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瑋】謝謝兩家媒體。下面,我們來聽聽觀察團的點評。中共長興縣委書記章根明先生。
【章根明】我在今年走基層時去過盲人四兄弟家里,親眼感受到了這個家庭生活的坎坷。生活在黑暗中,在一種沒有色彩的世界里,你們生活的艱辛程度是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但是,我卻被你們的一種精神感染著,特別是在一起勞動的時候感受特別強烈,那就是樂觀、豁達、孝順和忍辱負重。作家路遙曾經說,任何人最終都要佩服能夠用雙手創造生活的人。你們的雙手創造的不僅僅是生活,更是你們對命運不屈的風骨!所以我們感動,也更加欽佩!正是有了這種正能量,年輕女孩趙燦也發自內心走進這個家門,愿意擔當起這個家庭的一扇窗。有了趙燦的加入,這個家庭會變得更加溫暖,更增添歡笑。這不是人間大愛,但你們的真誠與善良也教會了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怎樣去愛。
【張 瑋】謝謝點評嘉賓精彩的點評,也謝謝趙燦和盲人四兄弟。好人一生平安,祝愿你們的生活能夠永遠充滿陽光!接下來有請楊光為大家帶來一首《你是我的眼》。
11月17日 16:18盲人四兄弟和他們的“眼睛”趙燦的故事
【張 瑋】有請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陳莊村的趙燦和盲人四兄弟。
【張 瑋】因為眼睛完全看不見,如果不是錄制節目,盲人四兄弟根本不會離開村子,來,趙燦,帶著四兄弟和大家打個招呼!
【趙 燦】各位叔叔嬸嬸,哥哥姐姐,大家好!
【張 瑋】能從滄州到湖州,這一千公里對普通人來說,不過就是三個小時的動車,但是對于這家人卻是太不容易了!別看四兄弟在家里干活利索,但是只要離開村子,每走一步,都需要依靠趙燦的引導。趙燦一定很辛苦吧。
【趙 燦】雖然很辛苦,但是我不怕。
【張 瑋】趙燦他干爸,咱這閨女怎么樣?
【陳燕起】原來就我媽一雙眼睛,我媽死了以后離開趙燦我們一天也過不了。有她在我們心里就亮堂。
【張 瑋】為什么哥兒四個都看不見呢?這是先天的嗎?
【陳燕起】遺傳病吧,都是二十歲上下就慢慢看不見了。
【張 瑋】現在四兄弟都多大年紀啊?
【趙 燦】我大伯59,干爹56,大叔52,小叔49了。
【張 瑋】原本素不相識,僅僅是因為趙燦某一天無意中在電視上看見這家人的故事,就徹底改變了五個人的命運。趙燦你當時為什么想要幫助他們呢?
【趙 燦】我看到他們生活那么艱苦,但一家人還是很樂觀,覺得很震撼。后來我和同學去滄州玩兒,打聽了一下就去他家看了看,當時他們正在地理干活兒。我覺得他們很不容易,就留下來照顧他們。
【張 瑋】然后就一直住到現在了嗎?有件事情我很好奇,咱一個大姑娘和他們四個大老爺們住在一起,有人說閑話嗎?
【趙 燦】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會用行動證明!
【張 瑋】趙燦你在家都幫他們做些什么呢?
【陳燕起】她什么活都干,我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是心里亮堂堂!
【張 瑋】看來,這個家,沒有趙燦不行。2012年,盲人四兄弟家里發生了一件大事,趙燦做出了一個極其重要、而且是改變了四兄弟命運的決定!來,她干爸,拿出來給我們展示一下。
【陳燕起】戶口本。我堅決要把這個寶貝收好!
【張 瑋】戶口遷過來了,四兄弟高興了,趙燦,你的親生父母對這件事難道沒有意見嗎?他們就心甘情愿八女兒送給別人?
【趙 燦】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父母開始當然不同意,但父母說,只要你自己做出的事自己不后悔,我們都會支持你!
【張 瑋】趙燦我看你怎么是越來越胖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趙 燦】沒辦法,瘦不了了!我剛來的時候有點水土不服,我就喜歡喝飲料,他們心疼我,干爸大伯他們經常給我買飲料,放的到處都是。我喝了飲料也就變得胖了。
【張 瑋】那你幾位干爸爸們今天有沒有給你帶飲料來?
【陳燕起】帶來了,在我兜里呢。
【張 瑋】趙燦,那你想過以后這婚姻大事會怎么解決?
【趙 燦】入贅!到我家來,和我一起照顧干爸和叔叔伯伯!
【張 瑋】這是誰的生日蛋糕啊?給誰過生日?
【趙 燦】本來上周是我干爸的生日,我想在今天給他一個驚喜,讓現場所有人一起給他過這個生日,讓我的叔叔伯伯一起吃這個蛋糕。以后每個生日,我都要陪他們四個一起過!
【楊 光】我也是盲人,佩服盲人四兄弟的勇敢,更佩服趙燦的勇敢和善良。我決定將三萬塊錢捐給這個特殊的家庭!
【張 瑋】好,楊光,你來起頭,讓我們為這個家庭,送上一首生日快樂歌,為他們一起過一個特別的生日!
11月17日 16:34三農人物之打工書記:邵中國
【劉棟棟】您現在收看的是“中國農業銀行杯”CCTV2012年度三農人物面對面走進浙江湖州長興的錄制現場。接下來要出場的是一名蘇北漢子,他也是一名基層黨員,他不圖回報,為自己熟知的家鄉和一座陌生的城市,默默無聞地履行著一名黨員的職責。他是誰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小片。
一個流動的黨支部,搭起了一個溫暖的家。遠在他鄉,卻心系家鄉。——邵中國
【解 說】這是一個遠在他鄉的家,家長名字叫邵中國。從村支書到清潔工,再到萬名打工人的“主心骨”,他所“領銜”的流動黨支部,讓身在異鄉的黨員找到了“家”。
當過7年生產隊長,4年村長,11年村支書。這份特殊的經歷,讓邵中國有那么一點兒“與眾不同”。當時,江蘇省灌南縣李集鄉安圩村共有16個黨員在杭州打工。邵中國找到大家一聊,沒料到他們也想在杭州安個家,也希望把黨組織搬到杭州來。
2000年6月,灌南縣李集鄉打工人員流動黨支部在杭州市下城區朝暉街道黎園社區正式成立,26名黨員亮出身份,通過無記名投票,選舉邵中國為支部書記。
以支部為陣地,黨員們親幫親、鄰幫鄰,在灌南和杭州之間架起了勞務之橋。支部給黨員下達任務,每人每年至少為10個灌南人提供務工信息。
邵中國身先士卒,但凡找到他的,不僅管找工作,而且還管吃、管住,一直到找到工作為止。最多的一個晚上,他住的地下室里就收容了五六個人。
這樁“賠本買賣”讓本來收入就不高的家人很惱火。
但是邵中國堅持著,寧愿抽空撿垃圾補貼家用。這么多年,他已經算不清有多少人經他的手在杭州站穩腳跟,甚至記不起對方姓什么、叫什么。但是在杭州有一個流動黨支部的消息,卻在家鄉灌南迅速傳播開來。很多灌南人一到杭州,就先來“投奔”黨支部。“投奔”邵中國。
從黨支部到黨總支,再到黨委,如今的灌南縣駐杭州流動黨委已經下設6個黨支部,“管轄”范圍擴大到所有在杭務工的灌南籍黨員138人。8千多灌南人在流動黨支部的介紹下來到杭州,每年掙回3千多萬元。
流動黨委不僅是“職介所”,還是“維權站”。13年來,邵中國他們作主處理勞務糾紛100多起。
當越來越多的灌南人成功地融入杭州,成為自豪的新市民,有的還成了大老板。邵中國還是拿著微薄的收入,住在地下室里。但他自得其樂。如果說到收獲,那就是先后被選舉為杭州市第二屆平民英雄,全國先進黨務工作者 江蘇省第十二屆黨代表等許多榮譽。
【邵中國】然物質上沒有得到什么,但是在榮譽上得到了很多,這就是我的精神支柱。
【解 說】不但獲得了許多榮譽,邵中國還得到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七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