災增產關鍵技術,加快選育應用優良品種,大幅度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現代化生產水平。大力發展糧食精深加工及倉儲物流業,完善糧食倉儲運輸設施,引導龍頭企業向優勢產區集聚,促進就地加工轉化,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

  ——其他主要農產品優勢區。主要指《全國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確定的棉花、油菜、甘蔗、天然橡膠、蘋果、柑橘、馬鈴薯、生豬、奶牛、肉牛、肉羊、出口水產品等12種農產品優勢區,以及蔬菜、蠶繭等農產品生產的主體區域。“十二五”期間,以建設區域內各類農產品優勢產業帶為重點,推動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強化質量安全監管,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加工轉化率。繼續鞏固棉油糖、水果和蔬菜等產品供給保障地位,著力強化技術裝備支撐,突破瓶頸制約,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繼續鞏固生豬、牛奶等大宗畜產品供給保障區的主體地位,強化出口水產品生產基地功能,加快現代養殖業發展。

  (二)率先實現區域。包括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發達地區,以及沿海地區以外的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大城市郊區和大型集團化墾區。該區域交通、區位、市場和人力資源優勢明顯,資本、技術等現代化生產要素集約化程度高,是我國集約化農業、規模化農業和多功能農業發展較好地區。加快該區域現代農業建設,對于引領全國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東部沿海先導農業區。主要指環渤海、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等發達地區。“十二五”期間,大力發展資本、技術密集型農業,保持耕地面積不減少,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加快發展以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為重點的高效農業、精品農業、外向型農業和生態休閑農業,探索企業化、集團化發展模式,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和集約化經營,提高信息化、優質化和品牌化水平,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大城市郊區多功能農業區。主要指沿海地區以外的直轄市、省會城市等大城市郊區。“十二五”期間,統籌推進新一輪“菜籃子”工程建設,合理確定大城市郊區“菜籃子”產品生產用地保有數量,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園藝產業和畜禽水產業,提高大城市“菜籃子”產品的自給率。在穩定城市副食品供應保障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挖掘農業的生態涵養、觀光休閑和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農墾規模化農業區。主要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黑龍江農墾、廣東農墾等19個大型集團化墾區。“十二五”期間,繼續發揮規模優勢,全面推進機械化、標準化、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和現代農業裝備建設,著力建設國家商品糧供給重點保障區,建設天然橡膠、棉花、糖料、牛奶、種子等大型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提升墾區現代農業發展水平,示范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并在農業“走出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三)穩步發展區域。主要指草原生態經濟區,包括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區和青藏高原草原地區,涉及內蒙古、四川、西藏、甘肅、青海、新疆等13個省(區)。加快該區域現代農業建設,對于保障全國生態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十二五”期間,牢固樹立生產生態有機結合、生態優先的基本方針,加強草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穩步推進退牧還草和游牧民定居工程,加強以節水灌溉飼草地為重點的牧區水利建設,建立草原增加碳匯和生態補償機制。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優化生產布局和畜群結構,提高科學飼養和經營水平,加強農牧互補、牧養結合,促進草畜平衡,發展生態畜牧業。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