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正文內容

農業部長強調要搞好宣傳 讓農民都知道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09日 11:10  新浪農業
圖為記者會現場。王翰林 攝圖為記者會現場。王翰林 攝

  農業部答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增產增收

  編者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9日(星期五)上午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將就“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增產增收”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以下為答問實錄:

  主持人:這場記者會的主題是“推進農業科技進步,促進增產增收”。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先生和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陳萌山先生回答大家關切的問題。今天的記者會大約是一小時,下面先請韓部長簡單致辭。

圖為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王翰林 攝圖為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王翰林 攝

  韓長賦: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感謝人大新聞中心安排今天的記者會,也非常高興和我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做一個交流。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這次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三農”工作的時候,特別強調要把“三農”工作繼續作為重中之重,而且特別要求要鞏固和發展當前農業農村的好形勢。所以,我先把形勢簡單說幾句。

  2011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增糧增收好形勢,而且是大豐收的年景,我把它做了一個歸納,我以為,2011年有“五個首次”、“五個超過”。“五個首次”就是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1424億斤,首次登上11000億斤的新臺階;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八連增”;三大主糧(水稻、小麥、玉米)首次超過了1萬億斤;人均占有糧食首次達到了850斤,大家知道,我們說糧食安全標準線是人均800斤,去年超過了850斤;除了糧食以外,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產品等十大農產品也是全面增產,這是16年以來的首次。

  “五個超過”主要是在收入方面,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幅超過兩位數,達到11.4%;增幅超過城鎮居民3個百分點;當年增加1058元,超過1000元,這也沒有過的;中西部地區農民收入超過東部;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增幅均超過了20%,這也是沒有過的,這個好形勢需要我們鞏固。

  新的一年,從農業農村經濟來講,核心詞是八個字,就是“增糧增收,穩中求進”。今年是個特殊的年份,是“十二五”承上啟下的一年。今年我們在宏觀經濟調控方面應該說也面臨著“兩難”的情況,即經濟下行的壓力比較大,物價反彈的壓力也不小。所以,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今年的工作時,特別提到要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我覺得,保物價首先要保供給,保供給首先要保農業,所以今年鞏固農業農村的好形勢,繼續爭取增糧增收,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從農業部來講,我們今年繼續提出要堅持“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辞Х桨儆嫳3旨Z食生產穩定發展,爭取穩定產量在10500億斤以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繼續增收,爭取增幅保持在7.5%以上。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有效保障農產品的供給。

  現在春耕在即,從南到北備春耕正進入高潮,目前農業生產總體狀況應該說還是正常的。我在會議開始簡要地做一個介紹,感謝新聞界的朋友們對農業的關心和對農業部的重視。下面我愿意和陳萌山先生一起回答大家的提問。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韓部長,您剛才也提到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繼續把控制食品價格過快上漲作為穩定物價的重點,保障農產品供給就變得格外重要,您剛才也提到了糧食生產已經實現了“八連增”,大家都很關心今年能不能繼續保持這個好勢頭,糧食生產會不會出現拐點?為了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供給,農業部門有哪些舉措?謝謝。

  韓長賦:

  我覺得你提的這個問題很重要。剛才我講了去年糧食生產是“八連增”,應該說是難能可貴,農業豐收、糧食增產,為我們的宏觀調控、物價的穩定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但是確實像你講的,飯天天要吃,莊稼要年年種,糧食安全要長期保,所以今年怎么樣使糧食生產穩定,不出現拐點,是一個重大問題。

  說老實話,今年的糧食生產形勢不能掉以輕心,我以為,今年面臨著“兩高”、“兩不確定”的客觀形勢!皟筛摺,一是基數高,我們是“八連增”,而且去年上到了11000億斤的新臺階。我跟朋友們說,建國62年,我們的糧食產量一共上了9個千億斤臺階,越上得高,鞏固和穩定的難度越大。二是成本高,無論是用工成本、生產資料成本、機械作業成本等等,包括土地流轉費用成本,都在上升,這個成本直接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皟蓚不確定”,一是氣候條件不確定,二是市場價格也不確定,市場價格對農民種糧的影響也是直接的,價格是很直接很有力的指揮棒。

  從鞏固糧食生產來講,我們常說的話,要靠“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市場旺”。從工作措施來講,農業部按照中央的要求,已經對今年的糧食生產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概括來講最重要就是幾條,“3+1”,一是落實好中央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這一條非常重要。我們糧食生產每年大概要16.5億畝的播種面積以上,保面積,首先農民要有積極性。今年中央關于農業投資,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講了,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特別是對農民的“四補貼”要落實好。

  二是要推進科技創新和推廣,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科技興農的積極性?萍既藛T的積極性非常重要,這方面,農業部今年開展了“農業科技促進年”的部署,動員70萬農業基層科技推廣人員進村入戶上田頭,為農民開展科技服務。

  三是要搞好行政推動,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促進各級政府重視糧食生產,提高他們增加投入,采取實際措施的積極性,特別是要發揮主產區和糧食大縣的積極性。大家知道,元旦前國務院表彰了200個種糧大縣,這200個種糧大縣產量3900多億斤。

  四是立足抗災奪豐收,及時抗災,科學抗災。我們國家大,農業地區差別大,總會有一些地方發生這樣那樣的災害,特別是我們要抗御旱災。為此,今年中央出臺了一個政策,增加對農業防災減災技術的補助。

  我想,我們的政策落實到位、科技服務到位、行政推動到位,再加上我們有效的防災減災抗災措施,我想,今年的糧食生產以及其他主要農作物的生產,還是可以預期的。我們對奪取今年的農業好收成還是有決心的,應該說也是有信心的,我們要努力防止糧食生產出現拐點。謝謝。

  中央電視臺記者:

  請問韓部長,您剛才也提到,去年我國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增長了11.4%,這個增幅是超過了城鎮居民。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去年以來農業生產資料的成本上漲也非常厲害,而且長期以來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也一直影響著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這些問題都存在的情況下,您認為今年農民增收的趨勢會怎么樣?如果不理想的話,農業部會有什么樣的措施?謝謝。

  韓長賦:

  謝謝你。農民增收是農村工作的一個中心任務,關系到縮小城鄉差距,關系農民的福祉,確實也是個長期的任務。實際分析今年的農民收入情況,總的來講,我們認為農民收入還會持續增長,但是新的一年怎么樣繼續大幅增收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一是農業增產增收,產量要上去、價格也要提高有難度,我想大家知道,增加產量和價格的大幅度提高的空間確實也是有限的。二是農民工資性收入,打工方面有個不確定性,也包括今年整個國內外經濟形勢,F在國際經濟形勢復蘇還有待于觀察,它直接影響我們出口,而且我們的出口行業產品當中大部分是農民工在生產。另外,中小企業現在還面臨一些困難,農民工就業的增加和工資標準的提高也有一些困難。所以,2012年持續增收也是一個比較艱巨的任務。

  我分析了一下,現在農民的收入主要是四個方面構成的,一是家庭種植業收入,大概占總收入的46.2%;二是工資性收入,占42.5%;三是轉移性收入,占8.1%;四是財產性收入,占3.3%。

  2012年還是要四路增收,一是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包括養殖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我們講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農產品,優質優價。二是繼續打工增收,引導幫助農民外出打工,包括到當地的二、三產業就業。三是落實好中央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各級的有關政策,增加農民的轉移收入。四是財產增收,主要是推進農村的生產經營體制機制的創新,保護農民的權益,減輕農民的負擔,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我想從這四個方面努力,實現新一年農民持續增收的預期目標還是有希望的。謝謝。

  臺灣工商時報記者:

  我們知道,農業部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推動兩岸的農業交流,請教一下,今年農業部將如何具體協助擴大臺灣農產品在大陸的銷售?現在大陸非常重視“三農”的建設,請問臺灣企業在軟硬件方面有什么地方可以具體參與大陸的“三農”建設?謝謝。

  韓長賦:

  謝謝你提的這個問題,兩岸的農業交流合作我們是非常重視的,而且你也知道現在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下一步我們還要采取更加積極務實的措施來推動。這個問題我想請陳萌山先生具體回答,他是農業部新聞發言人,同時也是農業部對臺灣農業事務辦公室主任。

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農業部對臺灣農業事務辦公室主任陳萌山農業部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農業部對臺灣農業事務辦公室主任陳萌山。

  陳萌山:

  我非常愿意回答這個問題。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以后,為兩岸有序地開展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時為擴大兩岸農產品的貿易,特別是擴大臺灣農產品在祖國大陸的銷售,提供了制度性的安排。去年是執行ECFA協議的第一年,我最近注意到,臺灣方面有一個統計資料顯示,從去年1月份到10月份,早期收獲清單中涉及到農業18個稅號的產品銷售到大陸來,一共是9570萬美元,這個數字較上一年同期增長了154%,兩岸農產品貿易迅速擴大。

  剛才你提到的問題,今年大陸將繼續執行ECFA協議,從今年1月1日起,臺灣產的鮮蘭花、香蕉、柳橙等16項農產品的登陸關稅降為零,火龍果、生鮮烏魚蛋兩項農產品的關稅由10%降到5%,這為臺灣農產品銷往大陸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條件。

  同時,我們還會進一步研究,從兩岸農民切身利益出發,就ECFA框架協議所規定的一些涉農內容,我們還跟臺灣方面繼續商談,研究進一步放開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品種和數量的可能性,擴大島內農產品登陸關稅降稅的范圍。同時我們將進一步保護臺灣農產品知識產權,加強大陸市場的監管,鞏固銷售臺灣農產品主渠道,推動兩岸農業優勢互補,合作雙贏。

  你提到的第二個問題,關于臺灣的農業企業怎么樣能夠在大陸農業發展中,特別是我們現代農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借這個機會我也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我們為了鼓勵臺灣的一些農業企業,包括我們臺灣的一些農民到大陸來進行農業方面的投資,我們在祖國大陸設了29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和9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這為臺灣同胞投資大陸農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實驗區和創業園已經成為臺灣同胞投資大陸農業的熱土。

  我們將進一步研究一些政策,來促進臺灣這些企業、臺灣的農民進一步在祖國大陸來投資、來開發,參與大陸現代農業方面的建設。我們想,把臺灣農民創業園能夠建成臺灣農產品、臺灣一些技術在大陸的示范基地,成為我們建設現代農業的示范基地。謝謝。

  湖南衛視(微博)記者:

  目前,國內許多消費者對于轉基因的農產品還抱有相當大的疑慮,我想請問韓部長,在農業科技促使農產品增產增收方面,是否包括了轉基因技術的研發和使用的考慮?謝謝。

  農業科技創新應該說是農業可持續發展,并且能夠提高水平的一個根本途徑。關于轉基因,我想我們國家在轉基因問題上的方針是很明確的,概括來講就是四句話16個字,“加快研究、推進應用,規范管理、科學發展”,這是我們的指導方針。具體來講,最重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要在科學研究方面,加快生物技術包括生物育種的研究,因為這也是當今世界科學技術包括農業科技研究的一個前沿性的領域。我們國家是農業的生產大國,也是農產品的消費大國,我們應該在農業科研高科技領域,包括生物技術育種的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這一點是明確的。所以,國家正在積極穩妥地推動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我們要強化技術的攻關,這是一個方面。

  二是在監管方面,要規范管理,加強安全的評估。目前,我們國家已經頒布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可以說已經形成了關于轉基因生物安全法規、技術規程和管理體系,從研究到實驗到生產、加工、經營、進口許可這些環節當中,包括最終產品、消費品的標識管理,我們都有一套法規制度,實現了轉基因技術研發和應用的全過程管理,也可以為轉基因的育種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切實的保障。我覺得,對于轉基因以及生物育種的研究和安全性評價和管理,國家是非常重視的,農業部也是非常重視和負責的,這樣使一個科研的領域能夠持續、健康、安全地發展。謝謝。

  中國財經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去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支出超過了一萬億元,其中對農業的生產性支出預計在5000億元左右,按全國糧食總產11400億斤的總量計算,平均每生產1斤糧食,中央財政的支出超過了0.4元?墒菗覀冊诨鶎恿私獾那闆r來看,很多種糧農民對農機、水利、社會化服務方面存在著缺失,尤其是我們常說的“最后一公里”現象,韓部長,您覺得我們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將采取哪些措施?謝謝。

  韓長賦:

  謝謝你。我理解,你提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怎么樣繼續增加對農業的政策支持,包括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并且使這些政策能夠真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農民。我回答你這個問題。

  應該說,這些年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問題,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了9個1號文件,形成了關于“三農”包括強農惠農富農一整套的政策體系,而且力度在不斷加大。像你方才講的,去年中央財政“三農”總支出超過1萬億,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增加了1800多億,特別是對農民的“四補貼”,包括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資綜合補貼是隨著農資價格上漲每年調整增加的,還有農機購置補貼,今年按照預算中央財政達到200億,應該說力度在不斷加大,數額也到了不小的規模。

  當然,我也認為,和現在農村農業生產當中遇到的困難和生產基礎薄弱的需求相比,這個投入還得增加,還是不能滿足基層生產和農民的需要,國家也在為此做努力。所以今年在“四補貼”方面,在農業技術服務方面,都有新的增加。

  在這個基礎上,確實有一個怎么樣把這些政策落實好,真正落實到千家萬戶。這些年來,財政部、農業部等有關部門采取了很多措施,盡可能減少環節,能夠直接到基層、直接到農民,對農民的補貼絕大多數都是直接打到農民的卡里,包括生產資料的補貼、種糧的補貼。像今年,提前預撥了1300多億,因為農民要買化肥、買種子準備生產,及時、足額地發下去。當然,也確實有落實得不好的情況,媒體上也說過,有極少數的地方存在截留甚至冒領的情況,說明我們在落實政策方面還要加大工作力度,把我們的工作做好。

  這里面概括起來有這么幾條:第一,進一步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民的支持,來提高我們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力度。第二,搞好宣傳,讓農民都知道政策。第三,強化政策的執行。第四,加強監督,包括對違反政策、截留政策方面的問題查處。通過這幾條把我們的政策落實好。我也歡迎媒體界的朋友們對違背政策、截留政策甚至貪污政策的違規行為給予曝光,我們是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

  前不久,媒體朋友們反映的情況我們都在查。通過這些,我們真正把中央的政策能夠實實在在地、不打折扣、不縮水地兌現給農民。

  農民日報記者:

  這些年,我們到農村采訪,農民反映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農業科技服務不足,可以說這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聚焦農業科技創新,請問農業部會采取哪些務實管用的措施?另外,據我了解,近幾年農業部連續組織開展了“百鄉萬戶調查”和青年干部“接地氣、察民情”等實踐鍛煉活動,請問這些活動的成效如何?今后還會繼續開展下去嗎?謝謝。

  韓長賦:

  謝謝。關于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的問題,確實大家都很關注。我想先說一點,這個問題中央高度重視。今年中央1號文件重點研究和部署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問題。1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確立農業科技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特別強調對基層農民的科技服務,尤其是公益性的服務。而且這個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包括基層農技推廣的“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的政策,這是在農業科技發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

  剛才你講到農業科技推廣,基層存在不足的問題,確實這個問題存在。但是我也想說,這些年來,農業科技對于實現“八連增”應該說是功不可沒的。這些年來,農業的發展、糧食的增產,科技還是發揮了巨大作用。我講三個數字來說明這個問題:

  第一,去年糧食增產的貢獻當中,85.8%是由于單產提高,而不是面積增加,因為面積也增加不了多少,我們是人多地少,單產提高主要是科技的作用。第二,到去年,我們農業耕種收的綜合機械化作業率已經達到了54.5%。第三,農業增長的科技貢獻率去年是53.5%。

  這三個數字說明,我們農業發展到今天,科技已經成為推動農業發展增產的重大推動力量。我們的國情是人多地少,人多水少,我們雖然“八連增”,但是也要看到,我們的要素資源已經繃得很緊了,今后再靠投入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多的物化的生產要素,這確實制約很大。所以我們的農業確實到了更加依靠科技、依靠勞動力素質的階段了,要不然沒有出路。所以,農業的根本出路還是要靠科技。

  按照這個要求,我們農業科技現在確實有三個不足:一是成果的創新供給還不足。像袁隆平老先生的雜交稻這樣的主打成果,還有黃淮海綜合治理這樣重大的科技成果很少;二是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不足,這里面有基層的人員不足、人員老化、素質不高的問題,也有設施條件、服務經費不足的問題,也有體制機制還不夠活的問題;三是農業人才支持總量還不足,無論是在農業科研方面還是在推廣方面。另外媒體界朋友也討論,現在青壯勞力、有文化的勞力都進城打工了,將來誰來種地,這確實是一個值得認真重視的問題。

  那么怎么辦呢?從農業部來講,我們研究中央1號文件的貫徹落實,在工作中很重要的是“三個加快”,一是加快農業的科研創新,特別是種業的創新,一粒種子能改變一個世界,種子以及良種良法的配套,對于農業的增產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加快農業技術推廣,特別是農村基層推廣體系的建設,也就是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今年中央1號文件出臺了一個政策,就是“兩個覆蓋”,簡而言之,一個是對基層農技推廣機構的建設,特別是鄉鎮,設施條件建設要覆蓋到全國所有的農業鄉鎮,這是一個覆蓋,中央財政拿錢,各地方要配套。第二個覆蓋就是農業技術推廣改革的示范縣建設覆蓋到全國所有的農牧漁業縣,中央提供對地方推廣經費的補助,加上地方的投入,基層的推廣會有比較好的條件改善。

  三是加快農業人才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包括現代農民的培訓,要想辦法解決“將來誰種地”的問題。現在農村種植業大戶、養殖業大戶、農機手、科技示范戶、農村的經紀人、農業專業合作社的領辦人,包括大學生村官等等,要把這些農村的實用人才組織起來,隊伍要建設起來,并且要發揮他們的作用。

  四是對農民的培訓。我們的農業資源是比較緊缺的,應該有不斷提高素質的生產經營者來管理。另外,我們也準備和有關部門配合,引導鼓勵學農的涉農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到基層,通過“特崗計劃”的方式來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再加上我們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各級農業技術人員到基層開展科技服務。我們想,通過這些方式使整個農業科技工作經過不懈努力得到改善。謝謝你這個問題。

  按照要求,每個記者提一個問題,你的第二個問題我就簡單說幾句。我們農業部從去年開始開展了“百鄉萬戶調查”活動,春節過后用一個月的時間,組織機關的干部到農村去,住在鄉里,住在村里,一個月不休假不回京,進村入戶,面對面,手拉手,了解農情,落實政策,開展技術服務,同時也轉變作風。去年搞了,今年的活動正在進行當中。因為我們農業部離農民最近,為農民服務應該最具體,反映農民的愿望和呼聲也最直接,所以農業部的干部應該有好的作風,應該深入基層,深入農民群眾,深入生產一線,為農民服務,效果還是不錯的。

  我們搞了兩年,成效明顯,可以說是:干部下去了,作風上來了;干部下去了,工作上來了;干部下去了,素質上來了;還有一點是干部下去了,感情上來了。

  彭博新聞社記者:

  2009年11月,農業部就已經通過了幾個水稻和玉米轉基因品種的安全評價,但是到現在也沒有允許種子商業化的跡象。有的專家就呼吁,農業部是不是應該簡化審批程序,因為目前這種漫長的程序會使一些已經開發的品種失去它的競爭性,同時對科研工作者來說是一種浪費。請問農業部究竟是否認為轉基因品種可以提高糧食生產量,會否回應有些專家的呼吁來簡化轉基因商業化批準的程序,今年會否有轉基因糧食作物受到批準?謝謝。

  韓長賦:

  轉基因的問題,方才我已經作了回答。我們也注意到,有些方面對中國轉基因的安全評價和準入的評審這樣一種意見。我想說的是,對于轉基因品種,無論從研究到試驗,以及應用,中國是有一套法規的,我們是按照中國的法規來進行安全評價和準入審批的。謝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

  我有個問題請問韓部長,剛才您在發言致辭的時候還提到了另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食品安全問題,我們也知道,確實民以食為天,但是近年來農產品和食品安全問題不斷被曝出,尤其是前一段時間,牛奶的問題更是加深了人們的擔心。請問韓部長,現在我們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到底怎么樣?老百姓什么時候才能吃得上放心的農產品?謝謝韓部長。

  韓長賦:

  謝謝你,這個問題是很重大的問題。食品安全,包括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應該說社會關注度非常高,這直接涉及到人們的生活健康,所以政府部門有責任把這項工作做好。同時我也想說,實事求是地講,近些年我們國家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是在不斷改善的,總體上是安全的。你問到狀況怎么樣,我的看法是,狀況是不斷改善的,總體是安全的。

  我想講一個數據來說明,2011年,對蔬菜、畜產品、水產品主要農產品的監測合格率都保持在96%以上,這在國際上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這個水平應該說是不低的。但是確實還存在著不少突出問題,有的是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有些是極少數不法分子不講誠信、不講良心制造出來的問題,這些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是應該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我們的綜合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要進一步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包括要完善法規,健全質量安全監管的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當中無論是生產還是經營的過程中,包括非法添加,包括禁用高毒農藥的違規使用等等,都要嚴加管理;特別是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大案件,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厲打擊,絕不寬容,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去年河南發生的“瘦肉精”的案件,中央各有關部門開展了“瘦肉精”的專項整治,去年開展了六項專項整治,打源頭,同時懲處違法犯罪分子,同時也包括處理失職瀆職的工作人員。

  第二點更帶有根本性,就是推進農業標準化的生產,無論是蔬菜的生產、畜禽水產的養殖等等,都標準化生產,我們也在抓標準化大縣,在全國開展大規模的標準化生產園區的建設。只有使農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可控的,使流通過程是可追溯的,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源頭上的安全水平。我們也知道,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提高也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因為我們國家每年的生產總量和每天的消費都很大,根據統計數據測算,大約每天要消耗22萬噸肉、7萬噸禽蛋、15萬噸水產品、100萬噸蔬菜。所以,我們的消費量非常大,要加強監測。

  另外,我們農業的生產方式是千家萬戶的生產經營,比如養豬,一年出欄6.6億頭豬,有6000多萬農戶養豬,規模都很小。另外我們的消費方式,我們都喜歡吃鮮活產品,所以活豬、活禽、活魚,幾百公里、上千公里地運輸,怎么樣防疫,加強流通過程的監管,確實還任重道遠,不能松懈。我們農業部將加強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開展執法檢驗監測,推進標準化生產,實施風險評估,強化執法,打擊不法,形成一套管理方式,同時轉變農業的生產方式,堅持不懈地、不遺余力地、認真負責地加強工作,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由于時間關系,上午的記者會就到此結束,謝謝韓部長,也謝謝陳總,同時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以上實錄摘自中國網、新華網、人民網、中新網直播)

分享到: 歡迎發表評論  我要評論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