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征遺產稅要把握時機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2月03日 12:48 中國經濟時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米建國認為
作為市場經濟體制國家普遍開征的一個稅種,開征遺產稅在我國勢在必行。但是,為保證遺產稅征收順利并達到預期
效果,必須使其每一步都走穩走好,必須在開征準備階段進行統籌考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專家米建國在上報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的一份報告中就此提出政策建議。
米建國認為,開征遺產稅對于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積極意義。國家通過征收遺產稅不僅可以增加財政收入,
提高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增強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而且是抑制個人財富過快增長、公平社會分配的重要手段,同時也
是完善稅制的重要步驟。
米建國同時認為,為保證遺產稅征收順利并達到預期效果,在準備階段還需要統籌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積極創造開征遺產稅的兩個基本前提條件。米建國認為,遺產稅的稅基是個人財產,如何確認個人財產是一件
極其復雜費時的事情。首先是個人實名制問題。關于實行實名制,已經醞釀數年,最近雖有眉目,畢竟還沒有出臺實施。只有
實行了實名制,才能正確界定個人的金融資產和其他財產,才能避免納稅人轉移稅基。這是前提條件之一。
遺產稅是財產稅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稅種。因而,開征遺產稅的另一個前提則必須以財產稅的順利實施為基礎。遺產是
由財產轉化來的,財產是遺產的基礎,稅基相同,開征財產稅才能為開征遺產稅創造先行性質的條件。所以,從時間邏輯上不
能先開征遺產稅后開征財產稅,應是開征財產稅在先或者是同時開征。在開征財產稅之前開征遺產稅既在理論上說不通,恐怕
在實踐上也會因難于操作而行不通。
第二,個人資產價值評估的依據和現價確定問題。米建國認為,遺產稅的稅基是故人的財產,同開征財產稅一樣,在
納稅時首先要計算財產的價值量。金融遺產的價值量比較容易計算,但對非金融遺產的價值量的確定就不那么簡單了。在我國
,對非金融遺產的價值認定是格外復雜的。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開征過財產稅,許多遺產缺乏原始的價值資料,即使有些資產是
通過交易得到的,人們也不習慣保留交易票據。解決這個問題的可行辦法是進行資產評估。在國外,適應征收財產稅的需要,
一般每隔三至五年就要對土地、房屋等重要非金融資產進行一次價值評估,這是由專門的機構進行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都很高
。我們目前不僅財產評估機構和人員嚴重不足,資料缺乏,而且評估制度和法規也有待建立、健全和完善。這是需要時日的。
第三,把握開征遺產稅的時機。米建國認為,研究開征遺產稅的主要動機不僅可增加財政收入,而且可實現國家的宏
觀經濟調控目標,刺激民間增加投資,擴大即期消費,推動經濟增長,并調節分配不公。從經濟與稅收基本關系的理論分析開
征遺產稅,動機與效果是相悖的。任何增稅措施都會產生經濟緊縮的客觀效果。開征新稅種是增稅措施,期冀通過遺產稅推動
經濟增長的愿望,有可能落空。擬開征遺產稅的設想已經不脛而走,僅靠消息就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調整預期效應,與恢復征
收利息稅的效應相疊加,將產生倍增的造勢作用。在國家決定適當時機恢復征收利息稅的舉措下,考慮到目前處于經濟低迷和
經濟自發收縮力趨強的時期,不宜緊接著就出臺遺產稅,而選擇經濟過熱或個人收入增長較快時期為佳。
第四,開征遺產稅要考慮國人的習行。米建國認為,攢錢、置業、多留遺產,至今仍然是在國人中間占統治地位的觀
念。盡管經過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這種觀念在大多數人的頭腦中仍然根深蒂固。我們開征遺產稅的初衷是刺激即期消費,
減少遺產。目前開征遺產稅,傳統觀念下的國人為了給子孫留下自認為可以解決其后顧之憂的財富,往往會勒緊褲帶,盡量減
少不必要的消費,而攢錢再攢錢,把上繳國家的遺產稅部分再攢出來。
鑒于以上分析,米建國提出四點建議:
——盡快實行儲蓄存款和個人財產實名制。實名制是開征財產稅和遺產稅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基礎性工作,不僅有利于
完善利息稅,實現其累進,增強調節分配不公的職能作用,也有利于徹底消滅公款私存,有利于反腐倡廉。
——大稅制改革的順序選擇上,要先開征財產稅。目前我國稅制的最大缺陷不是沒有遺產稅,而是沒有財產稅。一旦
財產稅能夠成為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我國財政運行中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和諸多困難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緩解。只要財產稅
能夠順利進開征,遺產稅則是水到渠成。
——著手建立個人資產檔案管理和價值評估制度。這是一件實施起來難度很大的工作:需要立法規定個人財產的神圣
不可侵犯;需要健全交易中心的票據管理,對凡是沒有合法交易票據的一定價值以上的資產,均視為非法財產;制定包括評估
資格、評估對象、評估周期、價值認定等內容的一套現有個人財產評估辦法。——要盡快設計出有效防止個人財產向國外轉移
的約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