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曾幾何時,漁船的“船老大”在海邊鄉村是一個很搶手的職業,擁有一條自己的漁船出海是很多人的夢想,也意味著不少的收入。時過境遷,海鮮價格雖大幅上漲,但“船老大”的生存環境卻日益窘迫,“打不著魚、招不到工、掙不到錢”的現實讓他們手中的舵不知該轉向何方。
魚難尋:從“放流”到“拖底”
5月11日中午,膠南市瑯琊鎮西洼村的碼頭上,剛剛出海歸來的一位“船老大”正在收拾著自己這趟出海的戰利品——1箱幾十斤左右的面條魚,滿臉愁容的他指著這些面條魚對記者說:“今天早上出的海,就打到這么點東西,連油錢都不夠,本來覺得這幾天水溫上來了,能打到東西,沒想到這趟又賠了!”
瑯琊鎮臺西頭村的肖長明今年48歲,19歲開始出海的他現在是一艘180馬力漁船的船長,眼瞅著“禁漁期”日益臨近,從去年收工后到現在,他卻一趟船都沒有出。“我也著急啊!但現在就是這么個局面,出過海的都賠錢,不出海的也沒收入。”肖長明一臉無奈,“今年四月份的時候,我們村有一個船主出了一趟三四天的海,結果賠了三四千塊錢,得到這個消息后,我就不敢出去了,現在只能等到禁漁期后了。”
魚太少了,這是記者在采訪這些船老大時聽到的最多的話。按照68歲的“老船頭”肖永足的說法,從這幾年捕魚的方式就可以一窺端倪:“上世紀90年代到2002年左右,我們都是用‘放流網’的方式捕魚,傍晚的時候放下網,就讓海流帶著網走,早上起網就能捕到不少魚,那時候只要撈些浮魚就有不少的收獲。”肖永足告訴記者,“但現在,一般的漁船都用‘拖底網’,就是把網掛到船上,漁船拉著網從海底走,拖底貨,因為浮魚基本已經捕不到了,只能到海底。”然而,即使是采用“拖底網”的方式,現在的魚也是越捕越少。
人難招:價高了人少了
能捕到的魚越來越少,另一個讓船老大們頭疼的問題就是捕魚的人也不好招了。從1984年開始出海的肖永足經歷了招募船員價格猛漲的全過程。
肖永足介紹,上世紀90年代是捕魚出海的黃金時期,那個時候雇傭一個人出海的花費是一年15000元左右,而一年出海的時間在八九個月左右,而到了現在,禁漁期后雇傭一個人的花費則在一年40000元到60000元之間。
肖長明也告訴記者:“從春節后到禁漁期前這段時間,雇人的花費是論月算的,而我就是今年過完年后早早預訂下了四個伙計,禁漁期后如果再雇,就得按天算了,一天就得300塊錢,但從春節后到現在,我一天海都沒出,這四個伙計也都出去打零工去了。”
然而,一個更加嚴峻的現實是,“以后可能花錢雇人都雇不著了,因為船多人少的情況已經開始顯現。”肖長明告訴記者,“現在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不愿意干這一行,受不了這份苦,剩下的就是三十歲到五十歲的人,漁民這個行當到了五十歲基本就干不動了,大風大浪里站都站不穩,現在我們村里也就三四十個人出海。”
本地人淡出,外地人也在逐漸減少。據肖長明介紹,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東北、內蒙等地到山東打工的人就成了漁民出海的主力。“可是現在這些人也少了,隨便找個企業就能掙個幾千塊錢。我曾經到青島那邊去招人,花了600多塊錢的介紹費,招過來的人幾個月就走光了。”肖長明說。
錢難掙:油價貴利潤少
除了人力成本的高企,柴油價格的快速上漲也在侵蝕著這些船老大們的利潤空間,就連海鮮價格的大幅上漲也沒能給他們帶來積極的信號。
肖長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像我這樣馬力的出海漁船,一天一宿就需要收入四千塊錢才能保本,因為一桶柴油就得兩千塊錢,而三四個人的人工費也得一千多塊錢,再去掉那些雜七雜八的花費和漁具損耗等,我們一般出海都得十天左右的時間,也就意味著一次出海要收入四萬元才能抹平成本。”
肖永足則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雖然捕的魚不少,但價格比較便宜,而到了90年代,價格好,量也多,出一趟也能掙個三五千塊錢,而且那時候的錢也比較實,現在呢?利潤越來越少,像我這種小船一年也就掙個兩三萬塊錢。”
為平抑柴油價格高企對漁民收入的影響,國家也出臺了相應的漁船柴油補貼政策,根據油價起伏逐年調整對持證漁船的資金補貼。然而即使這樣,對于習慣了搏擊風浪的船老大們來說,漁船和大海對于他們的吸引力也正在逐漸下降。肖長明告訴記者:“我現在已經48歲了,再過幾年就干不了這一行了,兒子現在在開發區一家企業上班,也不準備接我的班,所以等過幾年干不動了,就把漁船賣掉,準備自己打些零工過活。”(張忠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