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外資銀行盯著什么?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2月15日 11:48 中國經濟時報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總協定》和1997年制定的《金融服務協議》的要求,我國入世之后商業銀行的零售
業務要全面對外資銀行開放。盡管從時間表上看,其緩沖期相對國際業務、批發業務要長(可能在五年之后),但外資銀行一
旦涉足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便意味著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發起全面沖擊
對外資銀行來說,到中國來設置機構、開展業務不外乎兩個目的。一是逐步爭得中國金融市場份額,占領市場,以至
于取得對我國金融業的控制權;二是參與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利潤分配,賺我們的錢。從前者來看,他們的目標很難實現。從
入世談判一開始,我國政府就注意到這一點,始終堅持我國要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世貿,這就意味著我國的金融開放是有
限制的,資本市場、證券市場、保險市場、金融市場的開放是有條件的,而且是逐步的。此外,我國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無
論從資本金還是從資產數量上看,都排在世界大銀行之列,因此,外資銀行要在中國取得金融業的統治地位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從后者看,外資銀行能夠達到目的是顯而易見的,這也是外資銀行近期內的搶占中國市場的原因所在。而要達此目的,
除了開辦公司客戶業務之外,必將很快滲透到個人零售業務領域。從目前國外商業銀行的利潤構成看,有近50%是來自零售
業務,包括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信用卡透支貸款、汽車貸款和其它個人消費貸款等。因而,零售業務對外資銀行極具吸引力。
比起國際業務、批發業務來,零售業務對外資銀行開放更具有挑戰性。這是因為,第一,目前已經在我國設立的外資
金融機構大多都從事了外匯業務,大多數三資企業已成為他們的客戶,十幾家被允許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做的是公司
客戶業務,因而,國際業務、公司客戶業務已經有了與外資銀行競爭的經歷和經驗,為迎接入世后的挑戰做了準備;第二,零
售業務市場流動性強,客戶都有擇優選擇銀行的心理。外資銀行業務擴展到零售業務領域后,由于其先進的技術手段,全新的
服務方式,靈活的用人機制,必將對客戶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我們的一些優良客戶。第三,零售業務對外資銀行開放后
,給我國的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增加了難度。這也是“派生”出來的挑戰。在金融相對封閉的時期,金融政策的某些失誤,
宏觀金融形勢的變化,都不會對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大的沖擊,如嚴重的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局部的金融危機等。但是,零
售業務放開后,一旦出現上述形勢,就很容易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個人客戶從國內銀行擠兌存款,再轉存外資銀行的局
面就會發生,從而將給國內商業銀行造成支付危機,嚴重的還可能引發大范圍的金融危機。
加入WTO后,我國商業銀行之所以存在潛在的金融風險,一是與國外銀行在同一市場面對面競爭中處于劣勢。我國
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管理水平、資本實力及資產結構等,都與外資銀行強大的資金實力、市場化的靈活機制、先進的技術和
管理經驗有相當大的差距;二是以行政區劃設置機構,以行政機關的管理方式進行經營管理,是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機制的主要
特征。盡管近年來有了改變,但距現代商業銀行體制還有很大差距。不僅如此,多年來形成的資產質量差,不良資產比重大,
收息率低,盈利能力不足,機構龐大,資產結構單一,金融壟斷程度高等問題非常突出。這已經給商業銀行的經營帶來了風險
。因此,加入WTO,是對我國商業銀行體制和經營機制的考驗。如果不盡快按照現代商業銀行的基本體制改造我國的商業銀
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沖擊將會加大。外資銀行可能憑借其先進的管理體制、雄厚的資金實力
、先進的技術設備、成熟的管理經驗對中資銀行的健康發展造成巨大的沖擊;三是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人才流失是將要面臨
的局面。外資銀行要在中國境內開辦零售業務,首先必須網羅一大批國內的金融人才為其服務。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外資銀行
的目的是容易實現的。外資銀行憑借其優厚的待遇、優越的工作條件,靈活的用人機制,將吸引一批人才大展鴻志。
為迎接挑戰,我國商業銀行應在有限的幾年“緩沖期”內,做好以下準備:一是心理準備。銀行員工,特別是高級管
理人員要認清形勢,要有緊迫感,要研究開放零售業務后,對銀行各項零售業務可能造成的沖擊;二是機制準備。外資銀行的
最大優勢之一就是有一套現代商業銀行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方法。我們要與之競爭,體制落后是不行的;三是技術準備。目前,
與國內商業銀行比,我國商業銀行的技術手段也不在領先地位,與國外銀行差距就更大。網點分散、功能欠缺,設備配置簡單
,發展極不平衡等是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現狀,這些都需要盡快加強;四是人才準備。一方面要從制度上,激勵機制上防
止外資銀行挖走我們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對現有的員工進行培訓,更新知識,并建立起淘汰機制,使員工具有與外資銀行競爭
的知識和素質。 李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