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菜貴”何時休?
菜價飛漲,老百姓吃不消
1月8日,正是寒冬三九開始之日。“菜太貴了,都快趕上肉價了!”近段時間,在遭遇極寒天氣的背景下,菜價飛漲,有的品種甚至翻番,一些老百姓直呼吃不起。
2012年12月以來全國各地菜價都節節攀升。據商務部監測,2012年12月份,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批發均價為3.72元/公斤,環比上漲24.6%。2013年1月份第一周,全國36個大中城市18種蔬菜批發均價為4.25元/公斤,環比上漲7.1%,漲幅較前一周擴大4.2個百分點。
監測顯示,1月份以來,南方多地菜價漲幅較大,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貴陽、長沙、杭州、寧波和上海等地菜價漲幅居前。
菜價不是小事。小小一片菜聯系千萬家,別看只是漲了幾毛錢、幾塊錢,對低收入者的“菜籃子”來說,增加的不僅是金錢上的負擔,更是心理上的負擔。肉貴可以少吃,但菜不可以不吃,這也是老百姓切膚之痛喊
“菜貴”的原因。
菜價為什么會那么貴?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郭力野介紹,今年全國蔬菜整體供應充足,此次菜價上漲主要是多年未遇的極寒天氣造成北方大棚菜生長緩慢,南方菜外運困難,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
據新華社記者走訪調查,這個28年來最冷的冬天無疑是菜價上漲的客觀原因,此外,生產成本上漲、流通環節不暢通、零售費用高啟等也是推動菜價上漲的剛性因素。
許多菜商反映,今年化肥價格、油費和人工費用上漲了30%左右,攤位費、房租費也漲了不少。記者發現,在一些地方從城郊批發市場到零售終端,“最后一公里”菜價漲一倍左右。
如何走出“天一冷菜價就漲”的怪圈?
業內人士紛紛出招,北京八里橋市場總經理趙爾烈建議,政府應加大對公益性批發市場和社區菜市場的財政支持力度,降低蔬菜流通中的交易場地費用。此外還可以推廣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社區直供等新模式,減少流通環節。也有業內人士建議,應鼓勵農民改造老舊大棚,減少惡劣天氣對蔬菜生產的影響。此外,在城市郊區菜園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各個城市要多建立“蔬菜儲備庫”,在遇到交通不暢、從外地調運蔬菜困難時,可以從蔬菜儲備庫調出蔬菜,避免菜價出現暴漲。
蔬菜流通牽涉甚廣,穩定菜價,需區分情況,長短結合;各部門、各地區也應協同合作,多管齊下。從短期來看,交通部門應及時清掃冰雪覆蓋的路面,減少封路、擁堵增加的運輸成本;物價部門應適時動用價格調節基金。
從長期來看,交警、工商、城管等應立足服務,規范執法。同時,探索建立蔬菜儲備庫,補貼公益菜市場、早晚市等零售終端,減輕流通企業稅負,讓利于民。
發改委等三部門:努力控制菜價過快上漲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人士8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為控制部分地區蔬菜價格過快上漲,發展改革委正積極研究落實相關減免流通環節費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等措施。一些地方已開始動用價格調節基金,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努力穩定蔬菜價格。
商務部要求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加強蔬菜等地方儲備商品管理,適時投放儲備商品。協調相關部門建立應急調運機制,充分利用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組織開展鮮活農產品產銷銜接。北方地區要加強與海南、廣西、云南等冬季蔬菜產區的協作關系,做好“南菜北運”和反季節蔬菜供應,結合實際情況適時投放冬春蔬菜儲備。
農業部要求各地密切關注農產品市場運行走勢,搞好鮮活農產品生產、市場動態監測,做好預測預警及信息發布,遇有市場異動突發情況,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應對;配合有關部門,認真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違法違規行為,避免不實信息或過度炒作影響農產品市場平穩運行。
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