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農業 > 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漁民賣漁船改行 > 正文
“漁”之始
兩位老人關于這片海的記憶本報記者陶相銀林丹丹
畢永泉,高區怡園街道辦事處人,60歲,土生土長的威海人。在他年輕時,魚蝦多得甚至打撈上來不得不被浪費掉,而現在卻讓他頗多感慨,“當年不愿吃的東西,現在都成好東西了。”
胡柏森(化名),環翠區孫家疃鎮人,58歲,自16歲起做了半輩子的船員。他說:“如果說上世紀70年代一網能捕一萬斤經濟魚(供人吃的魚),現在頂多只能捕50斤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20馬力漁船每日可拖萬斤魚
在上世紀60年代,漁船還都屬于生產大隊統一管理,畢永泉說:“沒幾艘機器船,最大馬力是70馬力的,大多是帆船。這樣的船出海都走不遠,也沒必要走遠,我們站岸邊上就能看到他們在海里干活兒。”即便如此,“那時候從來沒有空著船回來的。早上出海,下午三四點就回來,一上岸就能裝兩大抬筐鲅魚,至少三四百斤,而且都是一斤以上的大鲅魚,小于一斤的直接就扔回海里了。”
畢永泉的一位朋友,駕駛帆船出海,一上午就捕回一艙渤海對蝦。而他的這位朋友轉了好幾家水產公司也沒有把蝦賣出去,“4只蝦就有一斤,但是從不缺貨。”
上世紀70年代后,威海的漁船明顯比以前增多。“我是從1971年上的船,那時候我才16歲。”胡柏森說,他是在一艘20馬力的漁船上做小伙計,“70年代時,20馬力的漁船已經算是大船了。”
胡柏森說:“那時候,捕魚都可以閉著眼摸。”他在船上的工作便是白天將網放在海中,當天晚上再去收網,“雖然工具落后,但每天都能撈個5000多斤,過萬斤也是常有的事情。”對他來說,在海上最累的時候就是在收網時,“幾個好勞力才能拉上來,一網最少也有五六千斤重。”
每到“谷雨”時節,正是本地青魚(太平洋鯡魚)產籽的季節。胡柏森說,在70年代時,青魚籽太多,漁網的網眼常常被密封住,“連水都透不過去。”當時,青魚一般每斤賣1毛6分錢,“就算是這么便宜,威海本地人也很少有吃的,只能曬成魚干。”
畢永泉說,因為冷藏庫少,大量的魚不得不浪費掉。“青魚把網都被墜得拉不起來。我們用小推車一車又一車地從碼頭往水產公司那邊推,光我們村大隊就有一百多輛小推車來回跑。水產公司裝不下了,我們就把魚倒在了路邊,用海鹽腌起來,那魚堆得跟柴火垛似的,一堆又一堆。”
畢永泉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抓海參的經歷。1970年左右的一個春天,畢永泉到海邊給漁民打石頭,“那時候正是海參到淺水灘上產卵的時候,一退潮,海灘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黑色的海參,看起來都瘆得慌。”
目前,市場上的爬蝦仍賣到了每斤20元左右。胡柏森說,“在70年代沒人專門去捕爬蝦。我們的漁網清理完后會剩下老多蝦爬子,也賣不出去,干脆刨坑埋了用來漚肥料。”
背景導讀>>
1962年后,各縣(市)政府的漁業組織為漁業生產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1965年,各種漁船達5058艘(只),其中機動船138艘、5657.2馬力。
“文革”期間,漁業仍有較大發展。1978年,威海有各種漁船9436艘(只),其中機動漁船3236艘、67081.7千瓦(91231.1馬力);各種養殖面積11693.3公頃;水產品總產量24.87萬噸。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捏不起來的魚也盡收網中
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包干到戶的政策促使了漁業飛速發展。“漁船越來越多了,大馬力漁船也有了,小石島那邊有個船廠,工人整天累半死也忙不過來。”畢永泉說,近海也逐步成了養殖區,“只有沙灘是公共的,其它海邊都被人承包了。以前能去隨便抓蟹子撈蝦,但到1984年的時候就不行了。”
而后來,捕魚的方式讓畢永泉觸目驚心。“網眼越來越小,大魚小魚都一網打盡,還有地網,連海底都能掏干凈。”畢永泉說,“這是要讓魚蝦斷子絕孫的捕撈,鑰匙大的小魚片也都拉去做飼料,養活了很多船、很多人、很多企業,但大魚明顯少了。”
80年代初,胡柏森在一條185馬力的漁船上做報務員,“那時候,185馬力的漁船算是最大的,比70年代的漁船先進了些,至少不用再用勞力拉網了。”胡柏森覺得,80年代的魚并沒有明顯的減少趨勢,“只是船越來越多了。”
1984年后,漁船被包干到戶,胡柏森也就成了船東的雇工,“一年工錢3萬多塊錢,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一般工人一年也就掙一兩千塊錢。”而掙錢多的原因,胡柏森認為是“捕的魚越來越多了。”
1988年,胡柏森成為了船長,兩年后他又成為頭船的船長。對于捕魚,“幾乎沒有漏網之魚了。小牙鲆沾在網上,小的用手指頭都捏不起來。”而這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從1995年后,船大了,工具先進了,什么魚都別想跑。”也正是因為如此濫捕,“經濟魚明顯少了。”
1987年的一次記憶讓他記憶猶新,“閑得沒事,從山上的小路繞到了一片海邊,倆鐘頭,摸了一臉盆螃蟹,還順手撈了一兜子海參。”畢永泉說,這幾乎是他最后一次與魚蝦親密接觸,“日子好過了,市場上的魚蝦也多,不用自己去抓。”
胡柏森說,90年代后,雖然魚少了,但還是有不少“好魚”,“白米魚、響魚、鯧魚還有很多,個頭也不小。”
背景導讀>>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漁業生產發展速度快、效益好。期間,漁業體制由漁業隊改為工商結合的集體性質的漁業公司,同時還適當發展了個體漁業和中外合資漁業企業。至1988年,全市各種漁船達15007艘(只),其中機動漁船8643艘、338908馬力;各種養殖面積2.25萬公頃;水產品產量達51.85萬噸。
1988年后,威海通過小改大、舊改新、少改多,使漁船的捕撈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發展了一批大功率漁船和具有冷凍能力的漁船。
1997年,全市改造漁船1500艘,其中270馬力及以上漁船達到900艘。同時,針對捕撈資源日益貧乏的實際,先后開發了魁蚶、鳥貝、周氏新對蝦等新資源,并投資開發淺海灘涂。通過成立外資企業、發展海上銷鮮船、開展對外貿易等方式,加大漁業對外開放力度。
現在:出海15天打回三條經濟魚
"如果說在80年代一網能撈10000斤經濟魚的話,1995年左右只能撈1000斤,2000年左右是100斤,現在就只有50斤了。”胡柏森很感慨地說。“工具越來越先進,但是拉上來的魚卻變少了,主要是資源少了。”他告訴記者,他300馬力的漁船本來應該拉經濟魚,由于經濟魚數量較少,沒辦法只靠拉飼料魚維持收支平衡。
“每年谷雨前后都會出海,但今年還沒出去,這是第一次到了5月還不出海。”胡柏森說,“出去不賠錢能持平的都少,不如不出海。”
他說,前兩天有個同行想碰運氣,出去了15天,結果除了撈了些飼料魚外,“人能吃的魚只有三條,有一條兩斤的白米魚,很多年沒見過這么大的白米魚了;其它兩條魚都不到半斤。”胡柏森的一位朋友,因為不想閑著,出了一趟海,“出去5天,賠了兩萬。”
“前年,一個朋友要在家擺4桌酒席,想買幾條能上桌面的好魚,不要那種養殖的。結果,找了好幾天,好幾條船,愣是沒湊齊。”漁業資源減少帶來的影響,胡柏森身邊的例子不勝枚舉。“2005年左右,一個客戶要買100斤青魚,當時一斤是500元,我找了好幾條船,才給他湊齊。現在呢,一斤青魚是2000多元了,吃不起更吃不到。擱30年前,青魚多得不想要,1毛6分錢一斤都賣不出去。”
胡柏森說,因為魚少,難再掙到錢,許多在海上漂的同行都轉行了,有的做了保安,有的給別人幫忙養殖。
“如果漁船少一點,都歇幾年,把魚養一養,海里的魚還是會多起來的。”畢永泉對海有很深的感情,“海養活了我們一輩又一輩的海邊人,我們應該感激海的給予。最近這二三十年我們卻對海傷害得太深了,現在到了還債的時候,得趕緊彌補了。”
背景導讀>>
2000年,威海市被批準為國家級漁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市水產養殖面積、養殖產量、水產品總產量、水產品產值、水產業總產值等指標,自1992年以來一直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截至2011年底,全年實現水產品產量218萬噸,漁業產值718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16222元。全市漁船數量達到了約1.5萬艘,其中遠洋作業漁船521艘,遠洋捕撈實現產量10萬噸、產值13.9億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