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財經縱橫
新浪網
| 財經首頁 | 宏觀 | 市場 | 經營 | 貿易機會 | 股票 | 新聞 | 專題 | 投資組合 |
財經新聞
財經新聞


>> 財經新聞 / 財經新聞 / 內容



汽車降價不降價該誰說了算?

http://whmsebhyy.com 2000年02月01日 14:30 國研網

  消費者盼降價,望眼欲穿,轎車廠眾口一辭,決不打價格戰,然而在市場作用下,價格仍然在8年中下降了50%。

  對中國現實的和潛在的轎車消費者來說,最關心的,莫過于轎車價格。對大家伙兒來說,首先得成為“擁有者”,然 后才能談得上其他。

   80年代

  個人買車如做夢80年代中后期,中國的轎車價格,實在高得離譜,例如桑塔納當時的售價,就比國際市場高出2. 87倍。普通中國人的收入,不吃不喝積攢30年,也未必買得起1輛轎車。所以,人們把轎車進入自個兒家庭,稱作“轎車 夢”。對轎車的價格并不十分關心,似乎那是“火星上的事”,于自己關系不大。記得1990年,記者寫過一篇文章,《遙 遠,但不再是夢》,著實受到一些人的嘲笑。其實,那些嘲笑是善意的,嘲笑者內心比記者還要著急。如今這些人中的相當一 批,已經成為“有車族”了,真是“斗轉星移”啊。

  1992年初,中國“入關”呼聲漸高,人們突然發現,一旦“入關”,因為受到進口車的沖擊,轎車降價將成為一 種現實,轎車價格不再與己無關。一時間人們歡欣鼓舞,而眾轎車廠家,則如大禍臨頭,似乎世界末日降臨了。這時一些“權 威人士”便出來解釋:中國的汽車工業屬于“幼稚工業”,“入關”后要受到保護,因此,“入關”不等于降價。結果是百姓 空喜一場,廠家受點虛驚。從此“保護幼稚工業”,如同賈寶玉的那個“勞什子”,成為了廠家的護身符。

  1993年,中國轎車價格漲得讓人心跳,桑塔納最高達到22萬元。1994年起,中國汽車步入為時5年的低速 增長期,由賣方轉為買方,轎車失去了價格上揚的支撐,開始了一路走低的歷程。

  也就是在這1年,國家首次推出了轎車“中準價”。“中準價”沒有包括消費稅,增值稅也變成了價外稅。這樣一來 ,表面看轎車價格似乎降了一大塊,具有代表性的桑塔納車,中準價為10.4萬元,夏利為6.3萬元,這比當時市場售價 幾乎低了50%。人們歡呼雀躍,以為購車人的節日真的來到了。于是“有關部門”又出面“澄清”,中準價加上各種稅,才 是轎車的真實價格,而這正好就是當時的市場價。消費者不僅空歡喜一場,還大有被愚弄之感。

  90年代

  降價不言降價此后,中國轎車廠家在“不降價”的誓約中,悄悄地降著價。1997年底到1998年初,中國轎車 工業經受了一場最強烈的降價沖擊波,國內幾家主要轎車廠輪番降價,終于導致出臺了“價格自律”運動。殺得死去活來的競 爭對手,桌上握手言歡,約定從此“不打價格戰”。“不降價”,一時成為中國轎車市場的主旋律。

  去年底,中美就中國“入世”達成協議,清除了中國加入世貿的最大障礙,轎車降價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許多購車者 采取持幣待購的態度,中國的轎車市場一下降到了冰點,轎車廠家遭受了近些年來最沉重的打擊。無論多么權威的人士信誓旦 旦表示:“入世”汽車暫不降價,購車者就是死活不相信。

  降件不降價,究竟應該由誰說了算?

  中國轎車的價格確定,1994年以前,是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掌握之中,1994年以后,似乎是由企業說了算,被 商家稱之為“上帝”的購車者,總是處于逆來順受的地位。成本加利潤,再加流通環節中的稅和費。至于購車者是否能承受, 則不關我的事。因為中國的轎車工業是在短缺經濟條件下誕生的,賣給你就算不錯了,還講什么價錢!

  90年代初,中國出了個“邯鋼經驗”,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市場倒推法”,即以用戶能接受的價格定價,高于這個 價格的產品不生產。經國務院號召,全國各行各業都在學邯鋼,然而汽車行業卻動靜不大。沒有見到什么降成本的過硬措施, 更沒聽說哪家轎車廠要搞“市場倒推法”,按購車者能夠接受的價格定價。轎車工業自有說法:不打價格戰,比質量拼服務, 讓消費者得到更多的實惠。可是,能買得起車是前提,如果不能擁有,質量和服務又與我何干?

  這些年來,中國的轎車價格,與最高峰期相比,差不多下降了50%,但是,與中國國民的收入水平和期望,還相差 甚遠。中國轎車工業不能守住自己的成本不變。看看日本,從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日元對美元匯率,由250元左右升 值到100元以下,日本企業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壓力,但是日本的家用電器基本都沒漲價。

  高價格害了中國轎車

  中國轎車工業起步以來,在高關稅和嚴格進口許可證的保護下,中國轎車工業充分享受著高價之利。但是,十多年過 去,高保護下的優裕生存環境,并沒有使中國轎車工業超常迅速成長,反而發育成了“小老頭”,始終脫不了“幼稚”病。

  高價,幾乎把所有省市都動員起來上轎車,高價,將“散亂差”注入了中國汽車工業的靈魂,成為久治不愈的頑癥。 特別令人不解的是,盡管現有轎車廠都在叫喊“造車無錢可賺”,卻仍然擋不住后來者的蜂擁而入。難道他們真的都在“賠錢 賺吆喝”?這些年來,人們總是批評彩電價格大戰,其實,正是這些大戰,將許多弱者淘汰出局,同時又不斷將入門門檻抬高 ,才有今天幾霸稱雄的局面。而轎車廠在高價、厚利的關愛下,該死的死不了,該活的活不好。

  中國轎車起步以來,叫得最響的口號,就是“經濟規模”。而高價,卻把最廣大的消費者擋在了車外。轎車進不了普 通家庭,失掉了廣大消費者的支撐,中國轎車上了規模,卻不“經濟”。如今轎車廠生產能力僅發揮了一半,是盡人皆知的事 實。生產規模形成以后,不能達產,設備閑置,能力放空,隨著時間的流逝,技術和設備都要貶損,高價格并不保證得到高額 回報。

  高價,中國轎車始得其利,終受其害。

  現在,中國轎車把著高價不松口。對買車人來說,幾十年沒有車也過來了,再多倆月1年不買車,也無所謂,反正習 慣了。可是,對轎車廠家來說,1月倆月不賣車,繃得住嗎?

  降價不降價,恐怕還得聽市場的。程遠




>> 財經新聞 / 財經新聞 / 內容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廣告服務 | 中文閱讀 | 聯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幫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