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將對我國國有大型企業壟斷地位帶來根本性沖擊
http://whmsebhyy.com 1999年11月26日 08:51 上海證券報
24日,在由中國資產新聞主辦的“國有企業跨世紀發展戰略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為適應加入WTO后
全面競爭的需要,我們的企業制度必須是一種開放的、公開的企業制度。
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志剛說,理論界、企業界應該認認真真地研究一下國有企業跨世紀的發展戰略。他認為,我們的國
有企業在計劃經濟時代,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改革開放以后開始有了競爭,但只是國有企業之間的競爭,不過是用
“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手”。以后發展到和外商競爭,和其他經濟成份競爭。加入WTO后,國有企業要全面地進入國際大
市場。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我們的經濟是否能適應這種局面便成為一個問題。從現在到2005年,入世的步驟已經安排得非
常清楚,時間非常緊迫,壓力非常大。我們的通信業、銀行業、保險業等,面臨的挑戰和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可能用行政手
段去保護國企。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企業發展策略非常必要。
朱志剛在講話中特別強調了企業制度的重要性。他說,在這樣一種競爭形勢下,惟一的出路是一定要使我們的企業制
度適應開放、競爭的市場。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國有資產是一個封閉的概念,是一個不公開的概念。所謂封閉,是指在國有
資產里,談不上吸收國外資本;所謂不公開,是指企業財務不能披露。與之相反,上市公司則是一個開放的概念、一個公開的
概念,它必須定期地披露其財務狀況,它是一種開放、公開的企業制度,因此對它是能夠進行有效監督的。要適應新形勢,適
應全球化、知識經濟等新的挑戰,最根本的還是要改變我們的企業制度。入世以后用關稅壁壘來保護我們的企業顯然是不行的
。企業制度落后,就不能吸納人才、技術,優秀企業家就不能脫穎而出。
中組部干教局局長高士琦就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隊伍建設問題作了專題發言。他介紹了我國國有企業干部隊伍的基
本情況,對這一隊伍的經營素質、知識結構等方面進行了評價。他認為,我國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大多數基本能夠適應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但在新的形勢下,教育、培訓的任務仍很繁重。他具體介紹了今后對國企經營管理者進行培訓的設想。
談到企業發展時,在理論界有“鐘投資”美名的著名經濟學家鐘朋榮對目前較為熱鬧的資本運營頗有微詞,認為資本
運營要服從企業戰略,而不是企業戰略被動地適應資本運營。他認為,最關鍵的是,當你準備并購一個企業時,不要想著能從
對方那兒得到什么東西,而首先應該考慮你能給對方什么東西。國家經貿委脫困辦副主任周放生則提出了國企脫困的一些思路
:一是兼并破產;二是部分國有企業改制為非國有企業和非國有控股企業;三是對需要發展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國家要采取措
施幫助他們在一定時期內扭虧為盈。周放生還談到了有關債轉股的問題。他認為債轉股是一個“雙贏”的政策:對企業來說,
債轉股有助于企業擺脫目前的困境,輕裝前進;對于銀行來說,可以盤活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增加資產的流動性,有利于緩
解金融風險,也有助于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進程。
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楊凱生回顧了我國企業改革的歷程,闡釋了債轉股在國有企業改革現實中的重要意義,并介
紹了作為“四大債主”之一的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的業務進展情況以及在債轉股實際操作中的體會。
國家稅務總局流轉稅司司長陳杰就如何用好流轉稅這個杠桿服務國企改革談了一些個人觀點。他認為,未來稅收改革
的方向一是要給國企創造一個平等的條件,在此基礎上進行合理競爭;二是采取措施進一步擴大出口貿易;三是要加強我國內
資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陳杰認為,在目前我國稅收占GDP的比重不能減少的情況下,要解決企業負擔,關鍵是進行稅
種結構調整,降低流轉稅稅率,實行費改稅,并加強個人所得稅征管。
中國加入WTO后國有企業的應對策略,是本次研討會的一個熱點話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劉
偉指出,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一個國家是因為加入WTO而把本國的民族經濟摧毀的。他從三個方面分析了WTO對中國企業
的影響:短期來看,入世對我們的最大沖擊是加重失業,使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環境更加嚴峻;入世將對國有大型企業壟斷地
位帶來根本性沖擊;入世將極大地推動中國的非國有化。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教授魏杰則指出,我們在對WTO的認識上
陷入了一個誤區,即只把WTO當作一個產業概念。他認為,WTO首先是一個體制概念,它對企業的制度要求只有一個,就
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對此,魏杰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即產權的清晰性
、產權結構的多元化、產權的可流通性和交易性以及產權制度的設置必須要調動人力資本的積極性。他認為,只有建立了現代
企業制度,才能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從這一意義上說,WTO對我們首先是一個體制問題。財政部基建司副司長張冀湘博士
認為,加入WTO意味著我們的國有企業將面臨著用“小米加步槍”去迎接國外跨國公司“黃油加大炮”的挑戰。 (鄧聿文
)
|